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到深山脚下,我靠大山逆袭了 > 第194章 学堂开课了

穿越到深山脚下,我靠大山逆袭了 第194章 学堂开课了

作者:季言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14:31:54 来源:小说旗

果然,赵氏一番激动人心的讲解结束后,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赵氏详细的讲解结束后,就开始拿着针在现场耐心的给大家绣了一丛阳光下郁郁葱葱的矮竹。

整个刺绣的过程,赵氏不慌不忙,一双灵巧的双手不断的穿针引线,不断的变换着针脚。

结果等绣的矮竹展现在大家面前时,慕云甚至看到了这丛矮竹在阳光下的光影与色调的变化。

“哇,赵夫子绣的竹子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

厢房里的姑娘们没有专业的语言去评价赵氏绣出来的作品,只能发出惊叹声,用自己能表达出来的语言来评价。

看到大家的兴致都被调了起来,赵氏无比的欣慰。

她边将这方绣着矮竹的帕子让姑娘们从前往后让大家传着看看,边继续给大家发了针线和一块简单的布,让大家分别绣点东西试试。

半个时辰过去,赵氏走到大家的面前仔细的看了一遍每个人的刺绣。

在大大小小的十六位小姑娘当中,她最终停到了慕小婵的身边将她绣的兰花拿了起来也向大家展示了一番。

“我观察了一下大家的绣的东西,比如这位小姑娘的,用的绣法是很明显是齐针绣。

这也是天启国刺绣最基础的针法之一,特点是针脚均匀整齐,适用于表现花瓣、树叶等细腻的自然纹理?,而我刚才绣的竹子用的是乱针绣……”

赵氏借着这个机会,将刺绣的六种手法即齐针绣、乱针绣、双面绣、平绣、立体绣和水纹绣的针法和特点一一对大家做了普及。

坐在下面学习的姑娘们特别是对刺绣十分感兴趣的慕小婵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听着了迷。

不过对女红一窍不通的慕云却听得差点打起了瞌睡。

上午马氏教了村里的姑娘们半天的女红,下午的时间就是让大家自由安排。

马氏从小也是出生在乡下的,村里的姑娘们,即使不下地,家里也有许多的家务要做。

而且这慕山村的大人,除了去酸辣菜作坊上工,也还要忙地里的事情,家里的家务琐事,多多少少也都指着这些姑娘们。

教全村人认字的任务,时间是安排在吃了晚饭后的两刻钟时间。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全部在村祠堂集合,就连拄着拐杖的大族老和六十多岁的三族老也都早早走了过来。

因为教学对象不同于镇上的学堂,赵氏是面对全村的男女老少。

所以识字学堂一开班,赵氏就直接开门见山的教大家从认些简单的字开始。

第一个字就是“人”。

“我们慕山村的每个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是';人';,这个字由一撇一捺组成!”

村长家有笔墨,赵氏先是用毛笔在纸上认真的写了个“人”字,然后把这个字展示给大家看。

慕云对古人的毛笔字并不精通,不过这赵氏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写出的字却很有力道。

展示完了后,赵氏带着大家一遍又一遍的认读这个字。

“';人';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长一些,代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长处,一捺短,代表每个人身上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赵氏将人生的哲理与字相结合,再加上声音抑扬顿挫的声音,让将她围起来的村人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好了,这';人';字咱们也读了也认了,现在大家试着写一写这个字了!”

笔墨都是精贵的东西,整个慕山村有一百多口人,即使村里如今的条件比以往好了许多,但也做不到全部用笔墨来练字。

于是大家人手一根树枝,直接在地上画。

“人”字相对于其他的字而言,确实简单。

纵使慕山村的大人没有上过学堂,但依葫芦画瓢,大家还是将这个字给写了出来。

年岁大一点的半大孩子们也动作利索的完成了任务。

年纪小一些的小不点们,如比慕秋更小的一些孩子们,手劲还不是很大,一撇一捺都写得弯弯扭扭的。

不过也勉强将这个字给写了出来。

这些学生们写字的时候,赵氏也一个个的检查,每检查一个,赵氏就夸赞一番。

这一轮下来,村里的男女老少们一个个都激动的脸都红了。

即使学完了这个字,赵氏宣布今日识字时间结束后,整个慕山村的人也依旧不肯散去,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卖弄般的展示着今日学到的这个字。

“哎,我慕满囤活了快五十年,竟然赶上了这个好时机,竟然有机会跟着夫子学认字!”

