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310章 殿试(上)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310章 殿试(上)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南京城郊,一处依山傍水的农庄外,朱雄英带着工部挑选的几名有经验的老农走了进来。

远远的望去,到处都是防守严密的禁军。

朱元璋躬着身子,在地里不知道在忙活着什么,就连朱权和蒋瓛都陪着在一边,把鞋脱在一边,下地干活。

朱权从小娇生惯养,哪干过这种活啊,看到朱雄英过来,露出一丝苦笑,看着都要哭出来了。

朱雄英强按住笑意,开口道:“皇爷爷,这几位都是经验老道的农夫,过来帮忙的,您可以指使他们干活,自己歇一歇吧?”

怎料朱元璋眼睛一瞪,蛮不讲理的道:“怎么?你觉得你皇爷爷干这点活都需要人帮忙了?咱还没老的干不动!”

朱雄英一头的黑线,无语的道:“我这不是怕您老人家累到嘛。”

结果朱元璋嘴上说着不要,行动却很诚实,直接走了上来,指挥着几个老农开始干活。

随后还嫌弃的道:“行了,你一个大明的皇帝,总是跟着咱干啥?你该干嘛干嘛去啊,朝政都处理完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只能无奈的道:“好,皇爷爷您忙着,孙儿告退。”

在转身之际,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道:“对了,皇爷爷,孙儿最近手头有些缺人手,能不能让十七叔过来帮忙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那还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行了,干活笨的要死,留下来,咱还得管他饭,带走吧。”

朱权闻言大喜过望,赶忙跳了出来,穿着鞋就走了出来。

“多谢皇爷爷(父皇)。”

朱元璋不耐烦的道:“行了行了,都滚,都滚。”

两人这才一起告退,在回宫的路上,朱权不停的发着牢骚:“哎呦,陛下,你是真不知道啊,老爷子是真喜欢干农活,不管是去河南还是去哪里,看见农田就喜欢摆弄摆弄。”

“五哥的那些药草,都被老爷子养死了好几株。”

朱雄英听着朱权的唠叨,忍不住也是露出了笑意,缓缓问道:“五叔和五婶儿的身体还好?”

朱权点了点头道:“好,他们两个身体好得很,就是天天吃药膳,没滋味的紧。”

“哈哈哈”朱雄英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容。

“十七叔,你在开封的时候,和五叔一起上坝抢险的事情朕都听说了,看来跟着老爷子走了一路,你真的成长了许多。”

朱权闻言止住了笑声,叹了口气:“是啊,可惜成长的有些晚,臣这下半辈子就想踏踏实实的为咱大明做点实事。”

朱雄英继续道:“好啊,那朕也和你交个实底,现在大明虽然看着强大无比,但是却极度的缺人才,只要你保持现在的心境,迟早会有你的用武之地。”

朱权有些激动的道:“臣谢过陛下天恩。”

朱雄英摆了摆手,突然坏笑道:“眼下就有一个机会,十七叔想不想试试?”

朱权一愣,随后信誓旦旦的道:“陛下,您说,只要您吩咐,臣什么都能做。”

“你也知道,最近马和带回来十多个外国的使臣,虽然有理藩院陪同,但是从级别来说,多多少少有些怠慢了,朕又一时半会抽不出时间,不如就由你去陪同吧。”

“你是堂堂大明亲王,又是天子之叔,身份地位绝对够了。”

“这...”朱权皱着眉头道:“陛下,臣也没接待过外宾啊。”

“朕还没当过皇上呢,不都有第一次嘛。”

朱权撇了撇嘴,想到护送他们回京这一路上,看着他们黑色的皮肤,叽里呱啦的。脑袋都要炸了。

“陛下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朱雄英故作沉思的道:“十七叔如果不愿意的话,那也无妨,宗人府的院子一直都留着,还有个人能和您做个伴。”

“....”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众望。”

“嗯,这就对了嘛。”

达成目的后,朱雄英心满意足的转身离开,留下苦瓜脸的朱权。

万国馆,理藩院早就建成多时,只是大明虽然也接待过几次外宾,但是规模都不大,十几个国家的这种规模更是自来没有。

所以唐阙这几天忙的是脚不沾地。

这些国家的使者大多没见过什么世面,哪里见过这么辽阔的土地,这么雄伟的建筑,这么多精美的工艺品。

所以每到一处都是问东问西,哪怕是有翻译,唐阙都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但是偏偏陛下还有旨意,对这些使者都要以礼相待。

