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书还没睡醒,妈妈就催她快起来,说外面来了一马车的人。
她急忙一骨碌就坐了起来,好家伙,还真是!除了陈守林大姐夫,还有他爹和他叔也来了,他叔又带来几个会盖房子的人。
顾锦书赶忙穿好衣服下了地。一看饭桌子,看样子家里人已经先吃完饭了。
二姑、二姑父,还有大表哥他们早上是在大娘家吃的。
这时候,来帮工的人也陆陆续续往院子里走。都是强子和强爷爷他们求来的屯子里的人,有的顾锦书认识,有的不认识。
呼啦啦一大片,都直接带着干活的家伙事儿,三四十人肯定是有的。
强子安排了三拨人,一波跟着他去山上拉木头,一波去打土坯,另一波去石头山上打石头。今天要是能把木头拉完,明天就可以去房场挖地基了。
这时候大娘、二姑、二姐她们也都来了,强子要出发了,就过来跟她们说:“大嫂,今天中午人多,得有30多人来吃饭。
我家就一个锅,肯定做不过来,不行就去你家里做吧,这做饭的事儿就交给你们了。”
然后强子赶着从大队上借来的大马车,带着一大群人又浩浩荡荡地走了。
大娘和二姑站在门口发起愁来,这快40人吃饭呢,第一顿就这么多人,做啥好呢?还得像模像样的。
妈妈也觉得这任务不轻,她思索了一下说道:“大嫂,二姐,这么多人吃饭,咱们除了做饭还得炒几个带肉的菜。
今天咱们就简单点,都做包子吧,中午大家要干活,不能喝酒。
正好咱们昨天有瘦肉还有油渣,那就多掺点菜做包子。”
二姑想了想说道:“我看行,这样做省事。”
大娘道:“也行,可做啥馅的呢?”
二姑说道:“芹菜馅和小白菜馅的包子好吃。
再说了,有肉啥馅都好吃,要是不够的话,豆角馅、水萝卜馅,有啥就做啥呗。”
正说着,就见吴二婶子和蒋大春的姑姑蒋秀兰,还有两个和大娘关系挺好的邻居也来了,一个夫家姓冯,一个姓倪。
她们吃完早饭,收拾好家里就过来帮忙了,毕竟关系不错。
东北的老娘们干活,那叫一个干脆利落,不用人吩咐,该干啥干啥。
大娘跟她们说明了这里只有一个锅,要回自己家里去做饭,中午蒸肉包子。
这几个人就帮忙把米面肉油菜等都抬去了大娘家里。
田老太太一看进来这么多人,脸拉得老长,大娘赶忙把强子搬出来说道:“娘,是强子让来这儿做的,他家锅小做不开,他说以后做饭就在这儿做了。”
田老太看着每个人手里拿的东西不少,米面粮油肉菜都有,估计也用不上她家啥,所以没说什么,就让她们用了,但自己也不伸手帮忙。
大娘吩咐大家去菜园子里摘菜、洗菜、和面、剁肉、剁菜。
昨天带回来的那些肉,肥的都炼了油,剩下的瘦肉拿出一半剁成了馅。
田老太觉得跟她们没啥可聊的,就出去了,看样子要等饭做好了才回来吃现成的。
帮忙的人也都清楚,大家年年做邻居,田老太平时为人就不太热情,所以她脸色不好,也没人跟她计较。
大家就开始动手做包子。苞米面里掺了点白面,放了点老面,用温水和好后让它发着。苞米面比较粗,有点渣,所以掺了一半白面。
姓冯的媳妇大家都叫她冯嫂子,她说水萝卜缨子也能做馅,掺点肉味道也不错。大娘就让孩子们又去薅了不少回来。
园子里的小白菜长得挺高了,正好一起都薅回来,用水清洗干净,用热水烫过后攥干,再用刀剁碎。
把剁碎的小白菜搅拌到剁好的肉馅里,放一点葱花,用烧开的大豆油炸一下,放了点盐还有一勺子荤油,这香味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又在馅里加了点水搅拌起来,听到馅里有“哗哗”的声音,大伯娘就说肉馅“会说话”了,不用再加水了。
就这样,一盆小白菜肉馅就和好了。
然后她们又开始剁萝卜缨馅,剁完之后放到放了剁好的油渣的盆里,加盐拌好,第二种馅也准备好了。
另一个来帮忙的倪婶子是南方人,爱吃辣,她做了个茄子馅,里面还掺了一些二姑带过来的辣椒,大家都没吃过,好奇是什么味道。
正好面也发起来了,揉好面搓成条,切成均匀的面团,也就是面剂子,用擀面杖擀几下就可以包了。
面剂子有点粗糙,不像纯白面那样好看,不过大家都知道“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不好看但好吃就行,这时候的人也不挑剔。
包好的包子放到盖帘上,有的直接放到笼屉布上。
这时候已经11点多了,屋子里一伙人包包子,外边一伙人蒸包子,忙得热火朝天。
女人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这会大家都熟络起来了,居然还开起了玩笑,有的还说起了荤段子,屋子里时不时传出一片笑声。
这时候大娘就让二姐、三姐她们姑娘家的别听,都到外面去干别的活。
妈妈不太会跟她们开玩笑,有时候被她们说得都不好意思了,脸都泛起了红晕。
还好这两个锅都挺大,是10印大锅,每个锅都能放上下两层饽饽帘子。
她们把饽饽帘子放到锅里,再往上面摆包子,摆满一层再放第二层,然后洒点水,盖上木头锅盖就开始烧火蒸。
饽饽帘子都是用木条编的,放东西的时候要先铺屉布,不然怕上面的东西漏下去。
现在可没有铝的或者不锈钢的饽饽帘子,顾锦书空间里倒是有,但现在她可不敢拿出来用。
因为饽饽帘子是树条子编的,比较软容易塌腰,怕上面的帘子把下面的包子压坏,就在中间放一个大碗支着。
大娘还特意在饽饽帘子底下铺上一层白菜叶子,免得包子面漏下去。
家里人口多,孩子们又正是饭量大的时候,难得包一回包子,老五、老六他们都盼着包子快点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