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的混乱情史:一个男人的自述 > 九十四、爱而不得的虐恋(四)

从那晚与她不欢而散后,时光悄然流逝,我和她之间,陷入了长久的沉寂,彼此再无联系。

我们两个人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短暂交汇后,又朝着各自的方向渐行渐远。

纪检部门对我的调查,也在悄无声息中落下帷幕,没有掀起一丝波澜,就此没了下文,如同石沉大海,再无回响。

曾经那篇引发轩然大波的帖子,也迅速被人遗忘在记忆的角落。随着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这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之上。谁还有心思去关注那些琐碎的八卦呢?更何况,偶尔有闲来无事的网民试图翻炒这盘冷饭,相关帖子也会被平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删除,不给热度一丝蔓延的机会。

在奥运会如火如荼进行的那段炎炎夏日里,张平民和宋阿姨到访了开发区。

接待他们的过程中,气氛有些微妙,我们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捂住了嘴巴,默契地对沈梦昭只字不提。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次交谈,都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敏感的话题,仿佛只要一提起,就会打破某种脆弱的平衡。

直到他们这次行程临近尾声,宋阿姨前往沈梦昭曾经住过的宿舍,将她的私人用品一一收拾妥当,全部带走。那一刻,看着宋阿姨离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沈梦昭这个人,仿佛从未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就这么毫无痕迹地消失了,只留下一些若有若无的回忆,在不经意间刺痛我的心。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往昔与她相处的画面,总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锥心的思念如影随形。可我深知,这份感情早已没有未来,只能一次次咬紧牙关,拼命克制着内心的冲动,将思念深埋心底。

更何况,工作与生活的琐事如同潮水般向我涌来,公事私事一件接着一件,让我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他顾。也正是这份忙碌,成了我暂时忘却痛苦的良药,让我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渐渐学会了与这份思念和平共处 。

就在美国总统小布什携家人现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还像昨天发生的事,特别是他们面向美国代表队,脸上洋溢着微笑,挥手致意的画面,还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尚未淡去。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一场来势汹汹、影响力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索,骤然爆发。

9 月 7 日,这注定会被被历史铭记的一天。美国联邦政府无奈出手,正式接管房利美与房地美这两家举足轻重的住房抵押贷款机构,试图力挽狂澜,稳定摇摇欲坠的金融局势。

于此同时,大众心中还存有一丝侥幸,暗自揣测美国联邦政府或许也会对深陷困境的雷曼兄弟伸出援手。但事与愿违,小布什政府最终选择冷眼旁观,任由雷曼兄弟在风暴中飘摇。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和张晓东通了电话,围绕此事展开深入探讨。我率先表达看法,分析道:“从金融层面来看,美国联邦政府怕是底牌尽出了,即便有心拯救,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危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难以周全。”

张晓东沉思片刻,从政治角度发表见解:“宏军啊,你得从美国民众情绪和政治局势去考量。这次危机里,美国民众对华尔街那帮贪婪的富人厌恶至极。倘若小布什动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去救助华尔街的金融大佬,那今年 11 月共和党在大选中的选情,必定岌岌可危,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我们观点各异,但有一个不争的残酷事实摆在眼前:这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迅速波及全球,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未能幸免,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当时,房地产行业仿若瞬间坠入冰窖,寒意彻骨。商品房市场交易量急剧下滑,全国销售面积较去年同期锐减19.7%,销售额更是下跌20.1%。

购房者普遍持币观望,浓厚的观望氛围让市场陷入低迷的泥沼,每一处角落都透着冷清。

商品房库存大量积压,像沉重的枷锁,让开发商资金链紧绷,资金回笼举步维艰。

屋漏偏逢连夜雨,国内银行信贷政策收紧,融资难度呈几何倍数攀升,让房地产企业的处境愈发艰难。

林蕈坐在我办公室的沙发上,眉头拧成了麻花,满脸焦虑,一心向我求取带领企业走出困境的良方。

我苦笑着打趣:“我又不是如来佛祖,哪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真经?”

