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数十盏巨大的宫灯高悬,灯内烛火摇曳闪烁,昏黄的光影在朱红色的墙壁上肆意舞动,似在演绎着一场神秘莫测的哑剧。墙壁上绘制的五彩祥瑞图案,在这光影变幻中若隐若现,为殿内增添了几分庄重又神秘的氛围。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那龙椅由稀世的金丝楠木精心雕琢而成,九条金龙攀附其上,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腾云驾雾而去。他的面容虽因岁月的磨砺与繁重的政务略显疲惫,但双眸中依旧透着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犹如夜空里最亮的寒星。
朱标在接到传唤后,心中瞬间涌起一阵不安。他深知父皇向来行事谨慎,此次紧急传唤,所议之事必定非同小可。他匆匆穿过长长的廊道,廊道两侧的侍卫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身姿如松,宛如一座座不可撼动的雕像。踏入殿内,朱标立刻收敛心神,整了整衣冠,随后双膝跪地,双手伏地,行了一个标准且庄重的大礼,声音洪亮且充满敬意:“儿臣拜见父皇。”
朱元璋微微抬起手,这一动作虽看似平常,却带着久经沙场与朝堂的沉稳。他的目光缓缓落在朱标身上,停留了片刻,仿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将对儿子的期许与担忧都倾注其中。随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仿佛来自幽深的山谷:“标儿,今日唤你来,是有要事相商。” 朱标微微颔首,腰杆挺得笔直,神色专注,眼睛紧紧盯着朱元璋,全神贯注地等待着父皇接下来的话语,大气都不敢出。
“你可知道,朕为何一直对台岛的林墨放任不管?” 朱元璋目光深邃得如同无尽的深海,仿佛世间所有的秘密都能被他看穿。朱标心中猛地一震,一丝不安悄然爬上心头。他迅速在脑海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缘由,可父皇的心思向来深沉,一时之间,他实在难以参透。思索片刻后,朱标微微欠身,语气极为恭敬地回道:“儿臣愚钝,对父皇的深意实在难以参透,还望父皇明示。”
朱元璋长叹一声,靠在龙椅上,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之色,仿佛在回忆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他缓缓说道:“朕戎马半生,从腥风血雨中走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打下这大明江山。这天下的局势,朕看得比谁都清楚。林墨在台岛发展势力,一举一动岂能逃过朕的耳目?可朕一直按兵不动,任由他在那边发展,你以为是为何?”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像是在回忆往昔,又像是在考量着未来。朱标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疑惑,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对答案的渴望。
“标儿,朕年岁渐高,身体大不如前,每日晨起,都觉浑身酸痛,力不从心,这身子骨怕是撑不了多久了。这天下,迟早是你的。” 朱元璋微微叹息一声,缓缓坐直身子,仿佛要凝聚起最后的力量,目光坚定地看向朱标,眼神中满是期许,“朕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新君登基,朝堂局势必将风云变幻。为父需要为你留下些可用之人,林墨便是其一。此人聪慧过人,心思缜密,既有辅佐之才,又有忠君之心,日后定能成为你的得力臂膀。” 朱标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平日里虽知晓林墨有才,却没想到父皇竟对林墨有着这般深远的考量,早早便将其纳入为自己储备的股肱之臣行列 。
“林墨此人,虽身处台岛,但朕听闻他治理有方,在他的治理下,台岛百姓安居乐业,经济也逐渐繁荣起来。他手下能人众多,还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可见其抱负不凡。他是个大才,若能为你所用,日后必能成为你稳固江山的得力臂膀,助你将大明的基业传承下去,开创盛世。” 朱元璋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繁荣景象,他的手在空中微微挥动,似乎在描绘着那美好的蓝图。
朱标眉头微皱,抬眼望向殿内高悬的巨大牌匾,上面 “正大光明” 四个大字在烛火下散发着庄重的气息。他顿了顿,斟酌着用词问道:“父皇,那您又是如何断定林墨有归顺之心,值得儿臣去收服呢?” 朱元璋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仿若看穿了世间所有的心思:“哼,他若没有一丝向朝廷靠拢的心思,又何必在台岛施行那些与我大明相似的政令?他不过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他名正言顺投入朝廷怀抱的契机。朕一直放任他,就是在等他主动示好,也在等你成长起来,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他。”
