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侏儒神医 > 第6章 巧手祛顽疾

侏儒神医 第6章 巧手祛顽疾

作者:四川吴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5:14:18 来源:小说旗

驼子赶紧起床,来不及洗把脸,就冲进羊栏,把门闩一抽,那高大如驴子的黑色头羊,就带着它的妻妾子女们,摇晃着脑袋,咩咩叫着,脖子上的铃铛,撒下一路叮当声,向后山的竹林里蹦哒去了。

后山尽是亭亭玉立的白夹竹,还有少量斑竹,秋草黄,羊嫌口味不好,就吃竹叶,太多的青青竹叶羊吃不完,有吃喝,它们不会跑远。如果驼子不管它们,羊们更自在逍遥,日落时摇晃着脑袋回家,一只都不少。

目送羊群远去,听桂子在喊:“彤彤,正哥哥,吃饭了哈。”

早餐很简单,熬了半锅绿豆粥,一盘泡菜一簸箕蒸红薯。四人围小木桌用早餐,彤彤不嫌乡下简陋,一碗粥一个红薯,夹泡菜下饭,吃得有滋有味。

彤彤不跟驼子说话,只跟高先生说笑,她情商高,不叫高先生表叔,而是叫他幺叔。桂子依然对驼子客气,亲亲热热地叫他正哥哥。

驼子感到奇怪,彤彤怎么突然冷落他?生气了还是在暗示他什么?驼子搞不懂,也不想花心思去研究,他比谁都明白,就算自己不是驼子,也入不了彤彤的法眼,何必自作多情?

刚放下碗筷,就听见林子外的狗叫声,桂子预感有生人进村,来这里的人,十有**是找他们看病。狗咬汽车,追着咬。

一辆灰色汽车停在跑车后面,一对中年男女,用轮椅推着一花甲老汉,嘟嘟嚷嚷着,让高先生治老人的腿伤。

陪同受伤老人的女人,白白净净的,高挽发髻,似曾相识,又想不起哪里见过,对了一下眼色,女人就躲闪开了。

高先生想不起是谁,就不去想,问病人怎么回事,老人才道出原委,说他的闺女和儿子,接他去城里享福,他待不惯,就偷跑回老家种地,乐得清闲自在。

昨天下地种麦,刚下过小雨,坡地打滑,一不小心,他从山梁子上跌落下来,翻了好几个跟斗,左腿受伤。送到县医院检查,医生说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

老人问怎么手术,那些对他闺女点头哈腰的医生说用刀子划开皮肉,用钢板固定碎烂的骨头,待骨头长结实了,再划开皮肉取出钢板。院长还说,保证给他安排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给他最好的护理。

老人一听,脸就吓白了,说再好的医生也是拿刀子割肉,再好的护理一样的痛。他要求保守治疗,中医接骨,院长对他闺女说,这风险太高了,用钢板固定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老人虽然痛得不行,但他很倔强,当场大喊大叫着,说太痛苦太折腾人了,不治了不治了。幸好没有让他知道,还需要花几万块钱。但他还是吵着闹着要离开了县医院,另找医生治疗,闺女问他找谁,说他要找倭冲的高先生接骨头,不痛苦不受罪。

医生说别找江湖郎中,弄不好会成跛子,这样就残疾了。

姐弟俩一听就害怕,拽着老汉不让走,老人很倔强,放狠话:“不治了不治了,当跛子也比受罪强。”

无奈,姐弟俩就依了老汉。

姐姐还是不满老汉的倔强,她说如果成了跛子,她跟弟弟不会管他。

这话高先生不爱听,有些生气,撂下一句:“我能力不够,你们另寻高明哈。”

说罢,高先生出门收割他的药材去了,

老汉疼得流泪,恳求桂子。虽然桂子也不爽,但她心软。就犹豫着叫不叫爹回来,这些年来,她在爹的指点下,成功为各种摔断胳膊和腿的患者治愈了伤痛,完好如初。

所以,在方圆百里内,上了年龄的人,都喜欢找高先生父女俩治病。

他们以为桂子也生气了,这姐弟俩双双跪下,让桂子很难堪,忙扶起他们,叫驼子快去找器械。

家属聪明,带上了老汉在医院里拍摄的骨折影片。桂子看了看,觉得不严重。

她让老汉坐躺椅上,喷酒精消毒伤腿处,双手在老汉摔变形的腿上拿捏着,轻重缓急得当。

老汉不叫一声疼痛,笑嘻嘻地看桂子一双小手给他矫正断骨。

捏了很久,断骨复位了,但桂子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老汉腿里的碎骨头,被她一点一点捏合复位,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无误后,她从驼子手中接过两块宽大的竹片,夹住老人的伤腿,用白纱布牢牢地缠了一圈又一圈。并叮嘱病人和家属,不能随意松绑,否则会前功尽弃,弄不好真会成跛子。

