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08章 篝火映村情 围谈意纵横 夜深思旧路 谋远梦将行

夜幕,仿若从宇宙鸿蒙深处扯来的黑色绸缎,以一种睥睨众生的姿态,自天际慢条斯理地垂落,将这弹丸小村粗暴却不失温柔地揽入怀中。不多时,村里的灯火像是被隐匿在黑暗中的神秘巨手操控,一盏接一盏,带着些许迟疑与羞涩,怯生生地亮了起来。那昏黄的光晕,恰似从岁月幽深处摇曳而来的烛火,与天上狡黠眨眼的星星相互凝视、彼此呼应,把整个村子装点得犹如梵高笔下的《星月夜》,透着与世隔绝的静谧与祥和,却又带着人间烟火的粗糙质感。

我结束了一天走马观花式的游玩,拖着满身疲惫与初来乍到的新奇,一屁股坐在熊熊燃烧、热浪滚滚的篝火旁。篝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跳跃的火苗像一群挣脱枷锁的小精灵,肆意舔舐着夜空,将每个人的脸映照得红彤彤的,好似被涂上了夸张的油彩。众人脸上的笑容,从嘴角蔓延至眼底,活像一群偷吃了腥的猫,满足而陶醉。

老张头,在村里那是响当当的人物,几十年的风吹日晒,将他的皮肤打磨得如同老榆树皮,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纹,宛如岁月用刻刀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道都藏着或喜或悲的故事。此刻,他眼角笑成两弯月牙,手里稳稳端着一碗自家做的野菜汤,热气腾腾往上蹿,氤氲水汽模糊了他的脸,恍惚间,他就像从《桃花源记》里走出来的武陵渔人,周身散发着神秘光晕。他轻轻吹了吹,抿上一口,砸吧砸嘴,神情仿若在品尝世间最珍贵的琼浆玉液,边回味边讲:“这地界儿,故事多着呢,就跟这汤一样,看着普普通通,里头可都是咱祖祖辈辈的汗水味儿,每一口,都能品出咱村的历史。就好比《诗经》里说的‘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咱老祖宗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场景,就跟这汤里的野菜一样,嚼起来有滋有味。”

旁边坐着的小李婶,生得细眉细眼,笑起来眼睛弯成精巧的月牙桥,透着南方水乡女子特有的温婉。她的双手像上了发条的机器,麻利地给大伙分着刚出锅的玉米饼子。那饼子色泽金黄,表皮烤得酥脆,香气扑鼻,仿佛能冲破这小小的村庄,飘向十里之外。“来,大伙尝尝这饼子,咱自家地里长的玉米,精挑细选,纯手工做的,不掺一点假,比啥山珍海味都香!” 她说话轻声细语,透着股实在劲儿,让人忍不住想亲近,就像邻家温暖贴心的大姐姐。

再瞧那边的小王,小伙子年轻力壮,皮肤黑得发亮,那是常年在田间劳作留下的 “勋章”,一看就是能吃苦、肯卖力的庄稼汉。他蹲在篝火旁,手里熟练拿着一串刚烤好的山芋,山芋被烤得滋滋冒油,散发出勾人魂魄的香甜。他站起身,笑着递给旁边的小姑娘。小姑娘扎着俩麻花辫,随着动作一甩一甩的,俏皮得像只刚出窝的小麻雀。她眼睛亮晶晶的,接过山芋,先是凑近鼻子深深地闻了闻,脸上瞬间绽放出比漫山遍野山花还要灿烂的笑容:“谢谢王哥,这山芋真香,暖到心窝子里去了!” 小姑娘的话,甜得像蜜,让周围的人都跟着笑了起来,笑声仿佛能驱散这夜的寒意。

大伙就这么围坐着,火光欢快跳跃,映照着每一张脸,有的饱经沧桑,刻满岁月痕迹;有的稚嫩青涩,透着未经世事的纯真。但不管老少,脸上都写满真诚与热情。故事一个接一个,像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笑声一阵接一阵,此起彼伏,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命运之神特意为这村子谱写的交响曲。一时间,时间仿佛凝固,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里,舍不得挪动分毫。