朱标眉头紧锁,似是被一层浓厚的阴霾所笼罩,眼中忧虑如墨,丝丝缕缕地蔓延开来。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父皇,若儿臣竭尽全力,最终仍未能收服他,又当如何是好?” 朱元璋听闻此言,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恰似寒夜中凝结的冰霜,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寒意。其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仿若寒冬的北风,凛冽而强硬:“若不能为我所用,留之实在无用,便杀了他,以免后患无穷。此人聪慧过人,心思缜密,若他铁了心与朝廷作对,以他那超凡的能耐,必成大患。到时候,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恐将风雨飘摇,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朱标心中猛地一震,恰似被一记重锤当胸击中,五脏六腑都似在这瞬间移位。他本就心思敏锐,此刻更是清晰地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已远超想象,如同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重磅炸弹,足以撼动整个大明江山。朱标微微点头,以示明白,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在昏黄黯淡的烛光下,闪烁着如寒星般的幽光。此时,殿外一阵狂风裹挟着呼啸之声席卷而过,那风声尖锐凄厉,仿若鬼哭狼嚎。风声所到之处,殿门处厚重如毡的帘幕被吹得沙沙作响,仿佛是无数双无形的手在急切地撕扯,又似在为这场密谈增添一层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那风声仿佛是来自冥冥之中的警示,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滚滚而来,即将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大明王朝。
这时,朱元璋又想起了蓝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仿若一只蛰伏已久的猛兽露出了獠牙:“至于蓝玉,朕早就想杀了他。他一直小心谨慎,自打凯旋归来,朕都没有合适的由头。如今他投奔林墨,倒是给了朕杀他的理由。蓝玉此人,勇猛有余,却缺乏谋算,在军中威望颇高,若留着他,日后恐会恃功而骄,不听号令,威胁到你的统治。”
朱标听闻蓝玉的凄惨下场,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感慨万千。蓝玉,这位大明的悍将,曾在沙场上纵横捭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明江山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立下了汗马功劳。想当年,他率领大军驰骋塞外,铁蹄所至,敌军望风披靡,那 “捕鱼儿海大捷” 更是威震天下,将北元残余势力彻底击溃,为大明边疆换来了长久的安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人物,如今却落得个身首异处、株连九族的悲惨结局。朱标深知,身处这帝王之家,权力的漩涡犹如汹涌的暗流,时刻潜藏着致命的危机,残酷无情超乎想象。在这权力的游戏中,稍有不慎,便会如坠万丈深渊,粉身碎骨,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蓝玉便是最鲜活且惨痛的例证 。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凝重地注视着朱标,双手微微交叠,语气里满是深沉与期许,语重心长地说道:“标儿,为父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所做的桩桩件件,皆是为了你,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能够千秋万代、永享太平。如今局势错综复杂,暗流涌动,你要将诸事放在心间,好生谋划,切不可辜负了朕的一番苦心。” 朱标听闻,当即撩起衣摆,双膝跪地,上身挺直,双手伏地,而后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实实在在地触碰到冰冷的地面,发出沉闷声响,他声音坚定而有力,响彻大殿:“儿臣定当殚精竭虑,不负父皇所托,为大明的昌盛倾尽全力。”
从金銮殿出来,朱标心中五味杂陈。殿外,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他深知,收服林墨,将是一场艰难无比的博弈,而这场博弈,关乎着他未来的统治,关乎着大明的命运。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迈着沉稳却又略显沉重的步伐,朝着自己的宫殿走去,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命运的天平之上,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能有丝毫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