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六十五章 白南明之死

诏道于天 第六十五章 白南明之死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光明美,湖静水柔。

时有微风过林,带起簌簌声响,绕长裙,不愿离。

隔着不太遥远的距离,余笙静静看着坐在湖中央的那个人,很长时间没有说话。

事实上,那人的面容根本看不清楚,就像是一副时刻流动着的山水画,画里有柔风细雨,亦有黑涛怒河……从未停止过变化。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低头,抬手把微乱的发丝捋至耳后,再而迈步。

顾濯随她踏上如茵般的绿草,穿过茂盛密林,踏过光的斑斓,走向那片湖泊。

所见即所得,天琼峰顶的景色便是如此的清美幽静,放眼望去看不到哪怕一座凸起的土馒头,很显然是白家有意维持着这样的面貌。

更为不同的是,当两人拾尽石阶登上峰顶后,那蕴藏在山峰间的阵法气息倏然消失无踪,找不出半点残留的痕迹,让一切都变得寻常了起来。

然而这种寻常本就是最大的不寻常,因为这里是白帝山的最高峰,更是白家的命门所在之处。

不过片刻,两人行至湖前。

这座湖泊深约十余丈,湖水清浅可以见底,水中与林中亦是别无区别,同样找不出任何生命的痕迹,无论鱼虾,静得让人心悸。

余笙却很自在。

她褪去鞋袜,提起长裙,在湖边坐了下来。

盛夏的阳光尚未离去,湖水便不至于冰寒彻骨,是一种微凉的感觉。

赤足踏水,雪白的脚趾浅浅地试了一下,觉得还算是不错,然后伸了进去。

一声惬意的叹息声自她唇间响起。

顾濯想了想,没问为什么。

他在她身旁坐了下来,但不像她来得那么随意,看起来也就有些拘谨。

余笙闭上双眼,静静感受着这个世界。

是穿林微风,是盛夏阳光,是满湖静水。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片湖水里也蕴藏着万物霜天真意。”

她的声音很轻:“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其实没有这么一座湖泊的存在,是人为的造物。”

顾濯俯身,伸手在湖里掬起湖水于十指间,感受着蕴藏在其中若有若无的那一缕气息,大概明白了是怎样的一回事。

湖泊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坑的出现,而这个坑是因为白家历代先祖在镇压过程中的造物。

数十数百年来的风雪雨水落入这个坑底,融化成水,再成细流,流淌成溪,汇聚为湖……最终在数百年后让这样的自己呈现在两人的眼中。

“师父之前在这里生活过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余笙依然闭着眼睛,对顾濯说道:“大概有五六七八年?”

顾濯很认真地沿着湖畔再看了一遍,摇头说道:“着实找不出生活的痕迹。”

余笙说道:“连鱼都没一条,生活个什么?”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语气依旧平静,但谁都能听得出话里的嫌弃。

不知为何,顾濯突然想到她在苍山死活钓不上来鱼的画面,莫名觉得这时的余笙过分可爱,唇角多了一抹温暖的笑意。

余笙睁开双眼。

她抬头望向天空,见炎日已在西垂,说道:“太阳落山之前,事情全都能解决,所以你不用着急。”

顾濯说道:“我也没着急。”

“那就好。”

余笙顿了顿,话锋骤转:“你很幸运。”

顾濯嗯了一声。

下一刻,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听到了什么,问道:“幸运?”

余笙说道:“正常情况下,万物霜天真意离散或是被窃走,必将导致白帝山的镇压出现问题,但师父她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

顾濯诚实说道:“师姐的确很了不起。”

余笙说道:“所以这一次就算你窃走万物霜天真意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顾濯心想这应该不算窃走吧?

一切都是那么的光明正大。

接着,他突然间回想起夏祭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

三加不到一,连四都不是。

为何他仍觉得死亡与自己相隔甚远。

这是自信还是从容,又或无知?

在这瞬间,顾濯心中无端生出诸多念想。

一种不太好的感觉出现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下一刻,余笙站起身来。

赤足踏水不沉。

她望向湖中央那块剑石,看着坐在上面那个人,轻声说道:“还记得吗?”

片刻沉默后,顾濯与她一并站了起来,望向坐在湖心石上那人,眼神越发复杂。

那人身着白衣,盘膝而坐,腰背挺得笔直,即便面容为山水所掩不得真实,依旧能看得出这人是极其骄傲的,敢与天地争方寸。

“我刚才和你说过,万物霜天真意是舍利一般的事物。”

余笙安静了会儿,轻声说道:“其实就是遗蜕。”

顾濯回想起一句话,眉头紧皱。

“你先前和我说过的,师姐没有到过天琼峰的峰顶。”

“抱歉,我说的是当年,是百年前的那个当年。”

顾濯无言以对。

余笙继续说道:“你我眼中所见这人脸上的山水,即是白帝山的四时风光,也是白家历代先祖日积月累残存下来的怨怼。”

