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17章 涡村临变路 众议起纷争 守本谋新处 明朝祸福生

残阳如一个被命运无情鞭笞的落魄者,带着一身的血与伤,跌进西山那如巨兽般张开的怀抱。最后一丝余晖,被黑暗这头贪婪的恶狼,连皮带骨地吞噬殆尽。夜幕,仿若一块从九幽地狱扯出的黑色尸布,裹挟着森冷与死寂,悄无声息却又蛮横地将茅山涡村层层裹缠。村子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黑暗中颤抖,恰似风雨中飘摇的残烛,却又带着一种不屈的倔强,闪烁跳跃,试图驱散这无边的压抑。

我,像一杆标枪般挺立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这老槐树,树皮龟裂,枝干扭曲,犹如一位目睹了千年兴衰的沧桑智者,向着夜空伸展着嶙峋的臂膀,似要诉说无尽的往事。我的目光顺着村口那条新修的水泥路蜿蜒前行,昏黄的路灯洒下暧昧不明的光晕,水泥路在光影交织中,宛如一条蛰伏的巨蟒,朝着未知的黑暗深处蜿蜒游弋。我胸腔中热血翻涌,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四周:“我们并非要斩断与根的联系,而是要为这古老的村庄注入新的活力,让它在时代的熔炉中浴火重生!现代化的风暴已经席卷而来,倘若我们选择退缩,就只能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碎!我们必须迎着风暴前行,让村子富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彻底改天换地!” 我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衣角在狂风中猎猎作响,每一道褶皱里,都蕴藏着我不甘平庸的决心。

李伯听完我的话,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犹如一座历经岁月侵蚀的老碑。夜风呼啸,像一双双鬼手,撩动着他那几缕银丝。他缓缓抬起那双布满岁月沟壑的手,重重地拍在我的肩头,这一拍,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带着先辈们沉甸甸的期许。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声音沙哑却饱含温情:“娃子,你说得在理。我们老一辈人,就怕你们这些后生忘了根,迷失了来时的路。看到你有这份为村子拼搏的决心,我这颗老心脏都重新跳动起来了。时代在变,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只要我们心中有根,有魂,这村子就不会散。”

然而,话音刚落,李伯的脸色陡然阴沉下来,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额头上的皱纹仿佛被岁月的刻刀反复雕琢,愈发深刻。他目光深邃,眼神中交织着对往昔的眷恋、对当下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可‘富裕’究竟是什么?是城里那些高耸入云,仿佛要刺破苍穹的钢铁丛林,还是车水马龙、喧嚣嘈杂得让人灵魂不得安宁的街道?我们若为了这些,抛弃了祖祖辈辈珍视的宁静,割舍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那岂不是和买椟还珠的郑人一样愚蠢?想当年,楚人精心雕琢了一个华美的匣子来盛放珍珠,郑人却只看重匣子的外表,将真正珍贵的珍珠退还回去。如今,不少地方搞开发,不就是在重蹈覆辙吗?为了表面的繁荣,将最宝贵的东西弃如敝履。我们农民,讲究的就是实诚。地里的庄稼,一季一季踏踏实实地种,一年一年满心欢喜地收,这份踏实,比任何金银财宝都珍贵。现在有人叫嚷着要开发,要让我们住进高楼,开上小车。可高楼再高,没有了脚下的这片土地,没有了头顶的这片蓝天,那不过是一座冰冷的牢笼;小车跑得再快,能带走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吗?我们这村子,就是现实版的桃花源,一旦打破这份宁静,再想找回,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旁边默默聆听的王婶,突然重重地叹了口气,打破了紧张的僵局:“李伯,小杨,你们俩说得都有道理。咱们不能干着急,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要不,先派几个代表去周边搞过旅游开发的村子考察考察,看看人家是怎么操作的,回来咱们再从长计议?”

我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赞同:“王婶这主意妙极了!我愿意当这个代表,多学些经验回来。”

李伯微微点头:“行,娃子,你去看看。但一定要记住,必须结合咱们村的实际情况,绝不能盲目照搬。”

可就在大家初步达成共识时,村里的老会计张叔,像一阵风般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脸色煞白,神情惊恐:“大事不好!听说邻村搞开发,和开发商闹得不可开交。开发商财大气粗,妄图强行低价征收村民的土地,村民们自然不肯答应,双方已经剑拔弩张,差点就动起手来了。”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空气都凝固了。李伯的脸色变得铁青,他重重地哼了一声:“看看,这就是盲目开发的下场!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绝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

这时,村里的年轻后生阿强,像一头愤怒的公牛般跳了出来,满脸涨得通红:“李伯,不能因为邻村出了问题,我们就畏缩不前。我们可以自己主导开发,绝不让那些唯利是图的开发商插手。”

李伯皱了皱眉头,厉声反驳道:“阿强,开发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要是搞不好,破坏了村子的生态环境,弄丢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有何颜面去面对子孙后代?”

阿强气得浑身发抖,大声吼道:“李伯,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一直守着这穷山沟。要是不开发,年轻人都会离开,村子迟早会变成一座死寂的空城!”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现场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一触即发。我站在中间,左右为难,内心充满了挣扎。一方面,我渴望村子能够发展,让乡亲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也深知李伯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一旦盲目开发,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村里的教书先生陈叔缓缓走了过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先别吵了,听我讲个故事。从前,有个渔夫,每天都能从海里捕到足够的鱼,过上安稳的生活。后来,商人告诉他,把鱼晒成鱼干就能卖更多钱。渔夫照做了,赚了不少钱。可随着需求增加,他不得不扩大规模,日夜操劳,失去了原本悠闲的生活。最后,钱是赚了,身体却垮了,快乐也没了。我们搞开发,可不能像这个渔夫一样,丢了最重要的东西。”

陈叔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思。这时,一直沉默的张婶开口了:“我觉得,咱们可以在保护村子特色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比如利用咱们的自然风光,搞一些生态旅游项目,既能增加收入,又不会破坏环境。”

阿强听了,不屑地哼了一声:“张婶,说得容易,做起来哪有那么简单?资金从哪里来?谁来运营?”

张婶不紧不慢地说:“咱们可以众筹资金,村民们一起参与运营。这样既能保证大家的利益,又能避免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

众人听了,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赞同,有的反对。这场关于村子未来的争论,在夜色的笼罩下愈发激烈,每个人都在思考,在权衡,究竟该如何在发展与坚守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夜,愈发深沉,乌云遮蔽了星辰,整个村子仿佛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黑暗谜团之中。这场关乎村子兴衰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村子的未来是福是祸,无人能知。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开发或许能带来财富,却可能破坏宁静;守旧能保留传统,却可能错失发展良机。茅山涡村的人们,正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而这抉择,不仅关乎村子的命运,更关乎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对未来的期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