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的混乱情史:一个男人的自述 > 四十一、天人永隔的爱人(二十三)

谈及苏轼,我的思绪不禁飘向了他那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江城子》,这首悼妻词中深情与哀思交织,映照着我当下的心境,不禁让我心生戚戚。

幸运的是,清婉并未察觉到我情绪的微妙变化,依旧满怀期待地催促我继续讲述西湖的故事。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继续为她描绘起白居易修筑白堤的壮举,以及堤上“平湖秋月”与“断桥残雪”的绝美风光。随后,我又讲述了杨孟瑛主持修造杨公堤的传奇,以及堤上“花港观鱼”与“雷峰夕照”的动人景致。

听完我的讲述,清婉感慨万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们才是真正的好官啊。”

她温柔地转头望向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关宏军,无论你将来官做得大小,心里一定要时刻装着老百姓。即使不能名垂青史、千古流芳,也千万不能成为遗臭万年的恶官。”

这句话,如同烙印般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中。在我未来的宦海生涯里,我始终谨记朱清婉的这番嘱托。虽然未能创下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无论是在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顺境之中,还是在身处江湖之远、历经风雨的逆境之时,我都未曾忘怀那份对老百姓的深情厚谊与责任担当。

因为,我知道,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承诺,更是对清婉那份纯真而深沉情感的最好回应。在西湖的见证下,我们的爱情与信念,也会像那些流传千古的佳话一样,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接下来,我计划前往萧山一次,那里汇聚了众多知名的钢结构企业,它们所生产的轻型钢结构与建筑幕墙,无疑是我们开发区内建造厂房最为便捷、实用且高效的选择。

自来到开发区以来,每次目睹工地上繁忙的建筑景象,我的心中都会萌生一个念头——引进一家钢构生产厂家。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实现招商效果,还能使厂房建设显着提升效率、缩短工期,并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这个念头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悄然生根发芽。而此次陪同清婉游玩的契机,终于让我得以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

当我向清婉透露这一计划时,她毫不犹豫地表示了支持。

尽管我心疼她旅途疲惫,建议她留在酒店休息,但清婉却坚持要独自前往灵隐寺求签拜佛。

我半开玩笑地说她也开始迷信了,她却认真地告诉我:“心诚则灵,不要乱说。”

原来,她并非为自己求运势,而是想为女儿曦曦祈求一个光明的未来。那一刻,我被她深深打动,也许这就是母爱吧。

招商引资的事虽然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将此事落实却困难重重,我心中并无十足把握。于是,我决定采取稳健的策略,先前往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进行接洽。

接待我的工作人员极为热情周到,他的态度让我倍感温馨,使我对浙江人的工作热忱和工作效率有了充分的认识。

在表明我自己的身份并说明来意后,他十分热心地为我引荐了一位管委会的副主任。

这位姓郑的副主任恰好是东北老乡,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就在开发区工作。这份意外的老乡情谊仿佛一道桥梁,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他说:“关老弟,咱俩同为开发区管委会工作,都肩负着‘引进来,走出去’的重任。我们这里有先发优势,把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先进的东西推广到全国,我们是责无旁贷,这样才能全国一盘棋,实现共同发展。你这次不请自来地主动出击,真的让我深受触动。”

我谦逊地回应:“虽然同在开发区任职,但级别不同,我怎敢与你相提并论呢。”

他爽朗一笑:“这年头,也就咱们东北人还那么看重级别。说到底,咱们不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嘛,只是社会角色和分工不同罢了。”

我深以为然,点头赞同。

他话锋一转,神色略显凝重:“作为东北人,我对家乡的投资环境真是恨铁不成钢。咱们那边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官员在与企业打交道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而非地方经济发展。这也导致许多东部沿海的企业家对东北投资望而却步。关老弟,我得提醒你,此行招商,你可能要做好心理准备,别期望太高。”

我坚定地说:“事在人为嘛。只要我还在开发区一天,我就会竭尽全力为企业服务,像对待亲人一样关照他们,为他们搭建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让他们在那里生根发芽,事业蒸蒸日上。”

他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关老弟,就冲你这份热忱,你这个忙我帮定了。如果东北的官员都能像你一样,我相信东北的再度振兴指日可待。对了,我认识萧城钢构的林总,他也曾有过外出投资的念头。咱们一起去他厂里见见他吧。”

我提议道:“打个电话,让他过来不就好了?”

他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管委会是服务企业的,不能对企业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我们要主动上门,体现我们的诚意和服务精神。”

他的一席话让我深感惭愧,也让我看到了差距。此行能否成功招商暂且不论,但这里服务企业的理念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于是,我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组织我们开发区的工作人员来这里参观学习,取经问道。

郑副主任在路上给我介绍了这家企业的相关情况,进了企业老总的办公室,这位林总热情洋溢的招待了我们。

他是一位地道的本土企业家,以他不事张扬的朴素装扮,很难让人看出这是一位产值几十亿企业的老总。

然而,浙江老板钟爱奢华办公室的风格,也在这位林总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他的办公室空间广阔,光线明亮,无不彰显着一种非凡的气度。室内装饰巧妙融合了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中央矗立着一张深色实木大桌,上面摆放着一台白色的苹果台式电脑,边上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另一侧的一座和田玉质的大貔貅想来价值不菲,而他身后的书柜里则展放着一些彰显荣誉的奖状和奖杯。

在郑副主任的介绍下,我们双方握手寒暄。

郑副主任表明来意后,林总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吩咐秘书叫来了他的儿子。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毫无铜臭之气、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富二代。他叫林海生,是上海财经大学的mbA。

和我握手寒暄之后,他优雅地坐在父亲身旁。

我随即简要阐述了开发区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角色定位、特色优势、相关政策以及企业入驻后的广阔前景。

林总转而看向林海生,征询他的意见:“谈谈你的想法吧。”

林海生显得格外谦逊:“关主任,我有几个疑问,不知是否方便解答?”

