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第75章 李成栋反清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第75章 李成栋反清

作者:老张061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2:32 来源:小说旗

【擒杀隆武、绍武两帝,又平定了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等人的起义,李成栋对于大清朝可谓是劳苦功高,原本以为会被清廷授予两广总督,不料清廷却将总督一职授予佟养甲,仅授予李成栋两广提督一职。这样李成栋不仅没有权力过问两广地区民政事务,连军事上面都要收到佟养甲节制。

佟养甲出身辽阳世家,努尔哈赤起兵攻陷抚顺时,佟养甲族人佟养正叛降努尔哈赤,佟养甲为避免受到牵连,流落关内。隐姓埋名投身于左良玉军中,直到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才随左良玉之子左梦庚在江西投降清廷。佟养甲降清后,虽然没有立过很大战功,但因为在满清朝廷之中有家族作为靠山,所以颇受信任。因此在李成栋攻陷广东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位居李成栋之上。

清廷这种不公平待遇,使得李成栋恼怒异常,南明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正月,金声桓据南昌反正的消息传来。李成栋也立即响应,在四月十五日于广州发动兵变,用永历年号,宣布反正归明。两广总督佟养甲闻听此事之后大惊失色,可惜这一次他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李成栋给劫持了,无奈之下,佟养甲选择了保命为先,剪了辫子,跟随李成栋一起反清了。

由于此时广东全省都在李成栋部将控制之下,因此李成栋反正之后,广东全省也都宣布反正归明。同时清廷广西巡抚耿献忠也在梧州同梧州总兵杨有光、苍梧道陈轼等人率部反正,已经降清的原南明广西巡抚曹烨、高雷巡抚洪天擢也相继回归永历朝廷,一时之间永历朝廷所失广东、广西之地又光复回来。再加上金声桓的江西,何腾蛟的湖南,相当于大半个江南都回到了南明手里,满清能够掌握的长江以南只剩下江浙一带。】

*******

只见朱元璋眉头紧皱,面色阴沉地望着远方,长叹一声道:“如今这局势,看似热闹非凡,声势浩大,但实际上不过是一群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鼠目寸光之徒罢了!他们整日蝇营狗苟,只为一己私利争斗不休,全然不顾国家大义和百姓死活。如此乌合之众,如何能抵御外敌?反倒让那满清捡了个大便宜,可以趁机将这些毒瘤一一铲除。依咱看呐,用不了一年时间,这局势必将发生惊天逆转!”

说到此处,朱元璋不禁摇了摇头,满脸皆是失望之色。他心中感慨万千,曾几何时,大明王朝何等辉煌,却因天灾连连、官员**等诸多原因而走向衰落。如今南明这帮人非但不能力挽狂澜,反而变本加厉,自毁长城。这般情景,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在朱元璋看来,南明若不灭亡,简直就是天理难容啊!

******

【李成栋此次的反正之举实际上并不得人心,其缘由在于他此前在广东地区展开的屠戮行为过于凶残狠辣,致使民怨沸腾。为了竭力争取民心,李成栋绞尽脑汁想出了一系列手段:

一方面,他公然宣称,自身之所以毅然决然地反清起义,乃是深受陈邦彦、张家玉以及陈子壮等人毁家纾难之崇高精神的强烈震撼所致。不仅如此,他甚至毫不顾忌地将自家的妾室赵氏也搬了出来,声言正是赵氏以死相逼、苦苦劝谏,方才令他猛然醒悟,痛改前非。更为夸张的是,李成栋在反清之后,竟然特意寻人创作了一首名为《赵夫人歌》的长诗,以此详细记录下这段所谓的心路历程。

至于旁人是否相信他的说辞,此时已无关紧要。毕竟当时的局势已然陷入绝境,而走投无路的永历帝在闻知李成栋反正归明这一消息之后,大喜过望,虽然李成栋一个人就干掉了两位南明皇帝,但隆武与绍武本身就与永历关系不好,甚至反目成仇,李成栋对于永历来讲也是有功无过,所以永历帝当即颁下诏令,册封李成栋为广昌侯,赐封佟养甲为襄平伯,并擢升耿献忠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不过,这个佟养甲随李成栋反正归明之后,暗中遣人告知清廷两广之事被李成栋侦知,于是李成栋遣养子李元胤诱杀佟养甲,并将其亲信全部斩杀。】

