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160章 见人说人话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160章 见人说人话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路上,朱棡有些好奇问道:“上次大哥让我透露出以后没有两税法的消息,本王想了好久,也想不通若不用两税法,该怎么收税?”

“晋王殿下没去问太子吗?”

“大哥说他也不知道,让孤问你。”

方时扫了眼四周,随后低声回话:

“两税法以财产多少为计税依据,其法不仅增加朝廷税收,也一定程度上减轻百姓负担。

然而,其有个最大的弊端,也可以说历朝历代百姓造反,与这有很大的关系。

土地买卖合法,导致土地兼并横行,富户可以用很多方法让贫民卖地,地去税还在。

也就是说,原先一个百姓有土地时,一年要交一斤粮食,没有土地傍身后还要继续交这一斤粮食。”

“这也不算弊端,隔一段时间重新丈量土地即可。”

“谁愿意?”

方时淡淡回应:“不需上百年,只需要十年、二十年,土地兼并就会开始,第一批开始的必定是勋贵和皇家。

第二批会是文武百官,而后地主豪绅,如此情况下,朝廷若敢重新丈量土地,那就是举世为敌,有几个帝王敢这么做?

到了王朝末年,朝廷税收不足以养军,更不会有人将帝王放在眼里了。”

朱棡低着头陷入沉思,半晌过后才摇了摇头,将想法甩出脑海:

“那你准备怎么防止此种情况发生?”

“王莽!”

朱棡一下子反应过来,犹如看傻子一样看着方时:

“你什么成傻子了?王田制若是能行,新朝就不会被光武帝给灭了。”

“王田制没错,错在王莽太激进了!百姓从来都是因利而动,而王莽是因百姓不见王田制之利而强行推动,才会失败。

更何况,这只是设想,税制改革那是数年后之事,那时情势如何谁也不知道。”

“算了、算了!”

朱棡轻轻摇头:“大哥的事孤就不想了,你还是跟我去见那个使者。”

方时没有骗朱棡,他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做选择。

若能短时间内拿下安南,他就有把握让朱元璋开海,而后通过掠夺他国来弥补税收,这样就能使用摊丁入亩。

若能掠夺倭国和西方国家白银,他就能使用一条鞭法,以免造成银贵物贱,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若都不能,他只能用其他手段,先将勋贵、藩王的土地收为国有,而后再去考虑整个大明。

说来说去,安南此地若是拿下,大明的选择便会更多。

为此,在见到安南使者陈琰的第一时间,方时便展露出身为天朝上国的气度。

“陈琰使者,你既贵为陈朝司徒,是不是得给大明一个交代?”

陈琰满脸错愕,躬身一拜:“敢问方司柬何出此言,我国从未敢得罪大明。”

“思明府!尔等进犯大明国土,是欺吾大明兵锋不利乎?”

“那时云南还在蒙元控制中,我国正是不满蒙元统治云南,才进兵云南。

如今,昆明已在大明管辖内,我国可以保证,即日起再也不会入侵云南。”

方时面无表情盯着陈琰,语气异常冰冷:

“蒙元人其先祖乃夏桀苗裔,亦是我中原人士,大明与蒙元交战,乃是家事,与尔等何干?

陈司徒亦是熟读史书,难道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知道吗?”

陈琰还没什么反应,倒是邵质和晋王则一脸懵逼看着方时。

你他娘在正旦大朝上明明不是这么说的,现在怎么又说蒙元人是黄帝后裔,无耻至极。

方时根本不等陈琰辩解,继续开口呵斥:

“尔等不仅入侵思明府,还一直无视陛下禁海诏书,大明沿海商人有多少人走私陈朝,尔等不知道吗?

若陈司徒不说个理由出来,那休怪大明不顾念邻国情意。”

“既是家事,大明更不应该怪罪我国。”

方时适时露出疑惑之色:“何意?”

见状,陈琰松了口气,能听解释就好,目前陈朝形势不容乐观,他确实不想再得罪大明。

“我朝太祖乃福建人士,论起来亦是中原人士,既同为中原后裔,我朝奉大明为宗主,替宗主教训蒙元此种悖逆之辈亦是情有可原。”

方时回头看着邵质,眉毛不停跳动:

“邵尚书,陈朝太祖真是福建人士?”

想到细盐,又想到方时刚刚说的话,邵质认为是想坑安南,便出声否认:

“没有依据!吾不认为是真的,……”

话还未说完,便看到方时满是幽怨的眼神,话锋立马一转:

“不过,陈朝一直向中原王朝学习儒家礼仪、经典,连风俗节日也与大明相差不大,说是兄弟之国亦可行。”

“怪我!”

方时拍了下额头,脸上露出歉意:“陈司徒,快请坐,既然是一家人,思明府一事也不能怪陈朝。

不过,大明沿海走私猖獗,虽将福建走私商人一网打尽,可走私利润极大,总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

安南还是要做出反应,配合大明让走私商,片板不敢下海。”

陈琰有些为难,大明的茶叶、瓷器、丝绸一直是西方国家所急需,拥有大量利润,走私商想赚钱,安南也想。

“我国自然会配合大明,其他国却不一定会听从,如此一来有没有我国都一样。”

方时露出温和的笑容:“不愧是自家人,安南能够配合即可,其他国家不配合,大明就灭了他们,又不是中原人士。

大明从不亏待自家人,为了围剿倭寇,大明暂时不会开启海贸。

不过云南既下,安南想要大明的货物,就在云南边境互市!”

陈琰眼神一亮,脸上激动万分:“真的?大明愿意将货物卖于我国?”

“废话!刚好晋王殿下也在,山西瓷器可是冠绝北方。”

话落,方时看向坐在主位上闭目养神的朱棡:

“晋王殿下,你觉得如何?”

朱棡缓缓睁开双眼,面无表情盯着陈琰:

“想要瓷器可以,拿百年树木、马匹饲料与粮食来换。

若没有,本王可以保证,一件瓷器也出不了山西。”

“请晋王殿下放心,只要价格合适、货物良好,我朝定能满足殿下要求。”

朱棡点点头:“不用在边境交易,你直接安排人送到太原,到时自己把瓷器运回去就行。

路上会有大明将士护送到边境,至于茶叶、细盐等等,你和邵尚书相谈。”

“殿下的意思是,让我国百姓护送树木、粮食和饲料到太原?”

朱棡脸色瞬间一沉:“怎么?你不愿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