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19章 涡村谋变路 众议意难平 代表寻机去 明朝绮梦生

周围的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有的面露忧虑,有的则若有所思。我,老赵,更是激动得拍了拍大腿,吼道:“就是嘛,李伯您一开口,我这心里头就透亮多了。咱们得合计合计,既要让村子有奔头,也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给糟蹋了。” 这话一出口,我才意识到自己嗓门太大,周围人都朝我投来异样的目光。但我顾不了那么多,茅山涡村的未来,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心口,让我喘不过气来。

李伯缓缓地抬起他那布满皱纹的脑门,眼睛里头,像是装着整个村子的故事,一会儿亮堂得能照见过去的苦日子,一会儿又黯淡下来,透出对往后日子的深深思量。“咱们脚下这片地啊,每一铲子土都是老辈人汗珠子掉地摔八瓣换来的,哭过笑过都在这片地上头。十八垫那地界儿,是咱们庄稼人的命根子,盼星星盼月亮就指着它吃饭;奶奶洞嘛,那可是咱心头的庙,啥时候想起来都觉得心里头有股子劲儿。就像那《诗经》里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咱这片土地,就是咱的‘王土’,是咱的根本呐。” 李伯的声音不大,却像洪钟一般,在我耳边久久回荡。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带着我在十八垫耕地,他那粗糙的双手紧紧握着锄头,每一下都像是在跟土地对话。如今爷爷已经不在了,但他那佝偻的背影,却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可咱也得明白,日头每天从东边冒头,再慢慢悠悠晃到西边落下,这日子过得就跟车轮子似的,一刻不停歇,外面的世道更是变得飞快,一年一个模样。咱们要是还死死抱着过去的老一套不放,守着那本老黄历过日子,以后啊,村里的小辈们准得在背后笑话咱们跟不上趟儿。时代的浪潮推着咱往前走呢,变,必须得变!咱得想法子让村子跟上这像飞毛腿似的时代节奏,可不能眼睁睁瞅着好日子跟咱擦肩而过,从眼皮子底下偷偷溜走咯。这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咱们要是不跟上时代,就只能被时代的洪流淹没。” 李伯微微扬起下巴,目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望向远方那片逐渐被夜色笼罩的田野,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我知道李伯说得对,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都去城里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如果再不想办法改变,茅山涡村迟早会变成一座空城。

就在众人陷入短暂的沉思之际,一直蹲在老槐树下那个昏暗角落里默默抽烟的老蔫儿,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缓缓站起身来,先是抬手在膝盖上轻轻拍了两下,掸落些许尘土,接着右手攥紧了烟袋锅子,在身旁的石头上不轻不重地磕了磕,发出 “笃笃” 两声闷响,瓮声瓮气地开了口:“要不,咱们寻摸几个在行的人来瞅瞅?就说这动十八垫和奶奶洞的事儿,到底会不会搅了村子的风水,咱心里都没底,得听听人家专业的意见,可别瞎折腾,把事儿搞砸咯。” 老蔫儿平日里就是个闷葫芦,一天到晚难得说上几句话,可一开口,那话准能像秤砣似的,稳稳地砸在点子上,让人没法不重视。

老蔫儿这一嗓子,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人群里顿时泛起一阵轻微的涟漪。小豆子原本正蹲在地上,百无聊赖地用根小树枝在土里划拉着,一听这话,眼睛瞬间瞪得溜圆,亮得就跟两颗刚擦过的玻璃珠子似的,他弹簧似的从地上蹦起来,几步就蹿到人群前头,扯着嗓子喊道:“哎呀,这主意妙啊!我之前去隔壁村串亲戚的时候,亲眼瞧见他们搞旅游开发,请了风水大师和啥专家,把村子拾掇得那叫一个红红火火,人气旺得都快溢出来了,现在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小洋楼盖起来了,小汽车也开上了。咱们要是也学学人家,说不定能行嘞!” 一想到未来村子要是也能变得那般热闹繁华,小豆子激动得满脸通红,两只小手在空中不停地挥舞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茅山涡村焕然一新的美好模样。

这时,一直沉默的二婶突然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哼,说得倒轻巧,隔壁村是隔壁村,咱村能一样吗?人家有那人脉、有钱,咱有啥?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给毁了。” 二婶这话一出口,人群中又泛起一阵骚动,有人小声附和,有人则面露不满。我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二婶说得没错,隔壁村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合咱们村。但如果不去尝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李伯微微眯起眼睛,静静地听着小豆子绘声绘色的描述,手指下意识地轻轻摩挲着下巴,沉思片刻后,微微点了点头,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嗯,老蔫儿提的这事儿,确实值得咱好好琢磨琢磨。不过,咱村有咱村自个儿的脾气秉性,和别的村子不一样,可不能一股脑儿地照搬人家的经验,得因地制宜。我寻思着,咱们先挑几个机灵、脑袋瓜好使又有眼力见儿的代表出去,到周边那些发展得风生水起的村子多瞅瞅、多逛逛,把情况摸个透透彻彻的,回来咱们再仔仔细细地合计合计。就像当年田忌赛马,咱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想出最适合咱们的策略。” 李伯的眼神透着历经世事的沉稳与洞悉一切的睿智,他心里门儿清,这个决定可关系着村子未来的走向,必须得慎之又慎,一步都不能走错。

“我愿意当代表!” 李伯的话音刚落,大壮就跟听到冲锋号角似的,毫不犹豫地高高举起了他那粗壮得像小树干似的手臂,胸膛挺得高高的,活像一只准备战斗的公鸡,脸上带着兴奋与决然,那股子劲头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凯旋而归,为村子带回希望与机遇的高光时刻。“咱村的事儿,就是我自个儿的事儿,我铁定把外面的好经验、好法子都学回来,绝不含糊!”