所以唐阙只能陪着笑脸,但是也不是没有好处,这些使者除了上贡给朝廷的礼物外,身上都带着十足的金银。

这才短短两三天的时间,理藩院就成交了几十万两的交易了。

也算是在朝廷上面扬眉吐气的一回,就在唐阙苦恼之际,就看到了朱权耷拉着脸走了过来。

唐阙立马来了精神。

“哎呦,宁王殿下,您可来了,陛下说过要派个人来协助我等,却没想到竟然是您,真是辛苦了。”

这唐阙可是天子的宠臣,朱权也客气拱手道:“唐大人客气了,本王之前也没接待过外宾,只是协助而已。”

唐阙大手一挥,开始了他的恭维:“哎,殿下怎么可以妄自菲薄,听说您护送使团回京的路上,和诸位使节相处的还算愉快?”

“???”朱权内心一阵翻涌,愉快个屁,一路上都是马和在处理,他基本上和个透明人一样。

哎,对呀,马和和这些使节都熟悉啊,如果把他叫过来,这难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想到这里,朱权一拍大腿,与唐阙不谋而合,很快,马和就被请了过来。

估计马和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出海一年多,好不容易换来的休沐,就这么没了...

其实也不怪朱雄英偷懒,他是真的没时间,各地的考生都已经到了京城,他还得准备殿试,毕竟这是要为国家筛选人才。

这些人日后都是要为官,主政一方的,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可半点都马虎不得。

紫禁城,奉天殿。

朱雄英看着手中的成绩单,第一名赫然是曾静,也就是推行新学时,跳出来闹事,最后被朱雄英以德报怨所折服的学子,竟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随后是朱善,丁显二人,成绩也是遥遥领先。

当然,其余人的成绩也都是非常不错的,看着眼前的两百名学子,朱雄英也很激动,毕竟是通过新学选拔出来的第一批官员嘛。

杨思义作为主考官,自然也在奉天殿内陪同。

“今日殿试考题,论大明的土地制度与改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时长两个时辰,先答完者可以先由陛下预览,考试开始!”

在众考生听完题目后,都有些迷茫。

但是能经过重重考试来到殿试的阶段,自然都会有几把刷子,所以很快,奉天殿上就只剩下了研墨写字的声音。

两个时辰的时间悄然而逝,期间有陆陆续续的学子先行交卷,朱雄英每份都认真的看完了之后,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评价。

“曾静,你的文章朕读了,详细说说你的看法。”

再次见到朱雄英,曾静的心情也很激动,但是事关自己的前程,曾静还是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平静的道。

“陛下,学生认为我大明的土地现状是官田少,而民田多,在土地制度上则是继承了宋元时期的两田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实行了占田制。”

“首先,官田由朝廷和官府直接掌控并拥有绝对支配权的土地,而民田则是由百姓或者地主直接掌握的有利用价值的土地,一般情况下民田还要受到官府的间接管理,控制力度较官田低。”

“官田的来源主要是前朝的官地和官府查抄涉事官员的土地,与前朝相比,我大明的官田至多只占份额的五分之一。”

“这种现象有好处,也有弊端。”

“这表明民间拥有较多的土地资源,而朝廷对土地的控制相对较少。这种分配有利于激发民间经济的活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为民间拥有更多的土地意味着更多的生产资料掌握在百姓手中,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产量。”

“但是因为大量的民田都在地主的手中,所以很容易出现土地兼并的情况,朝廷很难直接调控,就连陛下前些日子发布的贩卖皇庄的国策在执行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地主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甚至逼迫自己的农户去买买地,回来之后,再从农户手中收购。”

“所以学生建议,为了抑制土地兼并之风,必须成立新的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地主兼并土地,只有这样,土地改革才能得以进行,否则的话,不管多好的改革制度,最后收益的只会是地主,而不是百姓。”

曾静的话,惊起了其他人的一身冷汗,其余学子看向他的目光都带了几分敬佩。

“这小子还真敢说。”

朱雄英的表面不动声色,但是心里却对其赞赏有加。

“看来新学还真的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

“很好,曾静,你的这篇文章写的也好,一旁歇息吧,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