她急切地反驳:“反正你得帮我出出主意。原以为只有房地产行业在这场风暴中难以幸免,现在看来,制造业遭受的冲击同样巨大。我如今腹背受敌,对企业能否挺过这一劫,实在是一点信心也没有。”

我神色一正,认真劝道:“林蕈,一定要有信心。高层在联大发言时就强调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林蕈苦笑着叹气:“道理我都懂,可没有真金白银,工厂没法开工,工地也只能停工。2#地块还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目前在进行管道铺设和小区绿化。但1#地块麻烦大了,地下部分刚完工,就碰上资金难题。方圆公司的赵田裕急得满嘴起泡,天天追着我要钱,我都快被他烦死了。要是没和他合作,我也不至于这么焦头烂额。当初和他合作,可是你出的主意,反正你得帮我解决这个难题!”

我一听,忍不住反驳:“林蕈,咱们得讲道理。当初我提议合作时,你可是一口回绝。最后是沈梦昭说服你的,怎么倒怪起我来了!”

提到沈梦昭的瞬间,我的心猛地揪紧,一阵隐痛袭来。一个困扰我许久的疑问再次涌上心头,我追问道:“当时你和她都没跟我说,她究竟是怎么说服你的?”

林蕈嘴巴一嘟,狡黠道:“我可以告诉你,但你今天必须帮我想出解决办法。”

“行,没想到你现在还学会跟我讨价还价了!”我又好气又好笑。

林蕈理直气壮:“跟你我可不客气,不跟你讨价还价,跟谁讨?”

我无奈地双手做了个暂停手势。和女人交谈时,一旦她们来了兴致,男人最好还是识趣让步。

林蕈见状,笑了笑开始回忆:“那天晚上,沈梦昭来到我办公室,先是哭,接着就开始骂,彻底把我给震住了。”

我满脸惊愕,实在难以想象沈梦昭骂人的样子:“哭还能想象,骂人的画面,我实在脑补不出来。”

“你再打断我,我就不说了!”林蕈佯装生气。

我赶忙点头,示意她继续。

林蕈调整了下坐姿,缓缓道:“她一进办公室就哭,哭得梨花带雨,任谁看了都心疼。我问她怎么回事,她就讲了个故事。故事里,一个男人和一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女人约定,谈一场以生命为期限的恋爱。可如今,女人生命进入倒计时,男人却在为别的女人分心。她问我,这个女人是不是很悲催?”

林蕈一边说着,一边紧紧盯着我的表情,试图捕捉我的反应。我努力保持镇定,内心却早已翻江倒海。我不得不佩服沈梦昭的手段,竟用这样一个凄婉的故事打动林蕈,成功激起她的共情。

我心里清楚,故事里的男人就是我,女人是沈梦昭,所谓生命期限,指的是她挂职结束。她把挂职结束比作生命终结,巧妙地挑起林蕈的同情心,让林蕈在心理上先败下阵来 。

林蕈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声道:“那天,沈梦昭来找我,一进门就哭得梨花带雨,跟我讲那些事。我听着,心里就已经猜出个大概。可我没吭声,就想看看她要演哪出。她见我没反应,脸上瞬间闪过一丝不悦,紧接着就破口大骂起来,说那个让男主角分心的女人不识好歹,不通人情世故,简直就是个搅局的灾星,其心可诛,根本不值得同情。”

说到这儿,林蕈眉头紧皱,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仿佛又回到了被骂的场景中。“她越骂越难听,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起身走到窗前,‘哗啦’一声拉开窗户,冲她喊道:‘沈梦昭,你别骂了!再骂,我立马从这儿跳下去!’她一听,脸色骤变,像阵风似的冲过来,拦腰抱住我,又开始哭诉:‘林蕈姐,求求你,就当可怜可怜我。把我当成那个生命进入倒计时的女人吧。别再给关宏军添堵了,他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他做的哪件事不是为了你好?这世上,还有谁能比他对你更好?’”