“哎!这光景,美得跟做梦似的。” 李婶轻轻叹了口气,眼角泛着点点泪光,那可不是夜里的露水,是从心底涌上来的感动。她抬起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拍了拍身旁的木凳,这手虽糙却暖,跟她的心一样实诚。“看看这周围,家家户户的灯火,亮堂堂的,暖洋洋的,那是咱们自个儿家里的小太阳,照亮了回家的路,也暖了咱们的心。以前哪敢想咱村儿能有今天这模样,这都是大伙一起努力的结果。可如今啊,也不是没啥烦恼,就说村里那些年轻人,都眼巴巴地望着外面的世界,想着出去闯荡,咱这村子的未来,还真让人有点担心。”

老张头接过话茬,他那张被岁月雕刻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幸福的故事:“是啊,李婶说得对。咱们这日子,虽不比城里大富大贵,但心里踏实,晚上睡得香,早上醒来有奔头,这不就是最大的福分嘛!想想以前,咱这村里穷得叮当响,晚上黑灯瞎火的,大伙心里都没底。现在可不一样咯,路修通了,游客也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可这红火背后,也有隐忧啊。就说上次村里引进的那个农业项目,说是能让咱的农产品卖上好价钱,结果呢,钱都被那些中间商赚走了,咱老百姓没捞到多少好处,活脱脱现代版的苛政猛于虎啊!”

小王这时候也按捺不住,插嘴进来,他那张年轻的脸上,写满对未来的憧憬,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婶儿,叔,咱们不仅要守着这片地,还得让它更加肥沃,让咱村的孩子将来有更好的出路,不能让他们再吃咱们吃过的苦。咱得引进新技术,搞特色种植,让农产品卖上好价钱。还要把咱村的文化传承下去,让这幸福像那篝火一样,越烧越旺!可这谈何容易啊,上次我想组织大伙一起搞个农家乐,结果有些人怕担风险,不愿意干,这事儿就这么黄了。人性就是这样,一涉及到利益,就瞻前顾后,错失良机。”

这时,村里的教书先生老陈踱步过来,推了推鼻梁上那副破旧的眼镜,清了清嗓子说:“我给大伙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两个相邻的村子,一个叫丰裕村,一个叫贫瘠村。丰裕村土地肥沃,村民勤劳,日子过得富足;贫瘠村土地贫瘠,村民懒惰,日子过得穷苦。有一年大旱,丰裕村的村民齐心协力打井抗旱,渡过了难关;贫瘠村的村民却相互推诿,各自为政,最终颗粒无收。这就好比咱们村,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迎来更好的未来。”

小姑娘也站了起来,她那双清澈的眼睛里,仿佛有星辰大海,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对,我们要一起努力,让这份幸福像种子一样,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然后开花结果,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把咱村的故事写进书里,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这儿的美。可有时候我也在想,等我以后真的走出了这个村子,还能不能再找回这份纯真和快乐呢?会不会像《变形记》里的格里高尔一样,迷失在繁华都市的洪流里?”

大伙听了,纷纷点头,眼神里满是坚定。这时,一直默默坐在角落里的刘大爷,磕了磕烟袋锅子,清了清嗓子说:“孩子们,说得好啊!不过咱这村子要发展,教育可不能落下,得把学校好好建建,多请些好老师,让孩子们有学上,有知识,才能更好地建设咱村。可这教育资源啊,一直是个大问题,咱们村的学校,破破烂烂的,老师也留不住,这可咋整?”

“刘大爷说得对!” 众人附和道。一时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村子的未来出谋划策,气氛热烈得如同燃烧的篝火。可在这热烈的背后,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村子的发展之路,布满了荆棘与坎坷。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推着那块沉重的巨石,永无止境地向山顶攀爬,每一次看似接近成功,却又总会因为各种意外功亏一篑。而这乡村夜晚的温馨与希望,也如同这夜色一般,愈发深沉而迷人,未来的故事,正等待着大伙用勤劳的双手去书写,尽管这双手,可能会被现实的荆棘划得伤痕累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