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秦梦长歌 > 第19章 中途遇伏

秦梦长歌 第19章 中途遇伏

作者:率真的晚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16:38:18 来源:小说旗

自那个夜晚在琉璃面前毫无保留地袒露内心的伤痛,并肆无忌惮地痛哭流涕过后,朱正仿佛在一夜之间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成长。他像是把有关母亲朱姬的一切情感都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最深处,从此再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哪怕只言片语。

琉璃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朱正的变化,心中充满了关切之情。然而,每当她看到朱正那紧闭双唇、一脸沉默不语的样子时,那些已经涌到嘴边的询问话语便不由自主地被她生生咽了回去。

在琉璃看来,那个生死攸关的夜晚意义非凡。她一直以为自己拿朱正来解毒了,这份救命之恩就如同细丝一般,看似微弱却坚韧无比,悄然无息地将她和这个孩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尽管此时两人之间尚未产生那种刻骨铭心的儿女私情,但不知为何,琉璃对朱正就是多了那么几分特别的在意。她的目光常常会不自觉地落在朱正身上,每一次眼神交汇,其中流露出的关怀之意都溢于言表。

可怜那扭伤了脚的琉璃,只能被困于床榻之上,每日里除了吃喝就是睡觉,如此反复循环着。刚开始的时候,她心中烦闷异常,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难熬。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她竟然渐渐习惯了这种看似枯燥乏味的生活方式。

就在这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时光如飞箭一般迅速流逝。而这段时间以来,朱正则常常前来陪伴琉璃。两人相处融洽,无话不谈。琉璃所拥有的那些来自遥远的 28 世纪的新奇思维和独特见解,就好似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未知世界的神秘大门。

每当琉璃向朱正讲述起那些人类先进的思想觉悟、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时,朱正总是听得目瞪口呆,他被琉璃口中描述的种种景象深深吸引住,眼界也随之不断开阔起来。

与朱正那高频率且毫不间断的来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那之后,姬丹就如同从人间彻底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露面过。然而,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准时地派遣仆人送过来一些极为珍贵稀有的药材,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有踏入过碧落庭哪怕只是区区半步。

面对这样的情况,琉璃心中不禁充满了疑惑和不解。她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姬丹会突然之间销声匿迹,这种变化实在是太过于突兀和奇怪了。但是,琉璃并不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朱正暗中授意安排好的。

原来,朱正是何等聪明睿智之人,他早就洞察到了姬丹对琉璃心怀不轨、动机不纯,于是当机立断地下令让人将姬丹阻拦在门外,彻底断绝了他的非分之想。

时光荏苒,短短的十日很快就过去了,终于迎来了返回秦国的日子。此时,琉璃脚上的伤势已经痊愈了,身体也基本复原了。就在这时,朱正如约而至,但他脸上的神情却是异常的凝重严肃。只见他缓缓走到琉璃面前,轻声说道:“我即将要出一趟远门,可能需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安心调养受伤的身体,切不可掉以轻心。”

琉璃冰雪聪明,又对历史知识了如指掌,尤其是对于朱正此次行程的目的更是心知肚明。她清楚地知道,朱正此去乃是要踏上回归秦国的道路,前方必然充满了无数未知的艰难险阻和重重危机。尽管内心深处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牵挂,但琉璃深知此刻多说无益,反而只会徒增烦恼。因此,她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并未再多说一个字。

朱正和朱姬身着朴素的商旅服饰,与护送侍卫队组成一支由二十多人的商队。在那残阳如血的余晖映照之下,他们随着这支队伍悄悄地离开了邯郸城。

只听得马蹄声清脆而急促,“哒哒哒”地响着,仿佛打破了出城时原本的那份宁静。他们刻意保持着低调,既不引人注目,也不过分张扬。每个人身上所携带的衣物和行囊都与寻常商旅无异,毫无破绽可寻。就这样,一行人沿着道路一路向西而行。

滏口陉,太行八陉之一,自古以来都是兵家要塞。此处地势险要至极,山峰陡峭得犹如被利刃削过一般,直插云霄;两侧的峭壁更是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山林茂密而幽深,繁茂的枝叶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绿色屏障。

