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 第111章 占城国使者的兴奋

“当然,或许这个理由,让他们的国王主动加入我们大明还不够;

我们,可以多派一些使臣,让他们飞扬跋扈一点,总之这些使臣就是去南边几个国家去送死的。”

“只要他们回不来了,我们大明就有足够的理由,派遣天兵降临;

到时候,他们的国王一定求着我们加入大明的版图。”

“至于占城国,他们的使臣如今还在鸿胪寺;

据微臣的了解,他们国家的领土,连大明以南那片半岛的陆地百分之一都没有。”

“我们可以宣传出来个榜样,让占城一直独立;

这样,对于陛下的仁德也有不小的贡献,我们大明从此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朱元璋听到鸿胪寺卿方子深的话,顿时无语了;

心里古怪的吐槽道:

“这不是汉武帝时期使臣的用法嘛,否则为什么会出现西域三十六国投降;

还有成立西域都护府的事情。”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着一众朝臣说道:

“诸位臣公,你们也畅所欲言,看看鸿胪寺卿方子深和礼部尚书刘仲质的办法;

有没有再完善的地方。”

“总之,我大明就算出兵也必须是正义之师,不能落下一个欺凌弱小的名声;

让南边那几个国家的国王,心甘情愿的签署国书、加入大明。”

“你们再完善一下吧!”

“还有,明日安排占城国使者入朝朝拜,咱听说安南国,对占城疯狂打压都快灭国了;

有没有这事情。”

“大明作为他们的宗主国,去调解一下很合理吧。”

百官听到朱元璋的话,顿时笑了起来,都连忙说道:

“这绝对合理!!!”

第二天,早朝。

占城国使者安德鲁在鸿胪寺的安排下,前来奉天殿朝拜,他见到朱元璋后;

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哭喊道:

“拜见天朝皇帝陛下,我们占城国每年都派使臣前来大明朝见;

一直尊大明为宗主国。”

“可是安南国,这几年一不朝拜,然后,还兴起大军攻打我占城国;

天朝皇帝陛下,我们占城国实在顶不住了。”

“还请陛下看在我们占城国一直对大明忠心不二的情况下,制止一下安南国吧;

否则,不出半年我们占城国就要灭国了。”

朱元璋听到这占城国使者安德鲁的话,眉头微皱,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奉天殿在这一刻,异常的安静。

良久之后。

朱元璋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看向朝堂上的诸位臣公说道:

“诸位臣公,占城国一直奉我大明为上国,岁贡不断,如今那安南国不但不给我们朝贡;

还兴起刀兵,进犯占城,实在是对我们大明的不敬。”

“此事,当如何处理?”

魏国公徐达听到朱元璋的问话,连忙说道:

“启奏上位,安南国此种行为,有为邦国条约;

作为下邦小国,不但不入天朝朝见,还进攻大明庇护的邦国,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末将建议,命令西平侯沐英大军集结镇南关;

威慑安南国,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发兵安南,借此也告诉南洋诸国,我们大明的邦国受到大明的保护。”

“谁要是敢存有不良之心,就得面临大明的天兵。”

占城国使者安德鲁听到徐达的话,哭丧着脸说道:

“国公大人,现在我们占城国已经异常危机了,大明京城到到云南;

然后,大明在集结大军到镇南关,这时间太长了。”

“等到大明完成部署,我们占城国就要被安南给灭国了。”

“有没有更快一点的办法,我们安南不想被灭啊。”

占城国使者这番话一出,金殿上的众人顿时沉默了下来,最后,还是皇孙朱雄英打破了寂静。

“占城国使者,本殿下倒是有一个办法,你看看怎么样?”

“西平侯率领的军队依然在大明的西南集结,而我们大明江浙、福建、两广地区的商船;

前往你们两国的交战地区,收购稻谷等粮食。”

“那安南国的陈家就算再愚蠢,也不敢在大明的头上拔胡须,这样,你们两国的战争就会被迫停下来;

等到我们大明西南侯的大军集结完毕,就正式打进安南,为你们占城国讨个说法。”

“你看,此事如何?”

占城国使者安德鲁听到朱雄英这么说,眼睛顿时一亮,惊喜的说道:

“这个好,我们占城国的土地一年可以三熟;

粮食都快堆成山了。”

“只要大明的商船在战区一天,安南陈家的那群豺狼就不敢贸然动手;

多下殿下,多谢大明皇帝陛下,怜惜我们占城国。”

然而,这位特使却没有看到,这奉天殿上从皇帝到百官听到他说占城国土地上可以三熟的时候;

眼睛都快放光了。

朱元璋挥了挥手,让二虎把占城国使臣给带了下去,然后感慨的对百官说道:

“咱大孙说南洋的几个小国,一年稻子可以三熟的时候,咱们还不怎么相信;

但是这占城国使臣自己说的,可不会有假。”

“那可是一年三熟啊,我们大明的老百姓一年一熟,最多加一季秋粮;

最多海南岛上有一年收两季稻谷。”

“如今这南洋的土地,竟然能三熟,简直是上天赏饭吃。”

“诸位臣公,都说说,此事该怎么办?”

吏部尚书陶凯听到朱元璋的话,连忙说道:

“启奏陛下,目前不易对安南国兴兵讨伐,其因有三;

第一,我们大明正在筹备攻打倭国的事情,为保证倭国的战争顺利,大明不能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其二,西平侯沐英的军队镇守在昆城附近;

云南地区多山,大军运动到镇南关恐怕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并且,安南国都是原始丛林,没有官道,多瘴气;

还需要准备大军所需要的物资和药品,因此,恐怕六个月内我们都难以做好战前准备。”

“最后,就是我们大明官仓的粮食,目前只够吃两个月的;

我们需要的是他们停战,而不是加入战场。”

“等到我们大明的军队拿下倭国,那安南国怎么拿捏它,还不是我们大明说了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