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 > 第10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脾经实践与进阶

在透彻研习足太阴脾经的理论知识后,我内心满是跃跃欲试的冲动,急切渴望在实际治疗中验证所学。

这天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草的清香。孙思邈带着我来到医庐的诊疗室,室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墙壁上挂着经络图,四周摆放着各类针灸器具和医书,仿佛在诉说着中医的悠久历史。

孙思邈站定后,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天地间的灵气如汹涌的潮水般向他汇聚。随着灵气的翻涌,他的身体被一层耀眼的光芒所包裹,光芒中,他大喝一声,双手猛地向前推出。

只见诊疗室中光芒一闪,瞬间出现了三位患者。第一位是身形消瘦的中年男子,面色萎黄,神情疲惫,他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脾胃受损,出现了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的症状;第二位是一位年轻女子,面色苍白,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还伴有头晕眼花的症状,这是典型的气血不足之象;第三位是一位老年妇人,下肢水肿严重,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还伴有大便溏稀,乃是脾虚湿盛所致。

孙思邈看向我,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待,说道:“徒儿,你来为他们诊治,运用你所学的脾经知识,记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精准选取穴位。”

我深吸一口气,平复紧张的心情,来到中年男子身边。我先为他把脉,手指刚触碰到他的手腕,便能感觉到脉象虚弱无力,如同微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再观察舌苔,舌苔白腻且厚,宛如一层厚重的积雪覆盖在舌面上。结合所学,我判断他是脾胃虚弱,运化失常。

我决定先在他的足三里穴施针,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与脾经相互关联,能调理脾胃气机。我蹲下身子,用手指在他的小腿外侧仔细寻找穴位,这里肌肉厚实,我稍稍加大了按压力度,一寸一寸地丈量。当找到那处微微凹陷,且按压时男子露出轻微酸胀表情的位置,我确定这便是足三里。我拿起一根消毒后的银针,在阳光下轻轻转动,银针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我用棉球蘸取酒精,在穴位处仔细擦拭消毒,酒精的凉意让男子的皮肤微微收缩。

我缓缓进针,针尖刚接触到皮肤时,能感觉到皮肤的轻微阻力,我微微用力,银针缓缓刺入皮肤。进针时,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阻力,就像在穿透一层坚韧的铠甲。我采用补法,轻轻捻转银针,每一次捻转都像是在与穴位进行一场温柔的对话。孙思邈在一旁密切关注,不时点头,当我手法稍有偏差时,他便轻声提醒:“注意角度,保持垂直,力度再均匀些。”我按照他的指示,调整手法,渐渐地,我感受到了穴位的回应,一股微弱的力量从银针上传来,仿佛在告诉我,它已经被唤醒。男子轻轻皱了下眉,我轻声问道:“是不是有点胀?忍一下,马上就好。”男子微微点头,我便放缓捻转的速度,让他慢慢适应针感。

接着,我又选取了脾经的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能健脾和胃、理气止痛。我用手指在他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仔细探寻,找到穴位后,再次消毒。进针时,我一边看着男子的表情,一边缓缓将针捻入,行针过程中,密切观察男子的面色和脉象,根据他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男子面色稍有好转,我便适当增加补法的力度,每一次捻转都带着对他康复的期望。

随后,我为男子艾灸了中脘穴,以温阳健脾,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我将艾条点燃,轻轻悬于中脘穴上方,距离皮肤约一寸左右,艾条燃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温暖的气息缓缓渗透进男子的身体。我不时观察男子的皮肤,避免烫伤,男子脸上露出放松的神情,似乎在享受这温暖的治疗。

治疗完中年男子,我来到年轻女子身边。为她把脉时,脉象细弱,如同风中的丝线,若有若无。舌苔淡白,毫无生气。我判断她气血不足,需要健脾养血。我先选取了脾经的三阴交穴,三阴交是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能健脾益气、养血调经。我轻轻触摸她的小腿,手指如同羽毛般轻柔,感受穴位的位置。找到穴位后,消毒、进针,进针速度比给男子施针时更慢,手法也更加轻柔,仿佛在呵护一件珍贵的瓷器。女子微微缩了下腿,我轻声安慰道:“别怕,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很快就好。”进针后,我开始轻轻捻转银针,询问女子:“有没有感觉到一点点胀?”女子轻轻点头,我便保持着这样的力度和频率,让针感持续发挥作用。

接着,我又针刺了血海穴,血海穴能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在针刺时,我注意观察女子的表情,她眉头微微皱起,我便稍稍放缓进针速度,轻声说:“放松,别紧张。”确定她适应后,我才继续完成进针和行针。

之后,我为女子开了一副健脾养血的中药,嘱咐她按时服用。

最后,我来到老年妇人身边。她的症状是脾虚湿盛,我先在她的阴陵泉穴施针,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能健脾利湿、通利三焦。我找准穴位,消毒后进针,采用泻法,以祛除体内的湿气。进针时,我能感觉到妇人的腿部微微颤抖,我轻声说:“婆婆,您放松,马上就不难受了。”我快速而稳当地进针,然后开始运用泻法,快速地捻转银针,观察到妇人的表情逐渐放松,我知道针感已经起效。