顾濯安静片刻后,说道:“如今尽在此身上。”

余笙说道:“是的,因为她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始终认为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像这种无聊的祖训理应自她而终。”

顾濯的声音无比复杂,说道:“千年万事,自她而终。”

“是的。”

余笙唇角微微翘起,浅浅地笑着,大概是很满意这个八字。

她看着端坐在石上的那人,最后说道:“师父就是这么一个骄傲的人。”

……

……

多年以前,白帝山有变故生,羽化气息外泄。

白皇帝无法离开神都,于是长公主殿下亲赴白帝山,着手解决此事。

在数年时光中,她最终寻找到两条道路,

其一是相信后人的智慧,短暂地掩埋这个问题,让数百年间的白家祖训继续延续下去,如同诅咒般紧紧地追随着白家的血脉,直至迎来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其二便是顾濯所言。

其时白南明的境界已然绝世,与登仙之境仅剩一步之遥,尽管这一步或许穷尽余生都无法踏出,她仍旧是人世间的最强者之一。

像她这样的人,只要愿意付出沉重的代价。

那么,这世间绝大多数问题都不是问题。

迎刃而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

白南明最终选了第二条路,让这千年间的百千万事,自她而终,再不重现。

是的,坐在湖心石上的那人就是她。

更准确地说。

是白南明的遗蜕。

……

……

湖畔一片安静。

余笙微仰起头,让阳光为自己带来真实温暖,唇角笑意仍在。

顾濯沉默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缓缓闭上眼睛,低下了头。

哪怕在事前有过再多的预感,所有的线索都已指向这种可能,然而当事实确切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刻,还是无法做到平静以待。

说什么风轻云淡,道什么清规戒律,人终究就是人,那就要有喜怒哀乐。

余笙没有打扰顾濯,更没有说任何的话。

比如那些她不曾真的死去,她仍旧真实地活着,只不过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她了。

这些话当然可以说,当然也是事实,但……人在这种时候不见得需要这样的事实,更不见得需要这样的安慰,安静就是最好的安慰。

“之前我一直不太明白。”

顾濯的声音在突然间响起:“为什么你始终在坚持我不是他,为此主动寻找诸多理由,又在去年说一切都要忘记个彻底。”

“其实这事真没你想的那么高妙,就是很肤浅的一种念头,主要是我有些看不惯别的脸。”

余笙微微一笑,自嘲说道:“只不过后来我忽然发现,其实我对他的长相已经模糊,如果不是之前和你那次回忆的话……也许再过不了多久就要忘了吧。”

顾濯沉默片刻后,说道:“好像……我也是这样的。”

时光是天地间最为锋利的那把剑。

剑锋过时,你往往没有任何的感觉。

直到多年以后竭尽力气仍旧无法拾起旧回忆的那一刻,你才知道它其实已经来过,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留下让你刻骨铭心的伤痕。

“抱歉。”

顾濯说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些难过。”

余笙偏过头,望向他。

那张脸上没有泪水在流淌,只是安静,有些木然。

顾濯蹲下身来,在湖中捧起清水搓洗脸颊。

他洗得很是认真,洗了很长一段时间,直至双脸微微发白。

水花随着他的双手而出现,如若被赋予灵魂的生命,正在跳跃起舞。

再次站起身时,一块手帕出现在顾濯眼前。

来自余笙。

他沉默片刻后接了过来,认真而仔细地擦去脸上水渍,让自己看着不再是憔悴的,是与今天明媚阳光相映衬的明快的。

余笙轻声说道:“要去看看吗?”

“嗯。”

顾濯迈步入湖,与少女并肩而行,朝湖心石去。

伴随着他们的靠近,湖面越发平静,片刻前有过的微风消失无踪,就像是一面无暇的镜子。

镜面越发清晰,连一缕波纹都不再生出,静成冰面。

一道冰冷彻骨的寒意无声出现,于冰面而起,从下往上笼罩向顾濯和余笙。

这道寒意是如此的可怕,在时过多年后的今天,仍旧有着羽化的强大。

然而当它来到两人身上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寒冷尽数消失无踪,连半点都不曾留下,有的只是春风之暖。

湖面再次生波,泛起的冰悄无声息地散去,湖畔密林的枝叶正在随风起舞。

一切都是那么的温柔,与美好。

顾濯止步。

湖心那块剑石,与他相距不过半步,所有的画面都是那么的清晰。

白南明坐在剑石之上,面容为变幻山水所遮掩,不得半点真实。

他沉默地看着,沉默地想着那些无意义的事,最终他平静地向前伸出手。

指尖穿过那片山水,落在已然陌生的熟悉面颊上,带来久违的触感。

是冰冷,与孤寂。

顾濯的身体变得很是僵硬。

片刻后,他轻声说道:“手帕可以借我吗?”

