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江海潜寻 > 第13章 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

江海潜寻 第13章 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

作者:灵犀无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53:17 来源:小说旗

在《近代上海的“时光宝盒”》的文稿里,夹了几篇祁北川所写的《潜水日志》的影印书。

看着故人熟悉的笔迹,赵函数发达的泪腺也被刺激到了,想起那些或兴奋或焦灼的水底时光,他一边抹着泪,一边说:“还好老家伙见证了‘长江口二号’的历史,不然他到那下面也不安心吧?”

这话说得王逸少也沉默了。

在“师叔”赵函数住院之前,王逸少把文稿传过去,本意是让他审稿。没曾想,老爷子太会抓重点,一来就翻到了祁北川的《潜水日志》,尽管只选了那么几页。

好吧,气氛已经伤感了,今晚也不适合审稿,王逸少便安慰道:“考古事业薪火相传,我们都在努力呢!祁老师应该会觉得很安慰!”

赵函数感慨道:“当年,我们探寻‘长江口二号’,花了一年多时间,这次吧,也不知道要探寻多久。”

顿了顿,他又用安慰的口吻说:“也正常,水下考古就是这样的,比不得田野考古。先前小任、小超说的也很有道理,我们的搜寻范围主要集中在长江口入海一带,说不定还真是走远了。几百年下来泥沙堆积,现在的江岸线,比古代的拉近了很多。不是没有触礁翻船的可能。再说,沉船的原因可太多了!”

王逸少点头:“明天我们开个项目会。”

“好吧,好吧,那你先早点回家,这里有小梅就行了。”

钟小梅是赵函数的护工,是考古所专门聘请的,已经照顾赵函数三四年了。

这一点十分人性化。

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从无到有,一路茁壮成长,首先仰赖于政府的扶持,和第一代水下考古队员的全心奉献。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也是应有之义。

见王逸少轻轻拉门出去,赵函数不知为何心中涌起阵阵怅意,便对钟小梅说:“陪我说说话吧,心里有点闷。”

钟小梅乖巧地坐在赵函数身边:“爷爷,您说,我听着呢。”

“你以前是学汉语言文学的吧?”

“是。”

“那你语文一定很好啦。嘿,你想不到吧,就我同学,祁北川,小王他老师啊,他起初可不是学考古的,他可是个文艺青年,还疯狂地追过文坛大家,像追捧明星那样。”

抚今追昔,赵函数心潮翻涌,殊无睡意。

这么一说,钟小梅也来了兴趣:“真的呀?那他喜欢舒婷吗?喜欢汪国真吗?”

“那肯定的呀。我还记得,川儿是因为身体素质好,历史也学得好,才被选进培训队的。才来的时候,川儿喜欢吟诵《海的温柔》!什么‘送一道波光在时空里走。柔情似水,总是很静很静;很静,是海的温柔。’我们还笑话他呢,要说呀海才不温柔呢!不然,就没有那么多的沉船了!”

这话听得钟小梅捂嘴笑。

赵函数又说:“到后来,见识到江海的威力后,他也不吟诵《海的温柔》了。改成《热爱生命》了!”

钟小梅很自然地应和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生命,就是要这样热爱的啊!”

话说至此,钟小梅心绪也如潮水一般,一浪又一浪。她老家在内陆城市,她自己刚来上海没几年,对海洋的认知十分有限。

她便央求道:“爷爷,我能看看您先前看的那些日志吗?”

“当然可以啊,”赵函数把笔记本电脑递给她,“这本来就是通俗读物,最后都要拿给普通观众、读者看的。”

看完日志之后,钟小梅感慨丛生:“从2015年到2022年,真不容易啊。对了,爷爷,您能给我讲讲沙船的知识吗?”

看来,日志里所提的“沙船”,引起了钟小梅的兴趣。

身体还是有些疲乏的,但赵函数更乐于分享,整理了一下思绪,他先从沙船的构造说起。

“沙船有一种技术叫‘减摇龙骨’,顾名思义,它的作用是,让沙船在航行中减少摇晃的频次,增强稳定性。嗯,它还有个别名叫‘梗水木’。为了保证船行速度,我们还大量使用船橹。

“后来啊,外国人从橹上面得到了灵感,发明了螺旋桨,世界航海技术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年,我们一直提‘文明互鉴’,从橹的使用到螺旋桨的发明,就是一次‘文明互鉴’的有益尝试。这项发明,我们也能拿过来再用的啊。

“沙船第三个特点,是它众多的船帆。船帆组合起来,就能对顺风、侧风、偏风加以利用。这一点,也被世界各国学去了。古中国的人们为世界海上航运,提供了很多参考。所以啊,除了上海市市徽,我们还可以在很多国家的博物馆、文献资料上,看到沙船的踪影。这也是一种纪念吧。

“没记错的话,古中国上海港所使用的沙船,有五千多只,占到了全国的一半。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中国强大的航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沙船。”

钟小梅认真倾听,回道:“这么说,是沙船的使用构建了强大的物流动脉。到了今天,更是这样。要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必须重视港口城市的建设,航道能力的提升。”

古代没有火车,也没有飞机,运输上主要靠“南船北马”,毫无疑问,水运是性价比更高的运输方式,抓住、抓稳这条生命线,成了从古至今永不过时的话题。

“还是你们学语文的表达力强,概括得很好,”赵函数笑眯眯地看着钟小梅,“侬晓得伐?现在我们上海的航运能力有多强,在国际上能排前三!”

“这么厉害!”钟小梅竖起大拇指。

“再说高桥吧。以前,它是沙船之乡。现在,也不甘人后。四年前,就2023年的时候,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打造的一艘矿砂船,已经投入使用了。”

“哦,这个我好像在新闻里看到过。好像是叫……叫‘明远’号,对不对?”

“对,这是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有40万吨的运力。这可是全球第一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发了。然后从结构、舾装建造,转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老周就曾经参与过这个项目。嗯,就是小任他爸爸。”

夜阑人静,赵函数早已睡熟,钟小梅也在陪护床上轻轻睡下。

依稀听得窗外风雨大作,再看看手机上跳出的滚动新闻,最近似乎有名为“曼丽”的台风过境。若真如此,考古队只能再等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