阳光艰难地穿透层层枝叶的阻挡,洒下一片片细碎的光影,使得这片山林宛如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幻境。

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可谓是危机四伏,因为从邯郸城到滏口陉的路线,途中要经过太行山脉,山势险峻,山中丛林密集,尤其是这茂密的山林,简直就是绝佳的设伏之处。

那些隐藏于暗处的敌人,就如同狡猾的狐狸一般,神不知鬼不觉地藏匿其中,让人防不胜防。稍有不慎,他们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尽管前路艰险,但朱正、朱姬以及整个商队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依旧坚定地向着前方迈进。

好在残阳经验老到,又提前用重金打点了沿途各方。一路顺遂,所遇关卡守卫收受好处后纷纷放行,众人未遇过多阻碍,行程起初颇为顺利。

天色渐渐昏暗了下去,仿佛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地覆盖在了山林之上,将一切都笼罩在了一片漆黑之中。

众人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谁也不敢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冒险前行,于是纷纷寻找可以停歇休整的地方。

经过一番搜寻,他们终于发现了一处较为平坦的草坪。众人急忙下马,相互簇拥着围坐在草地上。

此时,周围一片静谧,只有草丛中的虫子在不知疲倦地鸣叫着,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由于害怕引来敌人的注意,众人只能摸黑从行囊中掏出干粮,然后就着冰冷刺骨的生水匆匆吞咽下肚。尽管食物难以下咽,但为了补充体力,他们也顾不得许多了。

而且,没有人敢生火做饭,因为一旦有火光出现,很可能会暴露他们的行踪,引来杀身之祸。

残阳深知此刻情况危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迅速派出一小队经验丰富、身手敏捷的人马,让他们分散到四周去放哨。而他自己,则如同一只矫健的苍鹰一般,稳稳地站立在草坪的边缘。

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扫视着四周的黑暗,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动静。哪怕是风吹草动,也休想逃过他的法眼,只为了防止敌军设下埋伏偷袭他们。

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众人再次踏上了征程。眼看着距离最初设定的安全地界只剩下区区五十里路了,大家原本紧绷的心弦逐渐松弛了下来。这一路上虽然遇到了不少艰难险阻,但好在都有惊无险,靠着金钱的力量,他们成功地避开了一次次危机。如今胜利在望,众人不禁开始感叹起金钱的魔力来。随着警惕性渐渐地降低,彼此之间的交谈也越来越多,原本凝重压抑的气氛也随之变得轻松起来。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危险已经过去,逐渐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间,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犹如平地上响起了一道惊雷,猛地炸裂开来!这阵震耳欲聋的冲锋声响彻云霄,刹那间打破了原本死一般的寂静。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纷纷惊恐地回过头去张望。只见不远处,一支气势汹汹的赵军队伍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铺天盖地地从四面八方疯狂冲杀过来。他们手中挥舞着寒光闪烁的刀枪,这些武器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折射出令人胆寒的光芒。而那些赵军士兵们一个个面目狰狞,凶神恶煞,仿佛地狱中的恶鬼突然降临人世一般。

残阳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惊失色,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但仅仅只是一瞬间,他便立刻回过神来,匆忙地张开嘴巴大声呼喊着,试图指挥身边的护卫们赶紧迎战。与此同时,朱正和朱姬虽然都是文质彬彬、身体柔弱之人,但在此刻如此危急的关头,他们却并未陷入混乱之中。

朱正反应极快,他毫不犹豫地一个箭步冲到朱姬身前,将她牢牢地护在了自己的身后。他的目光异常冷静而又坚定,透露出一种与其年龄完全不相符合的沉稳气质。

朱姬此时也表现得非常镇定自若,尽管她的面色因为恐惧而显得有些苍白,但她仍然紧紧地握住朱正的手,用这种方式默默地给予儿子鼓励和支持,传递着一股无形的力量。

赵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其人数之多令人咋舌,粗略估算之下竟不下千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可怜巴巴的护送队伍,仅仅只有区区二十余人而已。这力量对比悬殊得犹如螳臂当车,寡不敌众之势尽显无疑。