一家人都夸桂子人漂亮,手艺精,这接骨术不会失传了。

驼子插嘴:“毛毛雨啦。你不见他们治更严重的病人,人家愁容满面而来,春风得意而去,这么多年了,高先生为很多人接骨去痛,我从没看到一个断腿的成跛子。”

桂子瞪他一眼,驼子就不说了。她又给患者开了一袋消炎止痛的药丸和胶囊,叮嘱他服用方法。

老汉的子女问多少钱,桂子说随便给。三人感恩不尽,留下一叠钞票,推着轮椅走了。

桂子这才发觉,自己的衣服都汗湿了,就洗把脸,回卧室换衣服。

爹不在桂子巴不得,若是他在,肯定不会收下这一叠钱。她数了数,足有三千块,这是她跟父亲行医以来,得到最丰厚的一笔收入。她佩服伤者家属的聪明,老汉的骨折,如果西医治疗,不用说,一台手术下来,患者被折腾得死去活来,打针吃药输液,没有几万是不行的。

不仅折磨患者,更折磨子女,你得在大病房里护理他,三五个病人相互影响,吃不好睡不好,家属更惨,晚上躺椅子上。

钢板或钢针在体内长达一年之久,这该多难受?

然后还要取出钢板或钢针,算不算二次伤害?

反观中医,她仅仅花去一个多小时,就给老人的骨折复位了,一丁点碎骨头都得复位,不流血少痛苦,没有二次伤害。

本以为,患者就这样走了,没想到那老人浑身都是病,三番几次返回来。

桂子正要帮爹清洗药材,那姐弟又推着老汉回来了。

老汉晃了晃左胳膊,感觉也断了。

桂子让他动一下,他说动不了,他闺女帮他脱衣服,一碰就疼得老汉龇牙咧嘴。

桂子小手摸了摸,就安慰患者和家属:“不碍事的,只是脱臼了。”

话没落地,就见桂子抓紧老汉的胳膊,一拉一扭一推,只听“咔嚓”一声,老汉缩回胳膊,就挥洒自如了。

“妈呀,这闺女好医术,好了好了!”一高兴,老汉差点从轮椅上蹦起来,幸好桂子按住他肩膀。

老汉流着感动的泪水,不停地叫桂子“闺女。”

桂子心里美滋滋的,人家叫她闺女,是对她的最高敬意,也是最美赞誉。

姐姐又要扫码付款,被桂子拦住:“大姐,这举手之劳的小事情,算了算了,你们早点回去哈。”

两姐弟冲桂子感激地笑笑,就推着轮椅,消失在竹林下。

患者的一个笑脸,就是对高先生和桂子的肯定,桂子觉得此生值得,

不曾想,不一会儿,这爷儿仨又回来了。

桂子跟高先生有些不解:“又怎么啦?”

老汉说他右脚隐隐作痛,都十几年了,到各大医院看了,拍片检查,医生说没问题。后跟不能落地,一落地就剧痛,只得踮起脚尖行走。

老汉姓张,因为踮起脚尖走路,当地人叫他张瘸子。

老汉说,成了瘸子,从不习惯到习惯,但他不习惯人家叫他“张瘸子”。

高先生不请自来,不由老汉继续说,就指出他的症状:“是不是踮起脚走路只是隐隐作痛?是不是不红不肿,一个姿势躺久了胀痛难受,换个姿势又不是很痛?”

那老汉眼睛一亮:“高先生说得对,看来我这老毛病有救了。”

高先生故意卖了个关子,一会儿沉吟不语,一会儿摇头。

老汉的眼神倏地暗淡几许,但还是安慰自己:“高先生肯定可以治疗,相信你们爷儿两。”

老汉的闺女善解人意:“爸爸,大医院都找不出病因,高先生再是神医,也不一定能治百病啊。”

桂子点点头:“是啊,医院肯定让你做手术,但又怕担风险,万一划开皮肉后,什么也没有,依然疼痛,你们会找他们麻烦的。”

高先生进屋,然后拿来酒精,轻描淡写道:“做手术啊,马上就做。”

对高先生的医术,三人深信不疑。只是觉得奇怪,他没有拿刀子,怎么手术?

