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责任关天 > 第二章 艰难地管理 二、省局领导暗访

范江平突然打断季元的话,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说道:“主任,你看,那好像是省海事局的陶副局长来了!”

季元顺着范江平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真是陶副局长和冯处长。他一边赶忙朝着陶副局长那边快步走去,一边远远地就大声打着招呼:“陶局、冯处,这是哪股风把你们给吹来了,怎么事先也不打个招呼,我好到‘接官亭’迎接你们呀!”这位陶副局长年轻有为,虽说年龄与季元同岁,却已是省地方海事局的副局长,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生得气宇轩昂,一表人才。季元跟这位陶副局长和冯处长较为熟悉,所以说起话来,也就少了些省里领导与基层同志之间的拘谨。

陶副局长礼节性地握了握季元的手,说道:“跟你们打招呼?我和冯处长这次是来暗访的。还让你们到‘接官亭’来接?你把我们当成封建官僚啦!走,到船上去看看,今天游客似乎挺多的嘛!”

季元陪着陶副局长和冯处长登上船只检查,同时将近期的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向他们汇报。陶副局长走到薛松和高贵值守的安全监督台前,季元连忙上前一一介绍。陶副局长一边与他们握手,一边亲切地说:“辛苦了!”

季元向陶副局长介绍着游客和游船的情况,冯处长则仔细查看海事监督现场登记簿。码头上的船主见又多了几位身着海事制服的人,赶忙对准备上船的游客喊道:“救生衣不穿好,坚决不开航!”

冯处长来到山水机35号船上检查。只见35号船上大人小孩将近50人,其中一半是前往水城镇医院预防接种的儿童。而该船的定员是30人,冯处长当即要求季元立刻对35号船的乘客进行减载。范江平马上动员客舱以外的乘客下船,可乘客们根本不配合。季元只好找来35号船主向春国,让船主去做乘客的工作。

35号船主向春国满脸委屈地说:“你们看看船上这些乘客,有几个是真正买票的,一半都是不买票的儿童,这些孩子大的也就五岁,他们是去水城医院预防接种的,要是把他们也算作乘客,他们能买票吗?”

“他们买不买票我们管不着,反正你的船已经超过定员了。要是坐飞机,就算是怀里抱着的婴儿都得算人数,更何况是三五岁的儿童!”范江平接过船主的话反驳道。

“你们肯定是搞错了,这么小的儿童怎么能算一个乘客呢!”向春国仍在据理力争。

“别啰嗦了,赶紧动员乘客下船,你再跑第二趟。对错可不是你我说了算,国家有明确规定。今天省海事局的冯处长在这儿,他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季元有些不悦地对向春国说道。

季元转身又对范江平说:“你马上给他下达处罚文书,分流后也要对他现在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平时是怎么教育的?简直不像话,当着省领导的面还敢讲条件!”

范江平立刻对向春国说:“向老板,你赶紧动员乘客分流,一会儿过来在文书上签字。”

向春国满脸不满,大声对乘客喊道:“你们带这些小伢又不买票,让我喝西北风啊。客舱以外的人都下去,我再跑一趟。”

客舱以外的乘客却不愿意下船,有的坐在原地一动不动,有的干脆往舱内挤。五一期间的太阳已经颇为火辣,谁不想早点回家呢。

向春国见乘客不愿下船,而海事处的季元、范江平和省局的冯处长又都站在一旁,不禁气愤地对乘客说:“你们到底想不想回去,你们也看看形势,今天省里领导都来了,就算你们下去了,我还是要被罚款的。你们再不下去,我干脆一趟都不跑了!”

几个乘客这才很不情愿地牵着孩子下船。一位中年妇女,脸上被太阳晒得通红,怀里抱着孙子,一边下船一边对岸边的海事人员说:“你们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心里明白。但是,这船上将近一半都是小伢,这么大一艘船,哪能只装30个人呢?就算吃狗屎也得讲究个堆头吧!”

几名海事人员看着乘客陆续下船,谁也没有回应中年妇女的话。

分流后的乘客立刻躲到码头上卖饮料摊位的遮阳篷下,向春国开着减载后的船离开了。

陶副局长在季元、冯处长的陪同下,又到几艘船上查看了一番,对船主提出了一些安全要求。

检查完码头上的船舶,陶副局长在季元的陪同下来到海事处简陋的办公室。范江平给陶副局长和冯处长每人倒了一杯开水,陶副局长喝了一口水后说道:

