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38章 王献之与郗道茂的缱绻与离殇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38章 王献之与郗道茂的缱绻与离殇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墨染半生,情憾流年

在那风流蕴藉的东晋时代,门阀世家如繁星闪耀,琅琊王氏更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星群之一,而王献之,便诞生在这簪缨世家,自幼便浸染在诗书墨香与世家荣耀之中。与之毗邻的高平郗氏,亦是名门望族,郗道茂,这位郗家的娇女,恰似春日里含苞待放的幽兰,在家族的庇佑下,温婉灵秀地成长着。

说来也巧,王献之与郗道茂年岁相仿,因家族间的频繁往来,两个小人儿自幼便凑在了一块儿。彼时的王家府邸,庭院深深,曲径通幽,繁花似锦。春日暖阳洒下,王献之虎头虎脑,手中握着一支自制的木剑,在花丛间蹦蹦跳跳,口中呼喊着“看我降伏恶龙,保护道茂妹妹”,那一本正经的模样逗得一旁的郗道茂咯咯直笑,她手中捏着刚采下的花瓣,轻轻一扬,缤纷落英飘落在王献之的发梢肩头,宛如一场梦幻的花雨。

夏日的午后,蝉鸣阵阵,燥热难耐。二人躲进书房,王献之有模有样地铺开宣纸,拿起毛笔,对着字帖临摹,小脸蛋上沾满了墨渍,活像一只小花猫。郗道茂在旁忍俊不禁,轻轻拿起手帕,踮起脚尖,为王献之擦拭,柔声道:“献之哥哥,你这般模样,莫不是要把字都吃到肚里去。”王献之却不以为然,眨巴着大眼睛,一本正经地说:“我这是与墨宝亲密接触,方能习得书法精髓,日后定要成为像父亲那般的书法大家,为你题诗作画,把咱们的故事都写下来。”

待到秋风送爽,庭院里的桂花开得金黄灿烂,馥郁芬芳。王献之拉着郗道茂在树下嬉戏,秋风拂过,桂花簌簌而落,落了满地金黄。王献之机灵一动,从房中拿来竹篮,拉着郗道茂的小手,一颗颗拾起桂花,说是要酿一坛世上最香甜的桂花酒,等来年成亲时,与她共饮,郗道茂双颊绯红,嗔怪地瞥了他一眼,心底却满是甜蜜期许。

寒冬腊月,雪花纷飞,天地间一片银白。二人裹着厚厚的裘衣,在院子里堆雪人。王献之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堆出了一个雪人的雏形,他用黑炭为雪人点睛,又折了根树枝当作雪人的手臂,转头对郗道茂说:“道茂妹妹,你看这像不像我,以后天天守着你,为你遮风挡雪。”郗道茂浅笑嫣然,从怀中掏出一个暖手炉,塞到王献之手里,轻声说:“献之哥哥,莫要冻着了,有你在,冬日也似暖春。”

岁月悠悠,当年的小儿女渐渐长大成人。郗道茂出落得亭亭玉立,眉如远黛,目含秋波,才情更是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针织女红也不在话下。她的一颦一笑,仿若能驱散世间阴霾;一举一动,尽显大家闺秀的温婉端庄。王献之亦是风姿绰约,面如冠玉,一袭白衣飘飘,仿若仙人临世。他继承了王家的书法绝学,笔走龙蛇间,已有青出于蓝之势,声名在公卿间悄然传开。

这一对璧人,彼此倾心,两家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本就是世交,亲上加亲自是水到渠成之事。良辰吉日选定,王家张灯结彩,红烛摇曳,喜字张贴满院。王献之身着红袍,头戴乌纱,满心欢喜地等待着迎娶他的新娘。郗道茂凤冠霞帔,莲步轻移,在众人的簇拥下,踏入王家大门。那一刻,四目相对,深情凝望,眼中的爱意似能将世间一切都融化,只愿岁月从此停驻,让这份美好永无尽头。

新婚燕尔,二人的日子似蜜里调油。他们于书房之中,相对而坐,共执一笔,你写一横,我添一竖,笔下的诗词墨画皆是浓情蜜意。“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王献之轻声吟诵,目光始终未曾离开郗道茂,她双颊晕红,恰似天边云霞,娇羞颔首,眼中满是幸福光芒。

闲暇时光,二人相伴出游,或漫步于山林,听鸟语蝉鸣,观溪流潺潺;或泛舟于湖面,赏荷香月色,感清风拂面。每至一处美景,王献之总会即兴赋诗,郗道茂则在旁轻抚瑶琴,琴音悠扬,与诗意相融,仿若人间仙境。夜晚回到家中,烛火摇曳,二人相拥而卧,互诉衷肠,憧憬着未来的岁岁年年,只盼儿孙绕膝,白头偕老。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不经意间悄然转向。宫墙之内,新安公主刘留神游宫外繁华,偶然听闻王献之的美名,这位娇生惯养的公主,心中顿生倾慕。回宫之后,她茶饭不思,心心念念皆是王献之的风姿才情。在向皇帝请安之时,她撒娇卖痴,软磨硬泡,求皇帝赐她与王献之的姻缘。