然而,面对如此绝境,那些勇敢无畏的护卫们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长刀,奋力地挥舞着,刀光闪烁间,鲜血四处飞溅。每一次挥刀都是生死之间的博弈,但即便他们拼尽了全力,还是不断有同伴惨然倒下。

就在这混乱之际,几个眼尖的赵军发现了马车上孤立无援的朱姬母子。他们像是饿狼看见了羔羊一般,兴奋地嗷嗷叫着,张牙舞爪地朝着马车猛扑过来,心中妄想着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这对母子生擒活捉。

朱姬惊恐万分,脸色煞白,她下意识地抓紧孩子的手臂,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而此时,站在一旁的朱正却临危不乱,他那双原本清澈的眼眸中突然闪过一道冰冷的寒光。

只见他敏捷地侧身一探,从马车角落里迅速抽出一把早已暗藏多时的短匕首。紧接着,他一个箭步跨到母亲身前,用自己并不算宽厚的身躯牢牢地挡住了敌人进攻的路线。

朱正虽然年纪尚轻,但此刻他的身姿却显得格外矫健。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他毫无惧色,紧握着短匕首的手微微发颤,却始终坚定不移。一股无形的勇气仿佛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一赵军率先冲到近前,举刀便砍,朱正侧身一闪,那刀砍在马车壁上,木屑纷飞。朱正趁势矮身,手中匕首如灵蛇出洞,狠狠刺向赵军腹部,赵军惨叫一声,捂着伤口倒地,鲜血汩汩涌出。朱正首次杀人,心中虽有波澜,却无暇顾及,只知此刻必须护母亲周全。

残阳孤零零地站立在远处高耸的山坡之巅,那轮残阳宛如被鲜血浸染过一般,殷红似火,其余晖如金色的纱幔般倾洒而下,将整个杀声震天的战场映照得熠熠生辉。

他的目光焦灼而急切,如同两道燃烧的火焰,迅速地扫视着下方那片混乱不堪的人群。忽然间,他的视线定格在那一辆深陷于重重包围之中的马车之上,刹那间,他那双原本就圆睁的眼睛猛地瞪大至极限,眼眶几乎要裂开,眼珠子似乎都要夺眶而出,其中喷射出的怒火和恨意简直能将周围的空气点燃!

“啊——”伴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犹如九天惊雷炸响,又如万兽咆哮,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震得粉碎。只见他的身影倏地一闪,快若疾风,疾似闪电,眨眼间便朝着马车所在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紧握着手中那把锋利无比的长剑,剑身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随着他手臂的挥舞,长剑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发出尖锐的呼啸之声,每一次挥斩下去,都会带起一片猩红刺目的血花。这些血花在半空中绽放开来,然后又如同雨点般洒落一地,给这片本已血腥至极的战场更增添了几分惨烈与恐怖。

此时此刻的残阳已然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完全是以命相搏。他的剑法凌厉无匹,势不可挡,每一剑落下,都蕴含着千钧之力,足以开山劈石。那些胆敢阻挡在他面前的赵军士兵们,只要稍一接触到他的剑锋,便会惨叫着应声倒下。

然而,敌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太密集了,刚刚才砍倒一批,紧接着又会有新的一波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上前。但是,即便面对如此艰难险阻,残阳也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退缩之意,反而越战越勇,杀意愈发浓烈。

随着时间的推移,残阳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鲜血不断涌出,染红了他的衣衫。但他的脚步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沉重缓慢,反而愈发坚定有力。他的眼睛始终紧紧盯着马车的方向,那里就是他心中的圣地,是他发誓要用生命去守护的地方。

与此同时,其他护卫们见到残阳这般拼命,深受鼓舞,一个个也都振奋起精神来。他们迅速背靠背围成一个紧密的圆圈,将马车牢牢地护在了中间。面对源源不断扑上来的赵军,他们毫不畏惧,手中的武器挥舞得虎虎生风,与敌人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这些护卫们心里非常清楚,只要能够守住这辆马车,就还有一线生机,就还能保护住车中的重要人物和珍贵物品。所以,就算拼尽最后一滴血,他们也绝对不会让赵军得逞!

