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六十七章 终究东流去

诏道于天 第六十七章 终究东流去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湖水失了光泽,浓雾随风消散。

晚风带着最后的余热,吻过摇曳不安的枝叶,绕旧湖,落鬓间。

不知何时,余笙的发丝早已被汗水打湿。

纵使入夜后的此刻,她的脸色依旧是可见的苍白,遮不住,掩不尽。

以她的当下境界,本该在旁袖手旁观,只是她从来无法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一个人,注定是要自找不痛快。

顾濯没比余笙好上半点,甚至还要来得更差。

在白光散尽的瞬间,他就已经陷入此生未曾有过的虚弱当中,只不过是强撑着身形不愿弯折,更不愿身陷湖水当中。

对于当下的他们而言,白南明生前境界着实太高,哪怕两人的神魂再如何强大,终究还是要受此身当下境界的限制和影响,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否则何至于此。

顾濯仰起头,感受着开始淹没脚踝的冰凉湖水,说道:“真累。”

余笙轻轻地嗯了一声。

今夜不见繁星,皓月为层云掩去大半。

些许月色落在湖面,带来微亮的光。

借着这并不明亮的淡光,顾濯收回视线,再次望向端坐在湖心石上的白南明。

山水早已消散,真实的容颜出现在天地之间,未见老去,依旧是完美到无可挑剔。

顾濯静静地看着白南明的脸,过往的很多记忆翻涌在心头,浮现在眼前。

所有的这些回忆最终定格在那个雨夜。

彼此隔伞而立,少女轻拂发丝,嫣然一笑,骄傲至极。

那是两人第一次真正相见。

然后顾濯望向白南明的眼睛,看着那个温婉而美好的眼神,再次想起那次相见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他沉默片刻后,说道:“终究东流去。”

余笙摇头,说道:“天地已为她侧耳听。”

顾濯看着月色笼罩下的美丽湖水,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缓声说道:“于今朝销尽万古愁。”

余笙笑了笑,笑容明快潇洒,最后说道:“自是不虚此行。”

……

……

忽有夜雨落下。

满湖涟漪,湖心石渐渐被打湿,斯人如烟消散。

那夜是雨声响在青石上,也响在满湖水中,今夜亦然如此,无甚区别。

两场雨回荡在幽静的夜里,与人间的吵闹混在一起,分不出过去与现在。

烟云入眼。

顾濯忽然想起。

那年其实也是盛夏。

……

……

神都,景海。

密云笼罩天空,大地一片漆黑,别无灯火。

皇帝陛下独身而坐,身旁无任何一人。

他低着头,不知道是在看些什么,又或者什么都没有看。

长时间的沉默。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皇帝陛下才是再次抬头,眼神已经平静。

太监首领出现在他的身后,犹豫片刻后,低声说道:“还请陛下节哀。”

“无哀可悲。”

皇帝陛下说道:“何须节哀?”

太监首领怔了怔,不知道该说什么。

“准备吧。”

皇帝陛下面无表情,语气淡漠说道:“事情就要来了。”

……

……

慈航寺,那株古树。

苦舟僧神情数次变化,不敢置信地感知着天地间的变化,眼睛睁得极大。

他的声音颤抖着,难以置信问道:“是不是……我感知错了?”

“不是。”

道休神情平静,摇头说道:“长公主殿下已然入寂。”

听到这句话,苦舟僧如遭雷击般无法平静,脸色不断变化,是欢喜也是惊恐,那一颗修行数十年所得的禅心根本无法得以平复。

不是他的境界太浅,禅心不定,而是一位羽化中人的生死太过重要,足以影响整个人间的局势,更重要的是这直接关乎禅宗的未来。

他如何能不多想,担忧这是否一个天大的陷阱?

直到道休大师的声音响起。

“按照原定的计划。”

他说道:“从夏祭开始吧。”

……

……

清净观,那片屋檐下。

楚珺看着观主,轻声说道:“您好像猜错了。”

“是啊。”

观主很是感慨说道:“世事果真奇妙,总有这般出乎预料的变故。”

楚珺想了想,摇头说道:“或许不是意外。”

“也许吧。”

观主不置可否,轻笑出声,嘲弄说道:“就像当年道门之败,看似意外,实则天注定。”

楚珺低下头,心想这句话是随口一言吗?

她没有思考太长时间,抬起头说道:“弟子想去闭关。”

观主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问道:“何故?”

