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章 老秦人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二十章 老秦人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01:23: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田安站在御史府外,等着公子出来。

而且今天阳光很不错,田安抬头看了看阳光,有了阳光就暖和了许多,前两天留下来的积雪正在融化,化开的雪在屋檐下成了水帘。

公子扶苏真的一直都在御史府内,真的在耐心看那些官吏往来的文书,而且就是一个地方小吏哪怕是县令的文书,公子都要来来回回看许多遍。

程邈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等他再睡醒时,公子已不在御史府。

他站起身,一手扶着后腰,看着天色就要入夜,打算离开这里,又想起公子的书信,这才拿起一旁的一卷竹简,再一看……原本在桌上的字帖也不见了。

“那多半也是被公子带走了。”

程邈如此想着,赶在天色入夜之前就离开了咸阳宫。

翌日,因正在休朝,廷议要在来年开春之后才会继续,可御史府不能没人看着,往来文书还是需要看管的。

为此,天才刚亮,程邈便早早来到了御史府,接着写字。

始皇帝对自己的隶书有所褒奖,他就接着写。

今天,偶尔有三两官吏前来走动,都是来递交各地文书的。

三两官吏还在低声议论,程邈手中提着笔,安静听着。

张苍为何深夜造访丞相府?公子回宫为何一夜沉默不言?

程邈又想起昨天的饼,公子的饼真的很好吃,这辈子要是能再吃一次就好了。

西渭河位于咸阳的南面,扶苏走在河边还在想着那座咸阳桥,如今这条河的两岸依旧空落落的。

从地理位置来看,若是在这里修建一座桥,渭河两地的人们往来能少走数里路。

“听闻公子昨日去了御史府?”

来人正是老师。

扶苏见老师下了车驾,上前行礼道:“老师。”

李斯走到河边,望着渭河,言道:“臣昨夜见到了公子给张苍的书信,张苍大为动容,深夜造访臣,臣给了些许指点。”

言罢,李斯拿出一卷书,双手奉上,“这是张苍的回答。”

扶苏接过竹简,没有当即打开看,而后交给了一旁的田安。

李斯站在公子边上,今天似乎话语很少。

“臣先告退了。”

扶苏望着渭河,这才回神道:“田安,送送老师。”

田安笑着道:“老奴送丞相。”

临到重新登上车驾,李斯又回头看了看公子的背影,恍惚觉得公子心事高悬,但又不肯与自己这位老师说。

坐回车驾内,李斯侧目看窗外。

车夫赶动马车,李斯又多看了一眼田安脸上的笑容。

马车渐行渐远,扶苏依旧看着渭河。

田安站在公子身后,也不知公子是不是想吃鱼了,要不要让人下河去抓鱼?

昨天,扶苏在御史府看各地往来文书,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其中就有一卷文书,所言就是恢复六国分封,并且安抚六国旧贵族,再减免田赋,如此天下可定,人心可定。

这卷文书乍一看的确是为了天下安定,但也就只是乍一看,细想之下实则充满了私心。

其一,他们要恢复分封,其二安抚六国旧贵族,再者减免田赋。

但……一旦恢复分封,大量的田地又会回到王侯与贵族手中,而黔首依旧没什么田地耕种,黔首仅有的几亩薄田如何会受田赋增减影响?

若这卷文书上的进谏真的能实施,真的减免了田赋,有用大量田地的王侯与贵族首先获益。

明明是为安定天下的举措,减免了田赋,却反而肥了少数人。

所以,昨天从御史府回来之后,扶苏就将那卷文书丢入炉子中,一把火烧了。

原来这个大秦的官吏,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张苍,程邈,章邯那样可爱,也不像蒙恬,王贲那样忠心。

大秦的官吏中还是有坏人的。

“田安……”

“老奴在。”

扶苏缓缓言道:“你说人们是不是都愿意活得更好一些。”

田安低声道:“那是一定的。”

“当年商君变法之后,那时候的秦人过得好吗?”