“这次暗访是省交通厅统一安排的,你们这儿是省厅龙副厅长点名的重点防患区域。在路上,冯处长详细给我介绍了你们这儿的情况,各方面条件确实比较艰苦。这次现场检查,从刚才的情况来看,节假日同志们都坚守在现场值班,克服困难,尽职尽责,这一点做得很好。对你们提几点要求:一是要杜绝‘三无’船舶运输;二是要杜绝超员问题;三是船舶的救生、消防设备要齐全且有效。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现场监督才能发现并解决。现在海事执法力量相对薄弱,你们又处在山区库区,群众安全意识还比较低,执法环境也很差。你们的管理工作要紧紧依靠县(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去年底,我们争取省交通厅、省经贸委、省监察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395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县(市)、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乡镇船舶的职责,县、乡人民政府的行政***是乡镇船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船舶安全管理主要靠乡镇人民政府去落实。海事机构的职责是当好人民政府的参谋,从技术上把关,从监督上把关,提出隐患整改意见,依法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的国家监察职能。这些基本原则一定要让交通局和县、市人民政府领导清楚。”

“陶局长,我们这儿经济条件差,人们安全意识低,船员安全素质也不高。我们前脚检查督促整改,后脚他们就又违反规定,有的根本不服从管理,强制措施难以执行,按照行政执法程序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时间又太长。如果不对违法人员及时管制,就无法立即消除隐患。乡镇人民政府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没有公安人员现场协助,乡镇政府也落实不了,一个乡镇领导很难调动公安人员来管理船舶安全。说实话,仅靠我们现在的管理模式,很难解决船舶安全问题。现在安全责任这么大,我们整天都提心吊胆的。”季元无奈地对陶副局长说。

“乡镇船舶安全工作本来就难管,像你们这种封闭水域的乡镇船舶就更难管,水路安全管理的职责与具体措施不太匹配,而且一切都必须有法律授权,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关键是要尽到职责,只要我们该检查的检查了,该指出的问题指出了,该向县、乡两级人民政府提出的整改意见提了,万一出了事故,我们也没办法,责任也会相对小一些。乡镇船舶的安全责任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我们负责技术把关和监督检查,395号文件说得很清楚。所以,你们要多检查、多记录、多汇报、多提整改意见。相关资料要完整归档,以备查验。工作中还有其他困难吗?”

“陶局长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我们一定按照陶局长的指示精神,抓紧抓实,尽心尽力。另外,海事综合楼的建设问题还请局长多关心,工程一直无法开工,群众意见很大。码头设施完善了,安全管理也能更好开展。”

“‘五一节’后,我把你们这儿的情况汇报给省厅领导,督促早日开工。我手里确实没有资金,上次给的二十万元到位了吗?”

“到位了,都用在码头改建和硬化上了!”

“好,就这样!我们还要赶到淡江去。”陶副局长说着便起身要走。

季元赶忙挽留:“陶局长好久没来,来了怎么也得吃了饭再走啊!”

“这次时间紧迫,下次一定再来。”陶副局长边说边打开了坐骑的右后门。

季元见留不住陶副局长,便帮他关上红旗牌轿车的右后门,挥手目送陶副局长的车绝尘而去。……

11点30分,季元正整理着陶副局长的讲话笔记,思考着如何贯彻落实。薛松匆匆走进季元的办公室说:“主任,你快去看看。一个乘客正和高贵吵架,范江平都劝不住!”“别没大没小的,范江平也是你叫的,在公共场合注意点!咱们的整体形象还是要有的。”季元笑着对薛松说。

季元和薛松赶到现场时,与高贵吵架的乘客还在大声叫嚷:“大家评评理,哪有这样工作的!我老丈人去世了,我去吊唁,不带烟花、爆竹怎么行呢?这是我们这儿千百年的规矩。你们家老丈人去世不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不坐船,难道能从天上飞过去?爆竹啥时候在船上出过事?搞得这么吓人,出了事我负责!”

季元赶紧上前劝阻:“这位同志,有话好好说。安全管理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他不尽职尽责,出了事要被追究责任,甚至可能丢饭碗、坐牢。你看船上这么多人,你携带爆竹、烟花乘船,船上还有人吸烟,船的主机又是柴油机,到处都是火源,这可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啊!船上几十条人命,万一出了事,你拿什么负责?”

“有火源就会爆炸啊?我和爆竹在船上坐了半天,怎么没爆炸呢?别拿鸡毛当令箭。”乘客依旧胡搅蛮缠,其他乘客也跟着哄笑起来。

“薛松,把船主找来。对船主罚款50元,烟花、爆竹没收。”季元被乘客抢白了几句,也来了火气。

“没收?我的东西不坐船了,看你怎么没收?”

“不坐船也要没收。这易燃易爆物品是在准备开航的船上查到的,按规定就该没收!”范江平肯定地回应道。

薛松把船主余学中找来了,季元将他批评了一顿。余学中一脸不服气:“你们也真是的,这几饼爆竹算什么,他不坐船就算了,还罚我的款!”