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读书写字自古以来都是有钱人家才有资格享有的东西。

他们慕山村在以往,也有个别人家为了让家里的子孙能有更好的前途,更是咬紧了牙关举全家之力,送家里的个别孩子去学堂。

只可惜他们再努力,也最多坚持个几年。

结果家里孩子书没读出来不说,家里反而变的更加的一贫如洗。

如今村里出银子,专门给他们请了各种夫子教他们认字,他们岂能不珍惜这个机会?

“可不是,等我跟着夫子多认几个字,我刘豹赶明儿也出去卖弄卖弄!”

在刘家三兄弟中,话一向比较多的刘豹更是笑呵呵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村里的小孩子们也拿着树枝围着大人们你追我赶,边嘻闹边大声嚷嚷着:“我也认得一个字喽,一撇一捺就是个';人';字……”

小丫头慕秋也激动的拉着姐姐慕云的手,一个劲儿的在慕云的掌心画着';人';字。

掌心的字是无形的,但在慕云的眼中,那字分明分明在慕云的手中闪着光,仿佛是照亮着这个村子未来的一盏明灯!

果然,一个星期后,刘豹跟着村里人去镇上买做酸辣菜的调料等东西时,人高马大蓄着短须的刘豹挨着个儿的将镇上铺子大门上的牌匾给看了一遍。

比如“人和堂”的“人”,“子然斋”的“子”等。

刘豹特意在人多的时候,故意指着牌匾上他认识的字大声的念着。

这一举动果然引起了街上不少人的侧目。

跟在他身后的慕云则真的被他这一举动给搞得哭笑不得。

不仅是村里的人,慕云发现就连小妹慕秋也对赵夫子的课特别的上心。

慕云发现慕秋也是位十分聪明的小姑娘,每天她上完赵夫子的课回家后,她就围着慕云十分叽叽喳喳的将课上学到的东西与慕云分享。

当天学到的字,回家后,晚上她也会反复拿着树枝在地面练习。

只是家里用的油灯,光线不怎么好,慕云见状,在第二天一早去青山河河边装了些河沙回来。

然后用竹编的筛子将河沙给筛一遍,再让阿爷用五块巴掌大的木板订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

将筛过的细河沙放进小木盒子里压平后往里面撒了点水。

“给,再试试用树枝在上面写字看看!”

慕云将做好的小沙盘推到慕秋的身边,笑着让她写字试试。

慕秋见状,迫不及待的将沙盘放在桌子上,自己端正的坐在椅子上,拿起树枝写起了字。

“姐,这就是你说的可以写字的沙盘?这也太好了,以后每天晚上我就可以坐在桌子边上用这个东西练字了,上课时也不用动不动就蹲着用树枝在地面写字了!”

第二天一早,慕秋将这个四四方方的小沙盘带进了上课的厢房。

结果她一拿出来使用,这个沙盘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也包括赵夫子。

“慕秋,这是什么?”

赵夫子好奇的走到她的身边,将这方四四方方的沙盘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

小小年纪的慕秋见赵夫子问她,她也不怯场,大大方方的将沙盘递到赵氏的手里。

“赵夫子,我姐姐说这是沙盘,她特意做出来让我上课时在上面写字的!”

慕秋说完,赵氏顿时好奇之心大起,她反复的摸了摸这方沙盘,然后在沙盘边的插孔上拿出插在里面的树枝在沙盘上写了个字。

果然,这沙盘上就出现了一个很清晰的字。

这字比用树枝在地面写可轻松又方便多了。

“赵夫子,这字写完了,若是要继续写字只需要将这个刮板取下来轻轻的将刚才写的字刮平就可以呢!”