“荒原一行,弟子已经明白以自己当下的境界,不足以掺和进入任何一件大事。”

楚珺神情认真说道:“与其直面无能为力的现实,倒不如将这时间放在更有意义的地方上。”

观主敛去笑意,欣赏说道:“应当如此。”

楚珺转过身,往洞府走去。

就在这时,观主的声音悠然响起。

“等你出关的时候,或许你就可以怀念夏祭了。”

……

……

易水,江心岛上。

浓雾不散,如缎带般挂在枝头。

王祭推着轮椅去至江边,望向南方,神情怅然。

他的眼神很复杂,因为想不到白南明竟会在今夜离去。

按道理来说,他的确不怎么喜欢那个女人,此时多少应该高兴一些,但这时候的他却只在想一个问题——你如今是怎样的心情?

这滔滔江水声何以像是在悲泣?

……

……

就像盈虚身死一样,白南明的离去无法掩藏,为世间强者所知。

身在潮州城中,挑灯夜读盈虚留下的手记的裴今歌站起身,眼神茫然不解地望向窗外那轮明月,心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夜色笼罩的官道之上,那位尊称为人间骄阳的羽化之下第一人,停下前往神都的脚步,眼里流露出掩之不住的遗憾。

诸位羽化境中,他最是想要与白南明正面战上一场,与利益恩仇皆无关,只因为这位长公主殿下的战斗风格最是与他相似。

如今他破境在即,斯人却已不见,何其可惜。

相似的画面与感慨不断出现,因为人们早已清醒地意识到白南明拥有怎样的影响力,故而在唏嘘过后,那些站在高处的修行者都生出了一种预感。

人间纷乱将至。

司主归老,长公主入灭。

纵使皇帝陛下依旧是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一,但大秦绝不再是过往那般不可撼动。

……

……

至于人间诸国,如南齐与北燕?

国君与大臣皆在推杯换盏,于不敢声张的黑暗里,以美酒庆白南明之死。

——当年正是这位长公主亲率刀兵,迫其签下诸多直至今日的不平等条约。

即便仇寇并非死在自己的手中,不算是复仇,但这依旧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

……

……

天琼峰顶,夜雨散尽。

湖心石上空无一人。

顾濯往前数步,坐了上去。

余笙亦如此。

伤感不该是人生的主旋律。

就像夜雨终归是要停,太阳总会照常升起。

终究还是要去直视前路。

“接下来我会直接返回神都。”

余笙说道:“那边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离不开我。”

顾濯安静片刻,说道:“有几成把握?”

当年白南明决意让自己的死亡延后,留到日后再为世人所知,无需任何深刻的思考,都能推断出这就是一个她设下的一个局。

至于这个局到底是为谁布置,自然是看谁要踏入这个局。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在最关键的时刻,余笙必然有能力出手。

在此之外,那位皇帝陛下想来还有诸多布置。

“与在天琼峰杀死你一样。”

余笙的声音很平淡。

顾濯记性很好,知道这说的是五成,沉思片刻后心想这的确足够了。

余笙说道:“但你不能再去神都,在尘埃落定之前。”

顾濯沉默不语。

余笙静静地看着他,说道:“你应该明白我为何在知道你是谁后,为什么把这一切安排提前到今天,因为你是那个意料之外的最不可控的变数。”

顾濯没有说话。

“盈虚最后那段时间是与你在一起,即便你再如何不承认,他和你也是事实上的师徒。”

余笙顿了顿,继续说道:“那你就有理由替自己的徒弟复仇。”

顾濯还是沉默。

余笙看着他的眼睛,说道:“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算我已经成为你的妻子,我依旧没有资格让你放弃复仇,那是没有道理的事情,所以我只需要你在这一次冷眼旁观。”

有些话没有付诸于口,但两人心中都已明白。

今天发生的这一切,往最深处去看,本质上就是一场冰冷的交易。

“这很合理。”

顾濯轻轻点头,说道:“我同意。”

说完这句话,他仰头望向天空。

云雾已残,雨水洗过的夜穹很是干净。

月色自云与云的缝隙间洒落人间,不再昏暗,是明亮的。

夜风悄然而至,卷起湖水拍打剑石,带来不算悦耳的声音,让湖中银光碎成千万片。

话里的那些冰冷仿佛也随之而消散了。

余笙问道:“还是觉得很累?”

顾濯嗯了一声。

“但这件事终究是值得高兴的。”

余笙认真说道:“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这世界的温暖。”

听着这话,顾濯想起万物霜天真意。

这是当下的他所拥有的更多时间的源头所在。

直到下一刻,他才知道余笙话中所言的另一层含义。

一种温润清凉的感觉落在他的唇上,很舒服。

那是时过多年的陌生。

顾濯偏过头,望向余笙。

余笙神情自若,仿佛自己什么都没做过,抬头望向夜空。

顾濯看着她的侧脸,认真问道:“至少今夜还是平静的,与那些事情没有关系,对吗?”

“嗯。”

余笙没有否认。

顾濯笑了,说道:“那就好。”

至少还有这一夜的平静。

不管是随便说说话,还是做些别的什么事情,想来都是幸福的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