我静静听着林蕈的讲述,脑海中画面栩栩如生,不禁感慨万千,对沈梦昭的心机更是刮目相看。一时间,我有些恍惚,想起和沈梦昭相处的过往,竟分不清哪些是真情,哪些是假意。

林蕈目光投向我,嘴角带着一丝调侃:“我这么说你的小情人,你不会介意吧?”

我耸耸肩,故作轻松地笑道:“老情人数落小情人几句,我哪敢介意?”

林蕈嗔怪地瞪了我一眼:“关宏军,你又不正经了。”

“沈梦昭跟你演了一出‘击鼓骂曹’,没想到你还真‘投降’了。”我打趣道。

林蕈轻轻叹了口气,解释道:“其实那天晚上,你从办公室出去后,我就后悔了。你一片好心,我不仅不领情,还跟你闹别扭。再加上沈梦昭那炉火纯青的演技,我索性就顺水推舟,卖她个人情。”

“她当时未必全是演戏,半真半假应该还是有的。”我沉吟道。

林蕈脸色一沉,语气带着几分不满:“关宏军,一说你小情人不好,你就护着,是不是?”

“行,不说她了。你不是一直想听我的‘真经’吗?”我卖了个关子,“现在,竖起耳朵听好了。”

“快说吧!”林蕈催促道,“再不说,我这脾气就要压不住了,转身可就要走了。”

我神色一正,认真说道:“当下这形势,千万不能降价卖房子,至少不能公开降价。”

林蕈面露疑惑,眉头拧成了个疙瘩:“你这话怎么讲?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我目光笃定,看着林蕈,掷地有声地说:“听我的,从明天起,把房价提高10%。”

林蕈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你说什么?不降反升?关宏军,你该不会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我神色严肃,一本正经地回应:“绝对不是玩笑。你好好想想,如今全县的商品房市场,并非供大于求。相反,刚性需求大量存在。潜在购房者之所以按兵不动、持币观望,是因为他们预期房价会下跌。所以,我们必须营造出房价持续上涨的态势,打破他们的心理防线,让他们坐不住,这样销售自然就会迎来转机。”

林蕈听后,缓缓摇了摇头,眼中满是怀疑:“在如今这样的大环境下,你这招能有效果?我实在难以相信。”

我耐心地接着说道:“要不先试试?要是这招不管用,咱们再采取第二步策略。每个月拿出五套房进行抽奖,中奖者享受八五折优惠。表面上看,折扣力度很大,但先涨后降,实际上我们让利的幅度微乎其微。”

林蕈嘴角上扬,似笑非笑地评价:“你呀,这不是阴谋诡计是什么?”

“这叫阳谋!”我纠正道,“只要你按我说的做,我保证你能顺利挺过这几个月。”

林蕈再次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说:“几个月?你确定没开玩笑?就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不敢如此乐观,你哪来的底气?”

我不慌不忙地解释:“全球性金融危机何时结束,我确实无法预测。但你别忘了,中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国家。平时多关注新闻就知道,从政策走向来看,高层已经在谋划救市了。危机危机,危中有机。这次风暴过后,房地产行业必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林蕈将信将疑,沉默片刻后,终于松口:“我现在也实在想不出其他办法了,那就先按你的办法试试吧。”

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看似随意地问道:“听说于志明那家信惠金融服务公司,最近生意相当红火?”

林蕈靠向椅背,微微耸肩,回应道:“帮他跑完工商注册和Icp备案后,我就没再过问了。后续的事,我也不太清楚。”

我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张平民对他进行了风投注资,对公司经营状况自然十分了解。如今这场金融危机,反倒成了p2p金融发展的温床。正规银行收紧银根,给这类金融机构带来了难得的商机。”

林蕈眼睛一亮,略带懊悔地说:“早知道,我也投些钱进去。现在看来,说不定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我表情严肃,语气坚定:“林总!你可是全县的优秀企业家,怎能也想着脱实向虚,一门心思赚快钱?这与企业家应有的情怀背道而驰。当下,你不仅不能参与投资,还得立刻与于志明划清界限,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风险隔离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