桂子拿来一张新毛巾,围在老汉的脚脖子上。高先生短短的指头,在老汉的腿肚子上,轻轻地按,一遍又一遍,突然毛巾上喷洒很多血脓,红的白的流淌着。高先生双手抱紧老汉的腿肚子挤压。

痛得老汉眼泪流出来,但他没有吭一声。

高先生擦净血脓,解开毛巾,叫桂子拿开。然后在几乎看不见的创口上,喷酒精贴膏药,说声好了。

这一连串动作,让张老汉及家属看得目瞪口呆。

几乎异口同声:“你做手术的刀子呢?”

高先生一脸神秘的浅笑,伸出大拇指给他们看。

爷儿仨这才看清楚,高先生的右手大拇指,一块小小刀片,潜入指甲中。

张家俩姐弟,又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来:“高人就是高人!”

在轮椅上,张老汉甩胳膊踢腿,一个哈哈又一个哈哈,笑得像个孩子般天真无邪。感叹道:“老汉我六十有余,从没见过这等高人!以前只是听说过,高先生就是个传说,百闻不如一见,佩服佩服!”

也许是乐极生悲,张老汉话没说完,就一脸苍白,嘴唇乌紫,两眼无神。

他的儿女吓得脸青面黑,一个劲问:“爸爸,你怎么啦,怎么啦?你说话啊。”

桂子赶紧掐住张老汉人中穴,小声说:“没事没事,应该还有其它病,一激动就发作了。”

在场的人屏声静气,为张老汉捏紧一把汗。

过了很久,张老汉才缓过气来,嘴唇哆嗦着,驼子给他端来温开水,他闺女一边给他喂水,一边埋怨:“我知道老汉浑身都是病,平时叫他体检,他倔强得很,还说他这么好的身子骨,棒棒都打不死的。这下好了,突然一下,什么病都冒了出来。”

好半天,张老汉才开口,说他突然感觉天昏地暗,萤火虫飞舞,就啥也不晓得了。现在右手麻木,几乎动弹不得。

对张老汉这个毛病,他的子女都习惯了,坐一会儿就好了。但右手麻木还是头一次。

张老汉缓过气来后,又调侃自己:“这毛病早不发晚不发,偏偏在高先生家里发,说明病等有缘人。”

高先生给桂子递眼神,桂子会意,跨大步进屋,拿出一包银针来。驼子挪一条高板凳,让张老汉胳膊搁上去。

桂子小手握一把银针,张老汉看到桂子手中的银针,心里直打鼓,吓得双手哆嗦,不停地说:“我怕我怕扎针。”

桂子笑眯眯的,安慰老人:“叔叔,不要怕不要怕,我下手轻,扎针不会痛的。”

他的儿女和高先生,不停地劝他,好说歹说,他才勉强同意,但他的右手一直发抖。

桂子说:“你闭上眼睛养神,过一会儿我给你扎,好吗?”

张老汉闭上眼睛,心情平和了几许。

趁他不注意,桂子在张老汉胳膊上,手掌上,就像卤水点豆腐,麻利地点上去,不一会儿,他的右手就成了刺猬。

张老汉突然睁开眼睛来,又笑呵呵地夸桂子:“这闺女太专业了,她扎针一丁点都不痛,没有感觉,有点胀。”

张老汉跟他的儿女,对桂子竖起大拇指来。

约莫半小时,张老汉胳膊动了动,满脸惊喜:“闺女,不痛了不痛了。”

趁桂子拔针的时候,老汉的儿子,没有惊动谁,悄悄拿出一叠钞票,悄悄放进高先生的饭桌上,用一个大碗扣着。

张老汉不停地伸缩胳膊,捏拳头捶板凳,说好了好了。

张老汉的一双儿女,谢过高先生父女二人,推着轮椅欲告辞。

彤彤感慨不已:“这简直神一样的治病。”

没走几步,张老汉的闺女突然想起了什么,就笑呵呵的拉着桂子的手:“妹妹,你太优秀了,加个微信哈。我叫张慧,你喊我张姐就是。”

“张慧?”桂子跟高先生先是一愣,“莫不是……”

那张慧微微一笑:“莫问了,我是谁并不重要。”

双方加微信后,那张慧却语出惊人:“其实我很少夸人,你们爷儿两是第一次让我夸,不得不夸的人。”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