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古风七十二首·其三十三》李白

《古风·其三十三》李白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赏析

描绘巨鱼的雄伟形象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诗的开篇化用《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典故,描绘在北方的大海中有一条巨大的鱼,身长可达数千里,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巨鱼庞大的身形,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进一步刻画巨鱼的神奇能力,它仰头喷水,那水花如三座山上的积雪般壮观;横向游动时,能将百川之水一口吞下。这两句诗从动态角度,通过“仰喷”“横吞”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巨鱼的磅礴气势和巨大力量,展现出其吞吐宇宙的非凡本领。

描述巨鱼的活动与变化

-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巨鱼凭借着海动时的力量,随着海水的运动而迁徙;当大风刮起时,它的气势更加煊赫。这里描绘了巨鱼借助外界力量,在大海中自由驰骋的状态,体现出其顺应自然、借助大势的特点,也暗示了个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燀赫”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巨鱼在风起时威风凛凛、光芒四射的样子。

表达对巨鱼的赞叹与感慨

-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诗人亲眼目睹巨鱼犹如能冲天飞起,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它的遨游没有尽头。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巨鱼自由翱翔、无拘无束状态的赞叹,同时也借巨鱼的形象,抒发自己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宏大境界的追求。“九万方未已”强调了巨鱼活动空间的广阔和其追求的无止境,展现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北溟巨鱼形象、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宏大、自由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借物抒情,展现出诗人广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创作背景

- 从经历上看:一般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当时李白到了江陵,与道教领袖司马承祯会面,司马承祯称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自己遨游天地。李白有感于此次知遇,作《大鹏赋》以表感激,《古风其三十三》也大约创作于这一时期。

- 从思想上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庄子《逍遥游》中鲲化为鹏的故事给他触动很大,他以鲲鹏自比,借助这个形象来展示自己的远大抱负,表达对自由和力量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 从文学传统上看:汉魏以来有以古题写时事、抒怀抱的传统,李白的《古风》组诗正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以“古风”为题,用古朴的五言古诗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理想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和感慨,《古风其三十三》就是其中借鲲鹏形象言志的一篇佳作。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个人经历层面

- 渴望施展抱负:青年李白遇司马承祯获赞赏,此经历让他自信大增。《古风其三十三》中“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借鲲鹏的宏大与力量,抒发自己渴望像鲲鹏一样,在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建立不世之功的豪情壮志。

- 追求自由不羁:李白受道家思想熏陶,向往自由。其经历让他更坚定追求自由的内心,诗中鲲鹏“簸却沧溟水”的自由飞腾,体现李白对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的向往,不愿受世俗羁绊,渴望在精神与行动上都能自由翱翔。

文学传统层面

- 传承与创新的自豪:继承汉魏古题传统创作《古风》组诗,李白在《古风其三十三》中有一种对文学传统的敬畏与传承的使命感,同时又有以自己才华创新的自豪。借鲲鹏形象,以古朴诗风表达新的情感与思想,展现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抱负与自信。

- 借古讽今的含蓄:汉魏诗歌有以古题写时事的传统,李白受此影响。当时社会可能存在一些制约人才、阻碍理想实现的因素,他借鲲鹏不被理解等意象,含蓄表达对现实中阻碍自己及有才之士实现理想的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批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