“还不该罚款吗,这是第几次在你船上发现爆竹了?”薛松气愤地说。

吵架的乘客趁着船主与季元等人纠缠着不想交罚款,提起烟花、爆竹就走。薛松眼疾手快,一把扯住物品不放,范江平、高贵也上前帮忙,硬是从那人手中夺了过来。薛松叫来一辆麻木车,把烟花、爆竹拖到海事处办公室。这位乘客嘴里骂骂咧咧地离开码头,朝集镇走去,一边走一边嘟囔:“我倒要看看你们敢不敢不还给我!”

船主余学中说什么也不肯拿出20元罚款,范江平说:“不缴罚款就不许开航!”

“不让走就不走,我一个航次还赚不到20元,今天的油钱还是赊的。乘客非要把易燃、易爆物品放在船上,我一个开船的能有什么办法!”船主余学中无奈地说,说完便走到码头上的小餐馆吃饭去了。

季元见船主去了餐馆,知道他又要采取“软抵抗”的办法。这时,海事处隔壁的谭老板把季元拉到一边,悄悄说:“季主任,刚才薛松收的烟花、爆竹是我的,你让薛松还给我吧!”

“怎么会是你的呢?刚才可是在船上收的。”季元疑惑地问道。

“是这样的。那个人是我舅兄,他岳父去世了,他又没钱,所有东西都是在我这儿赊的。你说是不是我的?”谭老板无奈地解释道。

“是你的也不行,收了就得上缴!”

“别这样,咱们隔壁邻舍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总得给我个面子吧。还给我算了!”

“不行,不行,今天这个来说情,明天那个又来说好话,我们工作还怎么开展!”

“季主任,都是熟人,这么搞大家多尴尬啊?人不求人一般高。”谭老板边说边离开了。

乘客们见船主去吃饭,不能按时开航,便把责任都归咎到海事处身上。二十多个乘客紧紧围住季元他们,季元他们走到哪儿,这些乘客就跟到哪儿。还有几个乘客干脆跑到海事处办公室嚷道:“你们扣着船不让走,我们回不了家。今天,你们去哪儿吃饭我们就跟到哪儿!”

就这样,一直僵持到将近下午一点。季元他们无计可施,范江平只好把船主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下达了一份给予警告处罚的文书,无奈地把船放行了。船主和一群乘客嘟嘟囔囔地走后,海事处的几个人无奈地叹息着下班了。薛松走到楼下时,被谭老板叫住了:

“薛松,你们单位欠我的货款大多是你经手的,你早点来把账结一下,以后买东西得拿现钱。不然,可别怪我不给面子!”

“谭老板,都是隔壁邻居。有什么好说的,别闹得这么难看。你妻兄的烟花、爆竹,我下午再跟主任说说!”

“你找他有什么用!刚才我说了半天,他理都不理,让我以后还怎么在这社会上混?不就是百把块钱的事,以后谁也不欠谁人情!”

“谭老板,我知道你不在乎这点钱,你要的是面子。下午我去说就是了。”

下午上班,薛松就找到季元说:“主任,把没收的东西还给谭老板吧!”

“为什么?”季元疑惑地看着薛松。

“我们单位近两年用的烟、文具等都是在他那儿拿的,欠他两千多元货款。他可以不找我,但我们以后难免还得麻烦他。这次不还给他,下次还怎么好意思欠他货款呢!再说了,处罚船主还说得过去,没收乘客东西,我们好像也没什么依据,人家要是告我们,还真不好办。”薛松小声回答道。“欠钱是一码事,没收东西是另一码事,不能混为一谈。他舅兄上午跟我们吵了半天,还引发了乘客围堵海事处。烟花还给他了,我怎么向范江平、高贵他们交代?总之东西不能给他!哎,你说人家告我们是怎么回事?”季元有些不耐烦了。

“下次单位要赊东西,你可别再叫我去了!怎么回事,你把没收乘客东西的依据拿出来我看看,我们条例里哪有没收乘客东西的条款?”薛松边说边往外走。

季元当然知道没有这样的条款,过去收了东西,乘客吵几句也就算了,还真没人去告状。经薛松这么一提醒,季元还真犯难了。一来没有没收手续,二来没有没收依据。按情理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可法院讲的是依据和证据,万一乘客告状,还真可能败诉。

下午三点,水城镇宣传委员陈帝享和上午吵架的乘客一起来到海事处。陈委员把季元拉到一边说:“老兄,你们上午收的东西是我老表的。他家特别困难,他岳父去世的钱还是找我们借的。你今天看在我的面子上,把东西还给他吧!”“陈老弟,就为了这点易燃易爆物品,我们几个人被围了半天。你这个老表临走的时候还那么嚣张,原来是有你这个大靠山啊!”

