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 > 第111章 青州暗流,筹谋深远

青州在旱灾与各方势力的阴影下,艰难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袁谭深知,必须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找到新的突破,否则覆灭只是迟早之事。

玄风子提出,青州欲要长远发展,需在文化与教育上着力。“主公,当务之急是兴办学院,广纳贤才,培育青州本土的有识之士。如此,方能为日后的兴盛奠定根基。”袁谭深以为然,遂下令在青州城中择地修建学宫。

消息传出,不少儒士与饱学之人纷纷前来响应。其中,有一位名叫孔昱的名儒,他出身名门,精通经史子集,听闻青州大兴文教,特来相助。袁谭亲自接见孔昱,对其礼遇有加:“先生大驾光临,实乃青州之幸。”孔昱亦表达了愿为青州培育贤才的决心。

学宫破土动工之时,袁谭亲自奠基,全城百姓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青州未来的希望之光。而在学宫建设期间,袁谭也没有放松军事防备。他与玄风子商议,决定派出密探,深入曹操、刘备、孙权以及西凉等地,探查各方虚实与最新动向。

密探们乔装改扮,悄然出发。数月后,密探陆续归来,带回了诸多重要情报。曹操在许都,正大力发展水军,意图在长江流域与孙权一决高下,同时也在秘密训练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似乎有北征青州的迹象。

刘备在蜀地,积极安抚民心,推行新的政令,其麾下的诸葛亮正致力于改善蜀地的农业灌溉系统,军队则在加强山地作战的训练。

孙权在江东,除了继续巩固江防之外,还在与南洋诸国展开贸易往来,试图获取更多的奇珍异宝与战略物资,并且在招揽一些海外的能工巧匠,以提升江东的造船技术与兵器制造水平;西凉马超与韩遂的争斗陷入胶着,双方虽互有胜负,但都损耗惨重,西凉的百姓苦不堪言,一些部落开始向东迁徙,以躲避战乱。

袁谭与玄风子仔细分析这些情报,玄风子说道:“主公,曹操虽有攻青之心,但他目前忙于南北双线备战,短期内难以全力来袭。刘备在蜀地的发展利于民生,其短期内对外扩张的可能性较小。孙权的海外拓展虽可增强其国力,但对青州的直接威胁暂无变化。而西凉的乱局,虽看似与青州无关,实则可加以利用。”

袁谭目光一闪:“先生之意,可是联合西凉一方,以牵制曹操?”玄风子点头:“正是。马超与韩遂虽有矛盾,但他们皆对曹操心怀忌惮。若主公能派人从中斡旋,促成他们暂时和解,并结成抗曹同盟,那么曹操必然不敢轻易对青州用兵。”

袁谭思索片刻后,决定派遣孔昱前往西凉。孔昱领命而去,凭借其渊博的学识与卓越的口才,在西凉与马超、韩遂展开了艰难的游说。他向二人陈述利弊:“二位将军,曹操野心勃勃,妄图统一天下。如今青州袁谭主公愿与二位结盟,共同对抗曹操。若将军们继续争斗,只会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一旦青州被破,曹操便可全力西进,西凉危矣。”

马超与韩遂本就不是愚笨之人,经孔昱一番劝解,心中渐渐动摇。但他们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难以轻易化解。孔昱见状,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二位可将西凉分为两部,各自治理,但在面对曹操时,必须协同作战。”

经过多日的商议,马超与韩遂最终同意了孔昱的方案,与青州结成了抗曹同盟。袁谭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即着手准备与西凉的合作事宜。他派遣军队运送物资前往西凉,以助其恢复元气,同时也接收了西凉派来的一些精锐骑兵,充实青州的军事力量。

在青州内部,学宫终于建成。孔昱被任命为学宫祭酒,开始广收门徒,传授知识。一时间,青州城中书声琅琅,文化氛围日益浓厚。许多年轻学子在学宫中潜心学习,他们或研习兵法,或钻研经史,或探索天文地理,为青州的未来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曹操得知青州与西凉结盟后,大为震怒。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派遣大将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直逼青州。同时,他又派人联络孙权,许以重利,劝其出兵攻打青州的南面,以形成夹击之势。

孙权收到曹操的书信后,陷入了沉思。吕蒙进言:“主公,曹操此计虽狠,但我们若出兵攻打青州,必然会损耗自身实力。且青州与西凉结盟后,实力不容小觑。不如暂且按兵不动,坐观曹操与青州之战,待双方两败俱伤时,我们再出兵,便可一举夺取青州与中原之地。”孙权听后,觉得有理,便拒绝了曹操的请求,按兵不动。

夏侯惇的大军如乌云般压境,青州城再次面临巨大的危机。袁谭与玄风子镇定自若,他们召集众将士,商议退敌之策。玄风子分析道:“夏侯惇此来,虽兵力众多,但长途跋涉,士气必然有所损耗。我军可利用青州的城防优势,坚守不出,同时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敌军后方,截断其粮草补给线。待敌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之时,再出城反击。”

袁谭点头同意,遂令淳于琼率“锐锋营”一部,绕道敌军后方,展开袭扰作战。城中百姓在学宫学子的组织下,积极协助士兵搬运守城物资,照顾伤员。整个青州城弥漫着紧张而又坚定的气息,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只等合适的时机,便会将侵略者彻底吞噬。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侯惇的大军在青州城下久攻不下,粮草补给逐渐出现问题。而淳于琼在敌后的袭扰战取得了显着成效,多次烧毁敌军粮草辎重。曹军将士开始出现恐慌与不安,夏侯惇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玄风子见时机成熟,建议袁谭出城反击。袁谭亲自披挂上阵,率领“铁骑卫”“锐锋营”以及新加入的西凉骑兵,如猛虎般冲出城门,扑向曹军营地。曹军在饥饿与疲惫的双重打击下,难以抵挡青州军的猛烈攻击。夏侯惇虽奋力抵抗,但兵败如山倒,十万大军死伤大半,狼狈逃窜。

青州再次取得胜利,这一次,袁谭的威望不仅在青州达到了巅峰,在整个天下也声名远扬。各方势力对青州都不敢再小觑,而袁谭也深知,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与变数。

他站在胜利的战场上,望着远方,心中默默思索着下一步的发展战略。

是继续巩固与西凉的同盟,还是寻找机会与刘备或者孙权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亦或是独自发展,等待时机统一北方?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迷雾般笼罩着他,等待他去拨开云雾,见那青天之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