我微笑着点头:“当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尽管问,我是有问必答。”

他提出了一个直击要害的问题:“关主任刚才提到的开发区惠企政策颇为吸引人,但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常被诟病为存在‘玻璃门’、‘旋转门’现象。如果我在当地投资设厂,您能否确保这些税收优惠、土地审批等政策的延续性?是否有高效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来保障项目落地?”

他的问题之专业,让人印象深刻,上海财经mbA的背景果然非同凡响。

我诚恳地回答道:“小林总提出的问题,确实让我感到有些惭愧。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确实有待改善,但我们也一直在为此努力。大环境虽非我能轻易改变,但小环境方面,我自信能够有所作为。在此,我郑重承诺,我们县将对招商引资项目以公开承诺的形式,白纸黑字写下来,并进行公证,使之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无论未来领导如何更迭,我们都将坚守承诺,绝不允许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同时,我们县已设立了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跨部门议事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工作,确保项目能够高效落地。就在今年年后上班的第一天,全县便召开了招商引资暨重大项目推进动员大会,上下一心,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如果贵企业能够选择我们开发区作为发展之地,这将成为我们开发区今年的标志性大项目,县里领导也将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

林氏父子对我的答复显然颇为满意,轻轻颔首,而我掌心的汗水已悄然渗出,这份紧张甚至超越了我当年参加干部遴选那一次。

林海生紧接着抛出了更为细致的问题:“萧山之所以吸引众多同类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链闭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若我们考虑前往贵地投资,关于热轧钢板、冷弯薄壁型钢、镀锌板等主要原材料,是否有稳定的供应渠道?相关辅材,如铆钉、高强度螺栓等连接件,以及涂层、防腐材料等,能否实现就近采购?此外,配套服务方面,物流仓储是否便捷高效?员工整体素质能否满足生产需求?”

他的问题细致入微,考验着我的应变与准备。我大脑飞速运转,不仅要牢记每一个问题,更要迅速构思出精准的回答。

我沉稳地回应:“东北作为建国后的老工业基地,其工业体系之完备有目共睹。小林总提及的各类钢材,在东北绝非难事,那里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加之近年来河北唐山地区民营钢铁企业的蓬勃发展,原材料供应稳定无忧。同样,相关辅材在东北亦不难找到。至于物流仓储,虽然当前尚未完善,但请小林总放心,我们已规划并实施相关项目。在我此行之前,县里已着手将邻近开发区的一块空地规划为物流园与大型仓储基地的建设用地。至于员工素质方面,我同样可以给予坚定的保证。近年来,我们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已经为众多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同时,我们也不乏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储备,通过与周边省市高等教育机构的紧密合作,我们可以便捷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无论是技术工人还是高层次人才,我们都能够满足贵企业的需求,确保生产的高效与稳定。”

虽然我的回答看似笃定,但内心却泛起一丝波澜。不久前,我还与于志明商讨将该地块开发为住宅小区,而今却信口开河说要建物流园与仓储基地。这不正是林海生所担忧的“玻璃门”、“旋转门”现象吗?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脸颊微红,心跳也随之加速。

我怕这位小林总不依不饶再问下去,便说道:“确实,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政策与发展环境无疑至关重要。但正如俗语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强化内功,挖掘内部潜力。东北不少本土企业受限于‘等、靠、要’的思维定式,即便坐拥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发展。此次招商活动,我的目的绝非仅仅引进项目那么简单,更希望通过引入的企业,带去更广阔的视野、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持续不断的创新思维。浙商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闻名遐迩,民间甚至有‘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说法,生动诠释了浙商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我非常期待能在我们东北见到这种精神的实践。”

林氏父子闻言相视一笑,林总上前再次与我握手,说道:“我一直听闻东北人豪爽能饮、善谈,却未曾见过像关主任这样思维敏捷、学识广博、年轻有为的官员。至于投资一事,最终还需董事会决定,我与犬子都无法单独拍板。我当然希望我们能共谋发展,但我年岁已高,不宜再四处奔波。若真决定在东北建厂,那边的事务便需由他全权负责了。”

说完,他指了指身旁的林海生。

随后,我们握手道别,互换了名片。

回去的路上,我问郑副主任:”老兄,你看有戏吗?“

他笑着说:”就你今天的表现,面试可以给个满分。我看这父子俩也颇为心动,不过这里的企业大多由小作坊起家,家族式管理,关系错综复杂。若小林总真的去了东北,家族内部恐怕会有诸多顾虑和利益考量。“

我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他随后邀请我留下,晚上设宴款待,我以急需南下为由婉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