彼时的东晋朝堂,风云变幻,皇帝为稳固局势,拉拢世家,对公主的请求动了心思。一道赐婚旨意,仿若晴天霹雳,直直劈向王家。王献之听闻消息,如坠冰窟,手中的笔“啪”地掉落,墨汁溅染宣纸,恰似他此刻破碎的心。他呆立当场,良久,才回过神来,疯了一般冲出门去,直奔父母居所。

王家父母亦是满面愁容,老泪纵横。王父长叹一声,拍了拍王献之的肩膀,无奈道:“儿啊,这是天家旨意,抗旨不遵,便是灭门之祸。咱们王家,上上下下数百口人命,如何担当得起啊。”王母在旁泣不成声,拉着王献之的手,哽咽着说:“献之,为娘知道你与道茂情深意重,可这局势,咱们实在是无力回天呐。”

王献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地上,泣血哀求:“父亲,母亲,求您二老想想办法,孩儿怎能抛下道茂,她是孩儿此生挚爱,若与她分离,孩儿生不如死啊。”父子二人相对而泣,却知大势已去,无力挽回。

绝望之中,王献之仿若失去了理智。他寻来艾草,紧闭房门,将艾草置于双腿之上,决然点火。火焰瞬间燃起,炽热的疼痛如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双腿,他紧咬牙关,冷汗如雨而下,却未曾发出一声惨叫。他心中只有一个执念,以这伤残之躯,让公主厌弃,或许便能保住与郗道茂的姻缘。

火势渐息,王献之双腿血肉模糊,瘫倒在地。家人闻声破门而入,见状大惊失色,匆忙请医救治。消息传入宫中,新安公主听闻,却并未如王献之所愿心生厌弃,反倒怜惜不已,更坚定了嫁他的决心。

休书送至郗道茂手中那日,天阴得厉害,乌云仿若沉甸甸的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郗道茂正在房中刺绣,绣的是她与王献之春日赏花的场景,一针一线,皆是深情。丫鬟匆匆入内,面色惨白,颤抖着将休书呈上。郗道茂手指一颤,绣花针狠狠刺入指尖,鲜血涌出,她却浑然不觉。她颤抖着手接过休书,泪水瞬间模糊了字迹,往昔恩爱如梦幻泡影,碎落一地。

“自今以往,不复相见”,寥寥数字,却似利刃穿心。郗道茂瘫倒在地,放声大哭,那哭声撕心裂肺,仿若要将心中的悲愤、委屈、不舍统统宣泄而出。丫鬟们在旁落泪相劝,却如何能抚平她心中的伤痛。

此后,郗道茂收拾行囊,离开王家。她独居在一间简陋的屋舍,往昔的繁华仿若隔世。屋内陈设简单,唯有一张旧榻、一方残桌。每至夜深,万籁俱寂,她独对孤灯,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想起与王献之的幼时嬉戏、新婚甜蜜,泪湿衾枕,思念与怨愤交织,仿若蚕丝,将她层层缠绕,终是郁郁成疾。

王献之被迫迎娶公主,王府内张灯结彩,宾客如云,却似一场闹剧。他身着新郎红袍,面容憔悴,仿若行尸走肉。踏入新房,看着红烛摇曳,却只觉满心悲凉。公主刘留神情关切,温言软语,他却难展欢颜。此后日子,虽公主敬重他的才情,百般呵护,他却仿若失了魂魄,笔墨间尽是落寞。

每当握笔,王献之便想起与郗道茂共研的时光,想起她浅笑嫣然,为自己研墨添纸;想起她蹙眉思索,与自己共赋诗词。那熟悉的眉眼、浅笑,成了心口朱砂痣,窗前白月光,挥之不去,触之即痛。

岁月悠悠流逝,王献之的声名愈发响亮,书法造诣登峰造极,可他心中的空洞却愈发深邃。临终榻前,他气息奄奄,望着窗外的明月,仿若看到了年少时与郗道茂携手赏月的身影。回首半生,喟然长叹:“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表姐离婚”。言罢,泪目而逝,那未圆满的爱恋,却凝于《奉对帖》,字字泣血,穿越时空,成了后世遥想那段凄美爱情的不朽见证。

风依旧吹过乌衣巷,似在低诉二人的遗憾,千百年不曾止息。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王献之与郗道茂的爱情故事,仿若一颗璀璨而又破碎的明珠,在历史的尘埃中散发着幽光,让后人在喟叹之余,也不禁为那被命运捉弄的深情而动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