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汉安笙梧传 > 第54章 进城布福

汉安笙梧传 第54章 进城布福

作者:一本正经的也没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12:57:36 来源:小说旗

羌氏是舟山七姓里最小的一个家族,舟山关于各姓职责向来对外一直保密。至于每家主要的作用,外界自然一无所知。

如今东窗事发,那来接头的暴民供出了自己一直听命于羌氏,在需要的时候散播谣言,市井穿梭中故意挑拨好斗之人,再拱火让大家选出个爱出风头的当老大当叛军头子。

私下里这位羌姓暴民再把动乱的地点,人数报给前来镇压的舟山军队,让舟山姜氏前来镇压立功。

这样,监守自盗就成了临危受命,帮着御下不严甚至结党营私的太子殿下擦屁股,这场好戏若不是皇帝允准太子亲临,桓含穆怕是要被死死扣上这顶帽子了。

不光如此,那羌姓暴民还招认,若是这次动乱按照姜氏计划顺利进行。那么太子回城之后,城内就会散出谣言,说太子毫无功绩,只是站在姜氏身边的摆设罢了。

这样,民众对太子的抵触再添一层。为的是什么,太子自是清楚。

他触碰了舟山的核心利益,舅舅是想换个太子了。

“皇兄,快到午时了。” 桓含霁拿着马刷,手上的水映得小臂青色血管好看。

“囚车那里还没动静么?” 太子微微皱眉。

许本本来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皱着的眉头拧成了麻花。听了这话,一时间豁然开朗。

那囚车里关的应是那位羌氏暴民。

太子驻军城外,说是大军赶路衣衫不整,整理仪容免冲撞龙颜。实则是在给舟山留着空子,想让他们伺机而动,劫囚车救人。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那囚车里关着的并不是什么暴民,太子早就把暴民偷偷送进宫里了。

可舟山竟然如此沉得住气,一路上竟无风波?

太子浓眉在正午的阳光之下蹙着,高高的眉骨撑起一道阴影挡住了山根。

这时,太子身边的太监李泰,从远处过来,毕恭毕敬地说:“殿下,那羌姓暴民已经送到了陛下面前,没惊动宫中的贵人们。如今,陛下已经在审了。”

“这期间,可有人接近这暴民?” 太子面色严肃,低声询问。

“不曾。奴才一路跟随,断不会有问题。” 李泰肯定。

太子点头,脸上的疑云未散。

“吩咐下去,进城。”

城中早就挤满了百姓,如今科举暴动一事尘埃落定,太子通过此番抓出叛乱者扳回一城。

百姓又对这个为平民开放进阶道路的太子殿下重拾信心。

对外,太子把被撺掇当上暴动头子的“替罪羔羊”押送至洛昭。

太子颁发诏书,斥责他公然污蔑朝廷命官,害员外郎贬至百里以外。挑起动乱试图敛财,残害诱导百姓。而舟山的姜氏,羌氏在背后操控一事太过震撼,在没有确凿证据和旨意之前只能按住不提。

笙梧和叹奴两个人挤进人群,顾不得身边百姓的抱怨,终于在稍微靠前的地方站定,叹奴在一旁一个劲儿的道歉,而笙梧没什么心思,只是够着脑袋,恨不得眼睛能多看几里地。

太子乘六驹马车,车身四周由黑红两色绸幔挡住,只留前身拉开帷幔供百姓跪拜迎接。

今日万里无云,坐在车里的太子模样和天空一样清冽。桓含穆身形挺立,肩头平整,显得脖子细长如鹤。那双菱形柳叶眼里透着菩萨似的悲悯,眉间有着从小被万人捧着供养的贵气。

可每次望向这样的眉眼里,笙梧却总是能看到些踌躇不得志。

在銮驾还只能看到前排仪仗时,乌泱泱的人就跪倒了一片,笙梧特意跪得高些,生怕太子和咸扶王看不到她的平安扣发冠。

汉安的规矩,每次王侯将相若有功于社稷,入城时可“布福”。

就是拿些吉利的小玩意,随机送给些前来跪拜的百姓。太子的贴身太监李泰手里拿着个锦盒,走进人群中。

“姑娘,太子殿下布福。祝姑娘平安顺遂,得偿所愿。”

笙梧跪着起身接过锦盒,眼神明亮,“谢公公。”

“按规矩,姑娘先要起身站好,等銮驾来了再单独跪拜谢恩。” 李泰恭敬。

笙梧高兴得很,对着李泰使眼色,多谢他成全。

仪仗中的太子见到了眼前立着的那抹殷红,嘴角微微勾起,太子淡漠锋利的轮廓终于有了些颜色。

“长高了些...... ”

笙梧特意展了展身子,挺拔站着。明眸善睐,丹唇皓齿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一身劲装束发,颇有鸳鸯袖里藏兵符之感。

直到李泰轻声提醒,笙梧才想起要行礼谢恩。

既然她午时才得休沐,那他就午时再入城。只是笙梧并不知道,他为了她,冒了怎样的风险令大军驻外半日不进。

太子只在笙梧幼时才敢这样看她,如今众人跪拜,一直隐藏着的怜惜眼神也像暴雨前偶尔跳出水面的鱼,在阳光之下亮晶晶的。

车马继续行驶,一声烈马哼哧在笙梧头上响起。

笙梧好奇抬头,随即欣喜若狂却只能噤声。

竟然是影迹!大黑马在她面前停住不走了,任那牵马的小厮如何拉都不挪动。黑溜溜的眼睛像水晶似的,盯着笙梧叹气,时不时地点着马头,马蹄负气蹬地。

似在埋怨笙梧让他出走那么远,又很久不来看他。

桓含霁走在太子銮驾后头,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跟了上来。见影迹不听话,又看到了百汇酒楼,心里已然明白了大半。

加快了逐月的马蹄,桓含霁赶到了影迹身边。

“怎么了?”

“回咸扶王的话,影迹它突然不走了。”

桓含霁扫视跪拜百姓,“殿下刚才在此布福了?”

“民女笙梧,拜见咸扶王。”

笙梧抿着嘴强压着笑意,把身体直了起来,抬眼见到桓含霁的时候,嘴角的笑变成了惊讶。

桓含霁竟一下高大了许多。

身骑白马的少年已经不是去年的那个骨骼还没长开的小含霁了。

宽肩之上的稚嫩轮廓已经消散不少,有棱有角的脸上一双桃花眼温润如破冰春水,鼻若悬胆,桃花唇瓣朱红,一双浓密剑眉又给这张脸上添了少年英朗。

有笔有书有肝胆,亦狂亦侠亦温文。

形容桓含霁再适合不过了。

桓含霁本来上翘的嘴角在和笙梧对视的时候突然有些僵硬,看着笙梧头上那个她从不舍得戴的发冠,笙梧乌黑瀑布似的青丝上仿佛冰萃的珠子亮得晃眼。

那双桃花眼和那对杏仁眸里,是不一样的久别重逢。

一个是思念成疾的挂念,一个是老友相见的欣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