“回公子,当然是好的。”田安的话语声停顿了片刻,他又道:“可是在商君来秦之前,那时候的老秦人太苦了,太难了,老秦人是从亡国之危难中一步步走过来的,老奴年少时,还记得大片大片的老秦人去祭拜秦孝公。”

“在老奴的小时候,总听爷爷们说老秦人太难了,老秦人很苦很苦,现在的大秦就是从那时候起一步步走出来的,爷爷们告诉老奴,让老奴别忘了老秦人们的苦。”

扶苏看着河边还漂浮一些薄冰,望向远处的天空,黑云压顶,又没有风。

昨天才晴朗了一天,现在的关中天气看似又要下雪了。

扶苏打算回宫了,在回去之前又顺便去商颜山看了看,见到了骑着一头驴,拿着一卷书的叔孙通。

叔孙通骑在驴背上,他一边念着书中的内容,身后跟着一大群孩子。

他每念一句,那群孩子们也跟着念一句。

扶苏没打算让车驾停下,而是路过商演山回了咸阳,在路上还能看到勤劳挖竖井的人们。

还有那位站在要道口,恪尽职守的章邯。

看着这些景色,这才觉得自己的心情好受了很多。

扶苏回到宫中,看着张苍的解答,而后又写了一篇文章与问题,让田安派人去交给他。

这个寒冬又下起了大雪,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

程邈站在御史府门前,闲着无事的他将双手收在袖子里,站在屋檐下看着漫天的大雪。

这场雪真的很大很大,几乎是看不清前路了。

公子已有三天没有来这里了,程邈在冷风中叹息一声,心中觉得恐怕这辈子再难吃到如此美味的饼了。

正想着,程邈忽然听到脚步踩着雪的声音,他转头看去,见到了走在雪中的人影。

原以为是什么人在这个大雪天来递交文书,等对方走近了,程邈见到了高高瘦瘦的田安,与提着一个食盒的公子扶苏。

“臣,程邈,拜见公子。”

“不用多礼。”扶苏说了一句就走入了御史府中,一边道:“听闻你的字不错。”

说起写字,程邈又有了自信,他解释道:“公子若喜,臣可以多写几个字的。”

扶苏摆手道:“用饭吧。”

程邈再一次躬身行大礼,他双手接过公子递来的饼,又一次尝到了这美味,脸上带着笑容,嘴里还在咀嚼着,此生足矣。

田安将砚台上结着的碎冰渣磨开,而后研磨好墨,放在公子的案前。

程邈正吃着,扶苏坐在边上就开始书写,这一次要写的问题还是要由程邈交给张苍。

“公子,那张苍平日里也深居简出,与臣一样的。”

扶苏写了一篇文章,吩咐道:“还请交给我的老师张苍。”

程邈十分满足地将这卷竹简放入了袖子中,而后站在边上,等候着公子的吩咐。

与那一天一样,公子扶苏很专心的看着各地往来的文书,期间没有言语。

炉子烧得很旺,府内既温暖又安静,加之刚吃了温暖的食物,困意上心头,程邈又一次睡着了。

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公子已不在这里,而且天色也快要入夜了。

接连几天,扶苏的生活都是这么度过的,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御史府,而自己与张苍这位老师都是通过书信往来,来传授学识。

虽说只与张苍见过一次,但扶苏觉得自己与张苍,从师徒关系都快成为笔友了。

而程邈就是给两人传递书信往来的重要关节。

这场大雪断断续续又下了五天,关中的冬季很漫长,往往到了来年的三月还会有雨雪。

扶苏坐在寝殿内,正执笔在竹简上书写着,所写的就是老秦人的故事,田安就是一个老秦人,他知道很多老秦人的故事。

扶苏听到这些艰苦奋斗的故事,在心底里有一种力量被唤醒了。

那是一种潜藏在灵魂深处,永远不会被抹去的记忆,这些血与战火的记忆就像是一幅幅画面出现在脑海中。

有时历史就是如此的相似,落后了就会被打,所以要富国强兵,要艰苦奋斗。

当年商鞅写下了秦人食草,那时候的秦人为了保护家园连草都能挖出来饱腹,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没守护住家园,他们的妻儿就会被卖为奴隶。

