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了早饭之后,众人都开始忙碌起来,闲人葛明跟着袁老道开始学论语,丁香守在门外打盹,小猴子玩泥巴,一切都这么和谐。
对于葛明一个理科生来说,对论语的记忆除了“食色性也”之外,只剩下“三人行”和“学而时习之了”。葛明对于论语的理解,无非只是一种思想而已,或者是哲学。
理科生有时候多少都有点较真,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这就非常有意思了,里面应该很多内容,孔子都会说:子从来没有曰过。
不过吐槽归吐槽,学习的心态很重要,同样的论语,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来解读,其中的思想是绝对不同的,只有适合当下的才会被广泛认同。为了防止以后自己说出什么惊天骇世的言论,了解此时普世的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反正就当识字和练字了,也顺便了解下当世是个什么价值观。对于来自后世的成年人来说,价值观、人生观已经根深蒂固,被改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当然了,腐朽的、压迫人的封建思想除外,反正葛明现在能不自己动手就绝对不自己动手了。
对于论语,袁老道也非常精通,至少在葛明听来如此。袁老道为了追求成仙之道,所以读了很多的书,希望在各家思想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根据史书记载,孔子曾入周向老子问礼,所以论语也成了袁老道研究的方向。
葛明最应该相信鬼神,但实际上最是不信鬼神,至于穿越这种事,葛明更倾向于平行宇宙。论语的学习进度比较慢,其实光看字数比诗经少很多,问题就在于先学句读,古代的书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然后袁老道再进行解释。至于解释的内容是不是当世普遍被认同的,葛明自然不知道,因为没听其他人讲过。
葛明的优点就在于不管有用没用,先学了再说。所以在袁老道看来,真是孺子可教也。葛明有做笔记的习惯,好在袁老道的语速不快,鹅毛笔完全跟得上。无数的知识,在古代都以这种口传的方式来传播,所以穷人家的孩子,哪怕认识一点字,咬牙买本书也完全看不懂,因为没人帮你句读和解释。
知识在此时是被世家大族垄断的,像葛明这种家里是小官的,在大唐最多只能算寒门而已,别说请到名师,估计给人家下跪都不收。葛明深知这点,所以学习起来格外努力。至于为什么学习?反正不是为了大唐之崛起而读书,只是希望自己不是文盲。
所以说葛明是幸福的,因为有袁老道这种几乎通百家的老师;袁老道其实也是幸福的,因为葛明太过聪慧,虽然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儒家的说法,可是任何人其实都好为人师的一面。
学习有时候是快乐的,时间就显得过得飞快。院子里传来哼哼唧唧的声音,葛明知道猪到了。
袁老道的思绪也被打乱了,遂决定下课,带着葛明出来看看热闹。院子里一个庄户打扮的人,满脸麻子,身上背着一个褡裢。后面跟着另外两个庄户打扮的人,一根棍子搭在两人之间,一头猪四脚被捆,穿在了棍子上。葛明突然想起西游记,猪八戒好像多次被这么抬过,丁香和小猴子正在有兴致绕着猪看。
等葛明看清楚了这头猪,顿感诧异,这是个什么东西?后世的猪基本都是白皮的,虽然也有黑皮或者两头黑的,但至少都“眉清目秀”。再看这头猪,五官扭曲在一起,简直就是猪中的加菲猫。个头不小,怕是有三百多斤。
还没等葛明开口,满脸麻子的庄户就上来行礼。
“小的王麻子,见过小郎君。”
这个名字葛明昨天好像听过,庄户里老婆最多的一个,号称“王英雄”。
“你就是王英雄?”
“都是庄子上人的瞎咧咧,小的可不敢当。”
“王麻子,这猪怎么长这个样子?”葛明这句话倒是把王麻子问到了,王麻子诧异的回答:“小郎君,猪不都是这个样子的吗?”