余笙自无不可。

沾水,拧干,递过去。

顾濯接过手帕,很认真地替白南明擦了擦脸,忽然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余笙说道:“这样很好。”

顾濯想了想,说道:“好像是的。”

彼此都是陌生人。

这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多少人求之而不得。

余笙有些感慨,说道:“这一切或许都是天意。”

那年白南明做出决定的时候,怎会想到多年后一位故人来到这里,为求万物霜天真意延续自己的生命?

未来不可知,非要为此给出一个解释,那就只能是天意。

顾濯明白她的意思,沉默不语。

“所以……”

余笙偏过头,望向他,温声说道:“你总归是要该开心一点儿的,不是吗?”

“是的,该开心。”

顾濯安静片刻,摇头说道:“但这真的不容易开心起来吧?”

余笙很是感慨说道:“是不容易。”

顾濯没有再说话。

那张手帕被放了下来,他偏过头望向余笙,问道:“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余笙明白他的意思,摇头说道:“要是你看到这遗蜕还能平静以待,我才觉得这是最大的不好……哪怕我现在的确觉得有些奇怪,即高兴又有些生气。”

奇怪不仅来自于顾濯,更来自于她本人的心中。

——以此余生遥望往生。

这真的是很特别的一件事情。

或许这正是余笙迟迟不愿重回白帝山上,最终在去年等到顾濯的缘故。

“太阳快要下山了。”

她说道:“就在这里结束吧。”

顾濯嗯了一声。

余笙仰起头,望向遥在天边的夕阳,感慨说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因果循环?”

顾濯微怔,问道:“因果循环?”

“不是吗?”

余笙随意说着,回想起当年穿过道主胸膛的铁枪。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湖心石上的白南明,说道:“她就要在你手中灰飞烟灭了。”

顾濯说道:“好像是这样的。”

说完这句话,他的指尖再次没入变幻的山水中,触及白南明的遗蜕眉心。

这是时隔百年的再次相遇。

一道清冽孤寂的气息自指尖与眉心相接之处生出,顷刻如水蔓向四面八方。

满湖静水不复平静,蒸腾翻滚,烟波浩渺。

浓雾中,那道气息越发高涨,在很短时间内便已强大到难以想象。

就在下一刻,它毫无避讳地直抵为夕阳暮火烧灼的天穹之上,以孤傲之姿不加遮掩地展现着自己的恐怖实力,向整个人间宣告自己的意志,与落日争辉。

世间为之而动。

……

……

最先对白帝山中变故有所感知的人,当然是皇帝陛下。

他感知着那道无比熟悉的气息,眼中仿佛看到此刻天琼峰顶的画面,于是沉默。

那年他得知白南明的决定,给出的意见是不要,为此再三劝阻。

然而……他终究是弟弟。

这个事实不会因为他成为皇帝而改变,更何况他连离开神都也不容易,又凭什么去阻止自己的姐姐呢?

一切就那么发生了。

转眼就是今天。

太监首领站在他的身后。

皇帝陛下沉默良久后收回视线,不再去看那道直抵穹苍的气息,声音里满是疲惫与倦意,说道:“什么都不用做,就这样吧。”

……

……

慈航寺中,古树之上。

道休立于枝头,静静看着白帝山的方向,一言不发。

苦舟僧站在他的身旁,一脸震惊说道:“这是出什么事情了?”

“是长公主。”

道休宣了声佛号,神情平静说道:“她在让我们安静。”

听到这句话,苦舟僧神情骤变,心想难不成朝廷已经知道禅宗的谋划?

……

……

玄都沉寂依旧。

一位正在扫地的年轻道士抬起头,看了一眼那里的天空,继续低头忙碌。

……

……

清净观与之相反,屋檐下有笑声响起。

楚珺不解,心想长公主殿下这境界恐怕与登仙亦是相距不远,这凭什么是一件值得高兴喜悦的事情呢?

观主笑了笑,说道:“因为虚实随时都能颠倒反转,盛极必衰。”

楚珺摇头说道:“可以再清楚一些吗?”

观主意味深长说道:“此地无银三百两。”

……

……

易水,那座江心岛。

坐在轮椅上的王祭皱起眉头,下意识叩打起扶手。

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与这道气息相遇,因为过去的缘故很难有什么怀念可言,恨不得自此余生都再也不见。

只不过他想着白南明的糟糕性情,想到当初第一次见面自己就被迫连夜抬着轮椅离开,忍不住为顾濯担心了起来,心想我难不成给你出了个坏主意?

……

……

白帝山上。

天琼峰顶的变化在第一时间传遍整座山,无微不入,无所不至。

纵是守坟人皆尽情绪淡薄之人,都在这一刻抬头望向那座高山,思考其中变故。

然而奇怪的是,在这片刻过去以后,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收回目光,低头。

片刻后,有声音自他们的唇中流淌而出。

听着像是禅宗的不传经文,又像是道门的古老道藏,夹杂着许多出自于书生笔下的字眼。

如此诵经声在山间不断回荡,直抵天琼峰顶,没入那片湖水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