扶苏手中的笔继续写着,人不能忘了那艰苦的故事,老秦人要富国要强兵,就需要变法。

哪怕这个变法过程中会有很多既得利益者受伤,哪怕会消失一个阶级,这个过程残酷又无情,可还是要咬着牙走下去。

就像是荀子他老人家说过,君者,舟也,黔首者,水也。

那么,现在的大秦似乎在进行第二次变法。

翌日,程邈如往常一样站在御史府门口等着公子扶苏。

不管是大风还是大雪,公子都会很准时的来到御史府门口。

程邈行礼道:“公子。”

扶苏诧异道:“怎么值守这里的人,一直是你?”

程邈解释道:“原来是我们几个人轮流值守的,那几人家中都有变故,就在下一人无事,冯副相就让臣来值守御史府,臣家中……也无甚事的。”

扶苏将手中的食盒递给他。

田安将小半箱竹简放在桌案上,叮嘱道:“这些都是要交给张御史的,有劳了。”

程邈狼吞虎咽吃着一碗面皮汤,一边不住点头。

而扶苏又如先前一样,翻看起了这里的卷宗。

不论风雪多大,公子扶苏每天都来这里查阅文书,就这么持续一天又一天。

当今年的风雪再一次停歇的时候,这一年也就结束了。

次年一月,关中依旧是阴沉沉的,今年是秦王政二十五年,也是立国八百年多年的楚国灭亡的第二年。

张苍背着一个包袱来到了商颜山下,他抬头看着这个新建设的村子,脚步稍停,目光似在寻找,没有找到自己想见的人,便又迈步走入这个村子。

刚走两步,就有一个秦军校令快步跑来,拦住道:“什么人?”

张苍拿出自己的官身令牌,解释道:“我来寻叔孙通夫子。”

那校令见到令牌就让开路,并且又道:“随末将来。”

张苍又提了提肩膀上沉重的包袱,终于到了一间屋子前,几个孩子刚跑出来。

与此同时,章邯也来到了这里。

张苍转头看去,就见到这位将军一到此地,一群黑乎乎的小狗就朝着那位高大的将军冲锋而去,像是小狗大军冲向了目标。

一路上还有几只小狗翻倒在地,它们扭动了几下再次跑去,而后一大群小狗围着章邯,扒拉着要往上爬。

章邯用脚将这些小狗拨到一旁,听了校令禀报,沉声道:“准备一些姜汤给公子的老师驱寒。”

张苍作揖表示谢意,就走入了叔孙通的屋子。

屋内,叔孙通见到来人,道:“张苍?师从荀子,与丞相李斯是好友,现在又是公子扶苏的老师。”

张苍走入屋内,没有当即发言,而是将包袱放下。

包袱落在桌案上发出沉重的响声,以及竹简那特有的碰撞声。

“老夫入秦虽才半年,可老夫善记人,什么样的人,见过一次就不会忘。”

叔孙通又道:“公子扶苏与丞相当真是好计策,用迁民戍边之举将一些齐鲁博士发往北方,公子赐给我三百弟子,实则是为了让老夫离开廷议,这一前一后当真是好设计。”

言至此处,叔孙通又叹道:“哎呀……李斯实在是太厉害了,老夫现在才后知后觉,原来我等都进了公子扶苏与李斯圈套。”

正说着叔孙通又走到了屋内的一个角落,他坐下来开始研磨豆子,又道:“商颜山有一物,名为豆浆,此物实在美味,可要喝一口豆浆太累了,嗯……”

说着话,叔孙通转动这个磨盘,因太用力下巴的胡须还有些颤抖。

张苍道:“豆,本是充饥饱腹的粮食,何必如此。”

叔孙通有些推不动磨盘了,累得扶着腰,又道:“张御史,所来何事?”

张苍解释道:“公子让我将这些书送来,希望你能教授给这里的孩子,都是公子亲手所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