后世的猪都是经过无数代改良的,此时的家猪比较接近野猪,形态、长相上都比较像,只是比野猪温顺很多。其实葛明上次城里逛街看到过这种猪肉,只是光看到肉和闻到腥臊味了,没看到猪皮而已。
好吧好吧,葛明心里嘀咕着,原来这时候的猪跟野猪相差不大,不知道味道是不是好点?后世土猪肉卖得贵,要是土野猪肉价格就更高了。
王麻子让跟着的两个庄户把猪放下,两人抽出杠子来站到旁边。
“小郎君要是满意,小的就把铜钱付给他们。”开始葛明以为这两个也是庄子上的,原来是卖主,还很不错,居然还送货上门。葛明点头说好,王麻子就从褡裢里掏出铜钱给了两人,两人自然非常感激,拿着钱抱着木棒就走了。
被绑着四条腿的黑猪,在院子里哼哼唧唧,左拱右拱。
王麻子从褡裢里拿出了几包东西递给葛明,说是福伯安排他专门去城里药店买的,还有一包糖霜。最后把剩下的二十文递给葛明,说是剩下的钱。
葛明一盘算,这正是农忙的时候,王麻子家本就全是女人,这就耽误了半天了。所以就把钱给了王麻子,算是他的工钱。王麻子家是真的穷,因为老婆实在太多了,扑通就给葛明跪下了,嘴巴里千恩万谢。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吧,耽搁了一上午农忙,这是你应得的。晚上收了工早点回来把猪处理了,春来大哥说只有你会杀猪。”中午吃肉吃来不及了,再说人也不齐,还是等到晚上合适一些。
王麻子从来没有一次赚过这么多工钱,以前不农忙了就去城里干点农活,一天不过两个铜钱。小郎君一出手就是二十个铜钱,自己家里人口多,每当想起这个王麻子就想抽自己。怪自己管不了下半身,真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正是农忙的时候,除了自己就没有几个顶用的,家里的几个小子还不如小郎君年岁大,这日子怕是还有的熬呢。
话说王麻子回到家,就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十老婆,身后还跟着几个只有三四岁的娃子。其他老婆都去田里忙了,稍大一点的孩子也去田里割麦子了,虽然干不了多少,好歹能帮上家里一点,总不能天天吃闲饭不是。就算割不了麦子,拾点麦穗也是好的。
当王麻子把二十个铜钱甩给十老婆时,这个老婆要是身体不方便,一定会拉着王麻子亲热亲热。
上午读书所以没钓鱼,中午这顿饭自然是不能请庄子上的人吃了,也是葛明让丁香和小猴子去自家田里通知下,今天中午的中饭自己负责,晚上都端着碗来领猪肉,好饭不怕晚。
小猴子、丁香两人也是小馋猫,听了葛明吩咐赶紧跑出去通知给葛家收麦子的庄户。
葛明也要琢磨琢磨做什么菜解馋,以前从来不吃肥肉,现在想到肥肥的五花肉,居然不由自主的流口水。就没有不馋的孩子,喜欢吃肉、油炸食品、甜食,这是身体发育的结果,不是人能控制的。
看的旁边的袁老道非常嫌弃,老觉得这孩子哪里都好,就是老在嘴上抓挠。
葛明自然看出来袁老道的的心思,相处久了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袁先生,容小子好好琢磨琢磨以前看过的菜谱,晚上定要做几个好菜孝敬您老。”
袁老道点点头,心想既然是孝敬老道的,那孩子馋嘴也就没什么了,毕竟是个孩子嘛。
中饭葛明就没什么胃口了,哪怕张春来做的饭食味道还不错,葛明也不过随便吃了点。因为需要留着肚子,等晚上这一顿。袁老道用过了中饭回房休息去了,等着葛明晚上做点好菜孝敬自己。
葛明带着丁香和小猴子回到了房间,开始盘算如何利用好这头肥猪。