然而,赵军攻势太猛,随着时间推移,护卫体力不支,伤口增多,防线松动。一护卫大腿被砍中,单膝跪地仍顽强抵抗;又一护卫后背遭偷袭,口吐鲜血倒地,眼中满是不甘。

朱正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恐地望着身边的护卫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血泊之中。他的心如同被重锤狠狠敲击一般,充满了无尽的悲愤和绝望。紧握着手中的匕首,由于过度用力,他的指节已经变得苍白无血色,但他依然死死地护住自己身后的母亲,准备与敌人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就在这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的时刻,突然从山林深处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响。那声音犹如万马奔腾,又似雷霆轰鸣,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可闻。在场所有人都不禁惊愕地抬起头来,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刹那间,只见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神秘老者如同一道闪电般疾驰而来。他孤身一人,胯下一匹骏马神骏非凡,四蹄翻飞,溅起无数尘土飞扬。老者右手紧紧握住一根长长的木棍,其长度几乎与他的身高相当。伴随着骏马的狂奔之势,老者冲入了激烈厮杀的战团之中,径直朝着赵军冲杀过去。

老者身形矫健,动作行云流水,宛如仙人下凡。他手中的长棍更是被舞得风生水起,呼啸生威。每一次挥舞之间,都带起一阵狂风呼啸之声,气势磅礴,令人胆寒心惊。棍影所过之处,赵军士兵纷纷发出凄厉的惨叫声,就像被秋风吹落的树叶一般,成片成片地倒地不起。眨眼之间,原本占据上风的赵军竟然被杀得节节败退,战局瞬间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众多赵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那位神秘老者团团围住。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身处重围之中的老者竟然毫无惧色。他稳稳地站在原地,身姿挺拔如松,那饱经沧桑的面庞上此刻浮现出一抹从容不迫的微笑。

只见他那双原本就炯炯有神的眼睛,此时更是闪烁着坚定不移的光芒。那光芒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又如破晓时分穿透黑暗的第一缕阳光,如此耀眼夺目,以至于周围那些凶神恶煞的赵军士兵都不禁为之侧目,甚至心生怯意,不敢与之对视。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马车内,朱正和朱姬二人正紧张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们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外面的场景,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荒诞离奇的梦境之中。

而一旁的残阳则先是满脸惊愕,但很快便回过神来,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正是一个绝佳的反击机会。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振臂高呼,率领着所剩无几的护卫们冲向老者所在之处,与他并肩作战,共同对赵军展开了一轮凶猛无比的反攻。

赵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开始慌乱逃窜。老者乘胜追击,将赵军杀得丢盔弃甲,死伤大半,残兵败将见势不妙,抛下武器,狼狈而逃,眨眼间没入山林。

战事平息,朱正长舒一口气,放下沾满鲜血的匕首,双腿一软,瘫坐在马车里。朱姬亦是心力交瘁,靠在朱正身旁,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残阳拖着受伤身躯,来到马车前,单膝跪地,向朱正与朱姬行礼:“公子、夫人,幸得老前辈相救,否则今日我等危矣。”

朱正强撑精神,望向老者,满是疑惑与感激:“多谢老前辈救命之恩,没想到老前辈有此身手。”

此老者不是谁,正是那山林草庐中的老者。

老者将长棍立于身旁,双手背于身后,微微仰头,目光深邃:“公子不必多礼,老夫正在山上打猎,远远看到赵**队的调动,一路尾随到此,见公子有难,特来相助。”

朱正向老者九十度鞠躬,感激道:“老丈的救命大恩,晚辈日后定当涌泉相报。”

老者微微一笑,脸上皱纹仿若菊花绽放:“此话日后再谈,此刻当务之急,是速速离开此地,以防赵军卷土重来。”

朱正心中虽有诸多疑惑,却也明白老者所言极是。当下,他与朱姬在残阳及老者护送下,整理行囊,继续踏上返秦征程。马车缓缓前行,朱正靠在车厢上,望着窗外夜色笼罩的山林,心中暗暗发誓,今日救命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待回到秦国,定要再寻这神秘老者,弄清楚究竟是谁在暗中助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