说罢,慕秋就将插在沙盘侧边的刮板给取了出来,直接在沙盘上一刮,刚才写的字就被刮平了。

“这东西果然有趣,你姐姐慕云也是个了不起的姑娘,也难为她能想到如此好的法子!”

赵氏听完,不得不再次对脑海中的那个小姑娘刮目相看。

虽然她这几天一直没来上她的课,但她也毫不吝啬的当众夸起了她。

围观的人见状,个个也心动不已。

等这节课结束后,他们不顾天色已晚,一个个纷纷拿着筐去青山河边装河沙去了。

等第二天傍晚再次上认字写字课时,赵夫子一进课堂,就看到大家人手一份写字的沙盘。

而且在赵氏休假回镇上时,她也将慕山村这一方便的练字神器——沙盘向外面的人给介绍了出去。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在很短的时间内,慕氏沙盘这个东西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秦山县。

这让那些家贫又求贤若渴的学子们更是多了一种既节省银子又能练字写字的法子。

村民们跟着赵氏学认字写字,村里的姑娘们跟着赵氏学女红的事情稳定下来了之后,慕云也开始了她的新工作。

趁着春季外面的各种山珍野菜丰富,她决定趁机扩展慕氏酸辣菜所售卖的酸辣菜种类。

素菜也就是小菜这一块,慕云决定做一个酸笋、一个酸辣菌菇。

荤菜这一块,慕云决定试着熬肉酱试试。

她实在是太怀念前一世超市里卖的牛肉酱等各种肉酱了。

酸笋的做法是按照前一世直接简单泡的方法来做。

首先是要准备好新鲜的竹笋,将其去皮洗净,切成适当的大小。

然后,将竹笋放入一个干净的陶罐里,陶洗净后晒干。

再往陶罐加入适量的盐和水,搅拌均匀,使竹笋充分浸泡在盐水中。

接着,将陶罐密封好,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然发酵。

在发酵的过程中,要每天打开陶罐搅拌一次,以确保竹笋均匀发酵,发酵的时间大概是一周时间。

而酸辣菌菇,慕云直接负责带人去秦岭山采无毒的菌菇,然后按照做酸辣菜的法子来做酸辣菌菇。

在酸笋发酵的时候,慕云主要鼓捣起了肉酱的做法。

平生第一次做这东西,慕云直接去山里逮了几只野鸡和几只野兔来试。

慕云决定最先做菌菇鸡肉酱试试。

做菌菇鸡肉酱,慕云直接将两只清理好的野**腿肉和鸡胸肉以及菌菇切成丁。

然后将菌菇和切成丁的野鸡肉分别放入烧开水的锅里焯水后捞出来。

然后把干辣椒也放进去煮软再捞出来切碎。

切蒜末和姜末备用。

锅里倒多点食用油,放从山里采的香叶等香料炒香,捞出料渣。

再加姜末和蒜末炒一炒,再放辣椒和菌菇丁,用小火慢慢炒出水分。

炒一刻钟左右炒干水分后,就开始放阿奶自己做的豆酱和买的酱油、盐、她碾碎的花椒粉等调味料调味。

调好了味道,再继续炒制十来分钟。

炒好后就出锅,菌菇鸡肉酱就做好了。

“二姐,这就是你做的肉酱吗?这也太香了吧!”

菌菇鸡肉酱一出锅,慕秋就忍不住跑到了灶房。

本来在前院忙着规整东西的慕山和李兰花闻着味儿也跟了进来。

“大家都来尝尝,这是我试着做的菌菇鸡肉酱,大家看看还需不需要进一步改进?”

慕云看到进了灶房的二大一小三人,她连忙将用木勺子舀了一勺子菌菇肉酱让三人尝尝。

这次做的肉酱只放了少量辣椒,慕云尝起来并不觉得很辣,所以也能让还是孩子的慕秋直接吃一点。

对于慕云而言,因为调味用到的东西没有前一世的多,但胜在这里的食材都是原生态,这次她炒出的肉酱风味儿也是十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