首先猪毛不能扔掉,可以做成牙刷,葛明实在厌倦了树枝子捅牙齿。好像猪毛不能直接用,需要用肥皂水煮煮,去掉油脂和异味。
肥皂是没有的,洗澡和净面用的都是澡豆,虽然淀粉一类的东西也能去污,但是效果跟肥皂是没办法比的。有了肥猪也有就了猪油了,只需加点碱就能做成肥皂,看来还需要先弄点草木灰才行。
这日子,真是烂透了,后世常见的任何东西,这个时代几乎全都没有。抱怨归抱怨,事情还是要做的,只是让自己过得舒心一些。
其实葛明应该比较满足才对,后世确实生活上非常便利,但是房贷几乎就耗尽了半生,现在不用为了房贷发愁,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至于菜品,铁锅太厚了,蒸煮还行,想要做炒菜是绝对不行的。看来还需要弄个小的铁锅,估计价格比院里的生铁大锅都要贵。贵就贵吧,差点忘记了自己是个少爷,而且还是个“万元户”,不差钱你说气人不气人。
脑子用多了就会犯困,雷打不动的午觉时间又到了,葛明觉得自己正在长身体,睡眠不足是绝对不行的。打发小猴子和丁香出去,葛明就开始午睡了。
梦到了红烧肉,扣肉,炖排骨,当感觉枕头有点潮的时候,正听到了猪的惨叫。赶紧起身,发现枕头上全是口水,出了房门就见到王麻子正在杀猪,几个庄户在帮忙按着。院子里的大锅已经烧好了水,热气腾腾,应该是准备退猪毛的。
葛明抬头看了看天,好像天色不晚啊,怎么就开始杀猪了呢?问了问正在看热闹的小猴子,小猴子说大概未时末,也就是后世还不到下午三点。至于丁香,小猴子说躲在厢房不敢出来,女孩子家家的确实看不得杀猪。
葛明后世小时候就在农村长大,如果听说谁家杀猪,肯定会喊上一起玩的小伙伴去看。看到肥猪已经被按到一个石板上,居然都没盆子接猪血,难道说这时候的人不吃猪血?这可是好东西呀。赶紧让小猴子找个木盆送过去,让小猴子跟王麻子交代把猪血接到木盆里。
一声惨叫,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头可怜的猪就结束了生命。放血的时候更要按好了,葛明后世小时候见过放到一边没按住,猪起来跑掉的,而且跑的飞快。跑了一路流的全是血,后面几个大人居然追不上,一直到血流尽了才倒地。
还好,王麻子技术不错,几个帮忙的庄户也算给力。等猪完全不动弹了,也就可以浇开水刮掉猪毛了。葛明一敲脑袋,刚才只顾着看杀猪了,居然忘记了要弄点猪毛。赶紧阻止庄户打算浇开水的行为,转身跑到西边厢房找丁香。
“丁香姐,丁香姐,有没有剪刀?”推开门看到丁香就在厢房里做女红,听到葛明大喊差点把手刺破了。
“小郎君,你要剪刀做什么?”剪刀可不能乱玩,出门的时候夫人有过交代,要看好小郎君,不能有一丁点危险。
“剪猪毛。”
“剪猪毛?要猪毛做什么?”
“做牙刷。”
“什么是牙刷?”
葛明没想到丁香这么唠叨,看到丁香旁边有个装女红东西的小笸箩,里面就有把剪刀,葛明拿起就往外跑。
“小郎君,不能玩剪刀,夫人会怪罪奴婢的。”丁香也就跟着跑出来了。
“剪子给你,你去帮我剪点猪毛,要后背上的硬毛。”葛明停住等丁香,等丁香也出了门就把剪刀递给了丁香。
丁香无奈,只好提着剪子大着胆子凑到石板上的肥猪旁边,拿起剪刀就开始剪猪毛。本就是比较原始的黑猪,后背上的毛非常硬,丁香用了好一会功夫才收集了一大把,看来足够做不少牙刷的了。
等到剪完了猪毛,王麻子几人就开始收拾猪毛。等猪毛收拾完了,就把猪挂在提前埋好的木桩上,这就开始剔骨、取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