*******

万历四十七年,辽东仍然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佟养甲正穿着一些破旧衣服,匆匆忙忙地准备逃往关内。然而,就在这逃亡途中,看到天幕所示,他却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迷茫和绝望。

原本,他还想着投奔左良玉,希望能在其麾下寻得一处安身之所。可如今细细想来,左良玉此人性格乖张,难以捉摸,且自身势力也是错综复杂,未必会真心接纳他这个落魄之人。想到这里,佟养甲心中不禁一阵发凉。

再看另一边,努尔哈赤的后金大军虽然气势如虹,但以他在天幕之中的朝三暮四般的表现,对方恐怕也断难收留于他。毕竟,在这乱世之中,谁又愿意轻易相信一个曾经立场不坚定的人呢?

佟养甲仰头长叹:“天啊!难道真要让我上天无门、入地无路吗?”此时的他,只觉得四周皆是绝境,无论往哪个方向前行,都看不到一丝曙光。

【就在斩杀佟养甲之后没多久,永历帝又晋封李成栋为惠国公。紧接着,他还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将自己所在之地从广西南宁再度迁移回到广东肇庆。当永历朝廷的行在所成功迁回肇庆之后,李成栋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动身赶赴肇庆前去觐见永历帝。而且,他还特意献上了整整一万两白银,以此来供给永历朝廷用于对众人的封赏事宜。

在此之后,永历帝更是毫不吝啬地追加赏赐,以表彰李成栋部下反正所立下的赫赫功勋。于是乎,一系列的册封接踵而至:先是将李成栋部将杜永和封为江宁伯;接着,阎可义被册封为武陟伯;张月获封博兴伯;董方策成为宣平伯;罗承耀被赐予宝丰伯的尊号;郝尚久则当上了新泰伯;黄应杰受封为奉化伯;杨大甫荣膺乐安伯之位;张道瀛也被封为镇安伯。不仅如此,就连范承恩、杨有光、叶承恩和马宝这几位将领,都被授予了都督同知一职。

说起来也是有趣得很,到了这个时候,南明的爵位简直就像是不值一文般随意发放,感觉距离封王也就只差那么一步之遥啦!

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八月,永历朝廷和李成栋在处理好永历朝廷迁徙肇庆之事和反正有功人员封赏之后,即由李成栋率大军出广东直趋江西南雄,呼应金声桓所部在江西的起事。

然而当真一与清军展开激烈交锋之时,李成栋这位往昔被吹嘘得神乎其神、仿佛战无不胜的人物,此刻终于彻底露出了他的真面目和破绽。这其实也是明末那些投降将领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知道,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战斗力最为强大的当属满清的八旗兵。其中不仅有满洲八旗,还有蒙古八旗。他们威名远扬,甚至有着“满万不可胜”的赞誉。特别是在野战当中,这些八旗兵几乎从未遭遇过败绩。而自从获得了西洋红衣大炮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之后,哪怕是面对坚城,他们也能够势如破竹,连战连胜。

相比之下,位居次席的则是关宁军。尽管在野战方面,他们确实难以与满清八旗抗衡,但却拥有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军事素养。一旦与满清八旗兵双方短兵相接,关宁军即便不能取胜,也绝对能够狠狠地给敌人以重创。至少,可以打出一个战死一千人,却能让敌军损失八百人的惨烈交换比。对于人口相对较少的满清来说,这样的伤亡比例显然是他们极不情愿承受的。

第三位登场的乃是李自成所率领的大顺军以及张献忠统领的大西军。先说这李自成的大顺军吧,其于山海关一战之中已然展现出了颇为强大的战斗力。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李自成的大顺军恰好横亘在了北方,挡住了满清八旗主力南下的道路,因此很快便成为了八旗军与关宁军的重点打击的对象。经过一番激烈鏖战后,大顺军的主力惨遭剿灭,仅剩下二十余万的残兵败将四处逃窜。这些残部士气低落、军备匮乏,实在难以再成气候,不提也罢。

接下来谈谈第四位势力——明朝降军。当他们攻打江南时,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一路顺风,几乎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可一旦面对清兵,哪怕只是有区区几百人的满清八旗兵在后方督战的其他降军部队,金声桓、李成栋这些明朝降军也会瞬间变得不堪一击,每每交战皆是屡战屡败,令人唏嘘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