“我也去!” 小豆子哪肯甘拜下风,他就像只上蹿下跳的小猴子,一下子蹿到李伯跟前,两只小手高高地举过头顶,拼命地蹦跶着,嘴里还不停地嚷着:“李伯,您放一百个心,我保证出去以后,眼睛瞪得像铜铃,多看、多问、多学,把能帮咱们村子变好的窍门、法子都打听个明明白白!” 小豆子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强烈渴望,那股子朝气蓬勃的劲头,任谁见了都没法不相信他。

看着年轻人这般积极主动、热血沸腾的模样,李伯脸上原本紧绷的神情渐渐舒缓开来,绽放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就如同春日里暖融融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每个人的心尖上,驱散了他心头些许的忧虑:“好,那就你们几个。记住了,出去以后,遇事多留个心眼儿,别毛毛躁躁的,多留意人家的长处、闪光点,再结合咱们村的实际情况,好好琢磨琢磨,可别不管不顾地一股脑儿照搬。咱们村子的未来,可就全指望你们带回来的消息了,大伙都盼着呢。”

人群渐渐散去,我却没有回家,而是独自来到了十八垫。月光下,十八垫显得格外静谧,仿佛一位沉睡的巨人。我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下轻轻嗅着,那熟悉的气息瞬间涌上心头。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桃源村的地方,那里风景如画,村民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有一天,一个商人路过桃源村,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于是他建议村民们开发旅游业。村民们听了,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纷纷响应。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桃源村的环境遭到了破坏,村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最终,桃源村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与和谐,变成了一个商业化的旅游景点。

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我们茅山涡村,会不会也走上桃源村的老路呢?正当我陷入沉思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二婶。“二婶,您怎么也来了?” 我问道。二婶叹了口气,说:“我放心不下,来看看。老赵啊,你说咱们村真的能变好吗?” 我看着二婶那忧虑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二婶,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我说道。二婶点了点头,说:“希望如此吧。对了,你知道吗?老蔫儿家的儿子在城里混得不错,听说还认识一些大老板。说不定,他能帮上咱们村的忙。” 我听了,心中一动,说:“真的吗?那咱们得找老蔫儿好好聊聊。”

回到村子里,我和二婶找到了老蔫儿。老蔫儿听了我们的话,沉默了许久。然后,他缓缓地说:“我儿子确实认识一些大老板,但我不想因为这事给他添麻烦。而且,我也担心那些大老板会把咱们村当成赚钱的工具,到时候咱们可就后悔莫及了。” 我理解老蔫儿的顾虑,但我也知道,这或许是我们村发展的一个机会。“老蔫儿,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咱们可以和他们谈条件,确保他们不会破坏咱们村的环境和传统。” 我说道。老蔫儿听了,沉思片刻,说:“好吧,我试试。但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他们敢乱来,我第一个不同意。”

几天后,大壮和小豆子出发了。我站在村口,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不知道他们会带回什么样的消息,也不知道我们村的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我们已经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无论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勇敢地走下去。

夜色仿若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从天边铺展开来,将整个茅山涡村轻柔地包裹其中。星星宛如镶嵌在这块绸缎上的细碎宝石,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若在默默关注着、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未来。老槐树下,村民们渐渐散去,各自怀揣着对村子未来的憧憬与忐忑,拖着或轻快或沉重的脚步回了家。屋内,昏黄的灯光一盏盏相继亮起,仿若点点希望的火种,在夜色中倔强闪耀。而村外,广袤无垠的田野在黑暗中静静沉睡,默默等待破晓后的又一轮辛勤耕耘。

这场关于茅山涡村未来走向的热烈讨论,虽暂时画上了一个小小的逗号,可它所引发的波澜与涟漪,却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每一个村民心间久久回荡,难以平息。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脚下这片土地,既是祖辈们用汗水和鲜血打拼出来的根基,承载着数不尽的回忆与情感,也是村里孩子们未来展翅翱翔、追逐梦想的起点。往后的每一个决策,无论大小,都紧紧关乎着村子的兴衰荣辱;每一步探索与尝试,都沉甸甸地承载着众人的希望与梦想。

就像那守株待兔的农夫,总想着不劳而获,最终只能一无所获。咱们村子不能守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一成不变,也不能盲目跟风,得走出自己的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壮和小豆子他们带回的宝贵信息,会如同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村子点亮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或许,村民们在反复权衡、深思熟虑后,能寻找到那条既不丢失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瑰宝,又能热情拥抱新生事物的康庄大道;又或许,前进的道路上会遭遇诸多意想不到的波折与挑战,就像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时不时会遇上狂风巨浪。但只要茅山涡村的每个人心中都深深地扎着根,眼里始终闪烁着希望之光,就一定能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稳稳地扬起风帆,乘风破浪,驶向幸福的彼岸。这一切的一切,都有待时间这位最公正的见证者去慢慢揭晓,而我们,已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怀揣着勇气与决心,去书写属于自己村子的崭新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