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 > 第265章 陷入了沉思

朱筱听后,立即决定修建水井。他亲自勘察地形,选择了一个适合打井的位置,并组织村民们一起动工。在朱筱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不辞辛劳,终于挖出了一口深井。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朱筱为“恩德县官”。

“各位乡亲,这口井不仅解决了我们的饮水问题,也为庄稼的灌溉提供了保障。今后,我们要好好利用这口井,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朱筱微笑着对村民们说道。

村民们纷纷点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朱筱继续在各乡镇巡查,发现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他修路、建桥,改善交通;兴办学堂,提高教育水平;推广农业新技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他的每一项措施都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和支持。

一天,朱筱正在县衙处理公务,忽然有几位农民匆匆跑来,神色慌张。

“大人,不好了,我们村里发生了大水灾,庄稼都被冲毁了,房屋也倒塌了不少。”一位农民急切地说道。

朱筱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书,马上组织救援。他带领县衙的衙役和乡勇,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朱筱亲自带头,搬运沙袋、搭建临时避难所,安置受灾群众。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洪水终于退去,灾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朱筱又安排人手,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村民们看着朱筱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大人,您辛苦了,这么多天没合眼,歇一歇吧。”一位村民关切地说道。

朱筱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百姓的安危大于天,我不辛苦。只要大家平安,我就放心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筱的施政措施渐渐见效,县内的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他的政绩传回京城,皇帝得知后,感慨万分,认为朱筱不仅才华出众,更有一颗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一天,朱筱正在县衙审理案件,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那妇女神情悲切,向朱筱跪下,泪流满面。

“大人,求您为我们做主啊。”妇女哽咽着说。

朱筱连忙扶起她,温声问道:“夫人,有什么冤屈尽管说,我一定为你做主。”

妇女擦了擦眼泪,说道:“我夫君在外做工,不幸遭遇意外去世,工头却拒绝赔偿,还说我夫君是自己不小心摔死的。我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请大人替我们伸张正义。”

朱筱点点头,立即召集双方进行调查和对质。经过仔细询问和调查,他发现妇女的丈夫确实是因工地管理不善而意外身亡。于是,他严肃地对工头说道:“你们工地管理不善,导致工人丧命,必须给予合理赔偿,安抚死者家属。”

工头见事情败露,不得不答应赔偿。那妇女感激涕零,连连磕头谢恩。朱筱叹息道:“我们为官一任,必须为民做主,不能让百姓寒了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朱筱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外地的学子慕名前来,希望能拜在他的门下学习。朱筱欣然接受,开门授徒,传授他们学问和为人之道。他强调,不仅要有才学,更要有仁爱之心,才能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

一次,朱筱的学生李明在写作时遇到了难题,怎么也写不出满意的文章。他垂头丧气地走到朱筱面前,说道:“老师,我写的文章总是缺少生气,怎么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呢?”

朱筱笑了笑,拿起李明的稿子,仔细看了一遍,然后说道:“明儿,你的文章结构很好,但缺乏真情实感。写文章不仅要用脑,更要用心。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打动人心。”

李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到书房重新思考。几天后,他终于写出了一篇充满感情的文章,得到了朱筱的赞赏。从此,李明更加用心学习,逐渐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才子。

朱筱不仅教书育人,还经常带着学生们到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生活。他告诉学生们:“读书不仅是为了考取功名,更是为了了解社会,为百姓谋福利。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学生们听后,纷纷点头称是。他们跟着朱筱,走访田间,倾听农民的心声,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筱的学生们一个个考取了功名,走上了各自的仕途。他们时常回来看望朱筱,感激他的教诲和关怀。朱筱看到自己的学生们有所成就,心中倍感欣慰。

尽管朱筱远离京城,选择了在基层为民服务,但他的名声却越来越大。他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都说,朱筱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状元,更是一位心怀百姓的好官。

一天,朱筱正忙于处理公务,忽然接到一封皇帝的诏书。诏书中写道,皇帝希望朱筱能回京担任更重要的职位,为国家出谋划策。朱筱看完诏书,陷入了沉思。

几天后,他决定暂时留在家乡,把县里的事务安排妥当后再做打算。他召集县衙的官员们,叮嘱他们要继续为百姓谋福利,不要辜负他的期望。

朱筱状元郎拒封高官,选择当一介县官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各地议论纷纷。有人说朱筱傻,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但朱筠筱并不在意。他乐在其中,欣然接受了县官的职责,走马上任。

刚上任的那天,县城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新官上任。朱筱身穿青袍,骑在马上,微笑着向两旁的百姓挥手。看到这些朴实的面孔,他心中暗自发誓,要为他们做实事,改变他们的生活。

县衙门前,朱筱下马走进大堂,几位衙役早已在此等候。县衙的老捕头李忠上前行礼:“大人,小人李忠,拜见新官大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