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江海潜寻 > 第12章 打开“时光宝盒”(下)

江海潜寻 第12章 打开“时光宝盒”(下)

作者:灵犀无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53:17 来源:小说旗

【4】

时间:2016年4月20日

地点:崇明区,长江口水域

天气:晴

事件:“长江口二号”或为沙船

找到沉船的船舷后,我们将其命名为“长江口二号”。

经过测量,我们确认这艘沉船所在的水域水深 8至 10米,船体遗骸埋藏在 5.5米深的淤泥中,参与的长度约 38.1米、宽约 9.9米。

勘测统计后,我们还探明,这艘沉船一共有31个舱室。由于水下成像的清晰度还不够,我们暂未能看清其全貌,但推测其为古代沙船。

我敢说,仅凭这一点,我们这一年以来的辛劳,就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对上海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上海市标由三个元素构成:市花白玉兰、沙船、螺旋桨。沙船之所以如此重要,那是因为,它是上海港最古老的船舶,象征着上海作为港口城市的悠久历史。

在历史上,沙船之父张瑄的故乡在高桥。话说,元代高桥人张瑄,设计出60条沙船,不仅解决了漕粮海运的难题(史称“南粮北调”工程),年运输量可达300万石。

之所以叫“沙船”,是因为这船的船身很大、结构行腔、吃水又很浅,它在沙滩上搁浅之时,不会轻易被损坏、倾覆。

张瑄是伟大的,他开创了海上漕运,这是中国漕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今天,我们也将见证历史,我们的这一发现将为元代上海港“东南名县”的地位提供实证。

【5】

时间:2016年5月18日

地点:崇明区长江口水域

天气:晴

事件:确定“长江口二号”的年代

沙船从元代开始使用,直到近代,其形制没有明显的变化。

那么,我们如何测定,这沙船的具体年代呢?

从朽烂程度看,我觉得沙船的具体年代距今并不久,但个人的判断,无法取代科学的检测,和实物的直接证明。

所以,我们选择双管齐下。一方面,我们采用了科技考古中最常使用的碳十四测年方法,为其提供年代数据。从船舷部分的测年结果来看,断代应在清王朝。

另一方面,我们在合适的天气,安排了几个潜次,希望能找出证明沉船具体年代的物证。潜水队员先后进入31个舱室中的4个舱室,进行了小范围的清理工作,发掘出了一些

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

从船舱出来,我们又在船体和它的周围,发掘到了一些紫砂器、木质水桶残件、越南产水烟罐等文物,以及桅杆、铁锚、船材、棕缆绳、滑轮等建筑材料。

每一种文物和材料,都有可能帮助我们对长江口二号”的年代判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6】

时间:2016年7月30日

地点:崇明区长江口水域

天气:晴

事件:摸清家底,但不急于一时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孙局长说:“以往打捞沉船都有偶然性、被动性,或是船只失事,或是抢救性打捞,而‘长江口二号’却非常独特。它的发现和打捞都是‘主动为之’,是上海在文物普查的主动性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这对今后我国大范围的水下文物普查‘摸清家底’和水下遗产考古与保护特别有启示。”

最后,文物局和考古队达成了共识:我们现在是在做摸清家底的工作,也积极地在做探测和研究,但要把沉船打捞出水,尚须“黑科技”的加持,不急于一时。

对此,我也深以为然,尽管我很想早日看到沉船的全貌。

其实,沉船的船体及船用属具保存状况都还不错。尤其是,沉船上的船货极为丰富。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船货,能够为中国近代经贸史、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史、近代海丝之路的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实证资料。

正因“长江口二号”如此重要,所以,要是没有万无一失的打捞方案,我们只能让它“原地待命”。

想想“南海一号”的发掘和整体打捞,我这老头子,也该按捺按捺。要坐得住才行!

人家都花了二十年功夫呢!【注】

好好锻炼身体,我这幅身板,虽然已经不能下水了,但见证历史总还是可以的嘛!

————————————————

【注】1987年,我国意外发现了沉睡南海海底840余年的南宋沉船,将之命名为“南海一号”。它成了中国水下考古第一代人的起点,承载着他们的荣光与梦想。在现实世界中,它是世界范围内第一艘被完整打捞出水的古代沉船,为复原海丝之路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称得上是“开辟了中国水下考古的新纪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