接着,我又选取了商丘穴和水分穴,商丘穴能健脾利湿,水分穴能利水消肿。在针刺商丘穴时,我根据妇人的身体状况,调整针刺的深度和手法,每一次操作都小心翼翼,生怕给她带来不适。针刺水分穴时,我仔细定位,在消毒后缓缓进针,行针过程中,不断询问妇人的感受,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治疗,中年男子的食欲逐渐恢复,腹胀腹痛的症状也大大减轻,他感激地说:“大夫,我现在吃饭香了,肚子也不怎么痛了,太感谢您了!”年轻女子的面色逐渐变得红润,月经周期也趋于正常,她开心地说:“我之前总是头晕,现在好多了,月经也正常了,真的太谢谢你们了!”老年妇人的下肢水肿明显消退,大便也恢复了正常,她激动地说:“我的腿终于消肿了,太神奇了!”

这次治疗让我深刻体会到脾经穴位在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也让我明白了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精准治疗的重要性。我深知,在中医这条道路上,每一次治疗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而孙思邈的教导,如同明亮的灯塔,将一直引领我前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光之中,孙思邈宛如一个神奇的魔法师一般,不断地变换出形形色色、患有各不相同症状的患者来。这其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病人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这位患者由于长期处于过度思考的状态之下,以至于对自身的脾气造成了极大的损伤,进而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困扰不已的症状,诸如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等。面对如此棘手的病症,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为其选取脾经之上的公孙穴以及心经的神门穴作为治疗的关键所在。要知道,公孙穴具有着极为显着的调理脾胃以及宁心安神之功效;而神门穴同样也能够发挥出良好的养心安神作用。

待到正式行针之时,针对那位体型相对较为消瘦且病情尚属轻微的患者,我格外谨慎小心地选用了一种比较轻柔缓和的针刺手法,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因为过度的刺激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与不适。在准确无误地找到公孙穴这个位置之后,我先是小心翼翼地对该部位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然后才开始将细长的银针缓缓刺入皮肤。整个进针的过程显得异常缓慢和平稳,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待得针尖成功进入到穴位特定的深度之后,我便开始轻轻地转动手中的银针,并密切留意观察着患者脸上的细微表情变化,以便能够根据他实时的身体反应情况及时灵活地对针刺的手法做出相应的微调和改进。

此外,还有这么一位患者,由于平日里过度放纵自己的饮食**,毫无节制地大吃大喝,最终导致其脾胃受到严重损伤。这位患者所呈现出来的症状甚是明显,只见其胃脘部位胀满不堪,就好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撑得满满的;同时还伴有令人作呕的恶心感以及时不时便会发作的剧烈呕吐现象。

面对如此状况,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为他精心挑选几个关键穴位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其中包括脾经上至关重要的太白穴、胃经里赫赫有名的足三里,以及同样不可小觑的内关穴。要知道,这太白穴与足三里可是调理脾胃的得力干将,而那内关穴更是有着和胃降逆之奇效。

当开始针刺太白穴之际,我先是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轻轻按压住该穴位,全神贯注地去感受它的敏感度。待确认无误并完成严格的消毒步骤之后,我的动作瞬间变得干脆利落起来——迅速将银针准确无误地刺入穴位之中。紧接着,我又巧妙运用起适当的补泻手法,一边有条不紊地推动着银针,一边密切留意着患者的面色变化以及呼吸气息是否平稳正常。

轮到针刺足三里的时候,我则根据患者自身身材的胖瘦情况灵活调整进针的深度。手中的银针仿佛化作了一把利剑,每一次的刺入都显得那么沉稳有力,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这个穴位所蕴含的强大功效。

最后到了针刺内关穴之时,我格外小心谨慎,时刻留意着周边的血管分布,生怕一不小心刺错地方。成功进针之后,我轻轻地捻动着银针,并关切地询问患者当下的具体感觉如何,只为能够精准把握施针力度,从而确保此次治疗可以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

通过这些实践,我不仅熟练掌握了脾经穴位的运用,还学会了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取穴位和运用针刺手法。我深刻体会到,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患者的痛苦,用爱去呵护他们的健康。

在每一次治疗结束后,孙思邈都会与我一起总结经验教训。他会指出我在治疗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导我如何改进。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玉良言,让我受益匪浅。在他的指导下,我的医术不断提高,对中医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中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治疗疾病,而是开始深入研究中医的理论和文化。我阅读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着作,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从《本草纲目》到《针灸甲乙经》,每一本书都像是一座宝藏,让我在其中汲取着无尽的智慧。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指导着实践,而实践又不断地验证和丰富着理论。我开始尝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治疗中,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

同时,我也积极与其他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我们一起探讨病例,分享经验,互相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才华和热情让我深受鼓舞。我们共同进步,共同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回顾自己的中医之路,我感慨万千。从最初对中医的好奇和向往,到如今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知识治疗疾病,这其中离不开孙思邈的悉心教导和无私帮助。他不仅传授给我医术,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让中医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医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