“老弟,别这么说!农村人不会说话,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你要是生气,我给你赔不是。”

“赔什么不是。东西就这么还给他,我在同志们面前不好交代,工作也太难开展了。”

“做什么工作没难度。去年底,文明单位验收那么难,我不也想办法让你们通过市里验收了。我说老弟,我可是头一回找你办事,再大的难度你也得想办法。你说谁不同意,我去找他。大家都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工作,下次还想不想要我们帮忙!”陈宣委不紧不慢地说道。

季元心里明镜似的,陈宣委这番话,分明是在放狠话。可他又能怎样呢?在季元眼中,文明单位这块牌子,本就没多大实际意义,多少单位为了它弄虚作假。只要单位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些方面别出大篓子,验收的时候,把验收人员伺候得舒舒服服,再送上厚礼,便能轻松过关。这事儿,既劳神费力,又费钱,纯粹就是形式主义,成了某些人捞钱的手段罢了。但眼下,交通局正全力打造文明系统,海事处要是没了文明单位的牌子,可不就给交通局抹黑嘛。局党委肯定会毫不留情,把季元头上这顶小得不能再小的乌纱帽摘了去。虽说季元平日里对这顶乌纱帽并不怎么看重,可要是因为这么个事儿丢了,他又觉得实在不值。此刻,他深深明白文明单位的牌子,对自己而言有多重要。季元满心无奈,只得说道:

“陈宣委,您先坐会儿,我给您详细讲讲这事儿的前因后果。薛松,给陈宣委的杯子添点水!”季元一边跟陈宣委说着,一边转身,对着外面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

“水就不用了,你赶紧把东西还给他,我还忙着呢,下午事儿多着呢!”陈宣委语气急切,丝毫没有要坐下的意思。

“就这么还给他,我们往后还怎么开展工作啊。上午他妹夫就跟我说了半天,现在您又这么说。陈老弟,您总得给我们留点面子吧!”季元带着几分哀求的口吻说道。

“那这样,我把他和他妹夫叫过来,当着你们的面,狠狠批评他一顿,再让他写个检讨!你就当是看在我和他妹夫的面子上,才把东西还给他,行不?农村人嘛,您别跟他们一般见识!”陈宣委给出了这么个主意。

季元心里清楚,要是再不把东西还回去,那可真就把陈宣委给得罪死了。这些人,虽说干不了啥大事,可要是存心捣乱,那可太容易了。这一点,季元之前可是吃过亏的。思来想去,倒不如就按陈宣委说的办,大家也都能留个情面,毕竟东西放在这儿,也是个烫手山芋。于是,季元把自己的想法跟范江平和薛松一说,嘱咐他们把话讲到位,既能保住面子,又不能得罪陈宣委和谭老板。

范江平见陈宣委批评完他老表,便当着陈宣委和谭老板的面,声色俱厉地把那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的乘客训了一通:

“你可别把这事儿不当回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真要出了事,你老表也得跟着遭殃,市长和各乡镇长都签了安全责任书的。今天要不是看在你老表和谭老板好说歹说的份上,这东西说啥也不会还给你。下次再敢带这种东西上船,天王老子来说情都没用!”

季元坐在屋里,听着范江平在外边训人,心里满是苦涩。东西是肯定没收不成了,自己也只能在这儿干着急,说几句无关痛痒的狠话。

陈宣委把那人送走后,又折返回来,朝着坐在里屋办公室的季元连声道谢,还一个劲儿地说,有空一定要到镇里去玩,有啥事儿尽管找他帮忙。谭老板也跟薛松等人打着招呼,准备往外走。薛松半开玩笑地说道:

“谭老板,今天手头没钱,想在您这儿赊两盒烟,行不?”

谭老板满脸堆笑,打着哈哈回应道:“行啊行啊,一会儿你过来拿就行!”

等送走陈宣委,季元心中感慨万千。回想起这二十多年在这儿工作的日子,那些安全隐患,有的压根儿就查扣不了,有的就算好不容易查扣了,结果前脚刚弄回来,后脚就有人打电话或者找上门来。这些来求情的,可都是季元得罪不起的主儿。没办法,只能满心不情愿地把东西放走。这还算好的,碰上那些没背景的,直接就来硬的,又是上门撒泼,又是进屋耍横,甚至动手打人。这些事儿,季元哪一样没经历过?可对于这些撒野的人,你还真没辙。不把人打伤,公安机关根本不会当回事;海事人员又不能动手,一旦动手,不是被单位处分,就是被管理对象纠缠个没完没了,最后倒霉的,还是动手的海事人员和单位领导。所以,碰上这种情况,管理人员也只能警告几句,草草收场。这么恶劣的执法环境,这么沉重的安全责任,这么艰苦的工作条件,再加上这不尽如人意的安全管理措施,季元每每想到这些,怎能不黯然神伤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