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2章 (22)揭秘寸口脉微涩之谜:卫气衰荣气不足,面色异变

原文: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这句话出自中医经典理论,是对脉象的一种细致描述与诊断分析。“寸口脉微而涩”,寸口脉,即中医诊脉时常取的手腕部桡动脉搏动处,此脉象微弱且带有涩感,是身体内在状况的一种外在反映。

“微者卫气衰”,卫气,在中医理论中,属于人体的阳气之一,主要功能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参与调节汗液排泄,维持体温恒定等。脉象微弱,往往意味着卫气功能衰退,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感受外邪,出现感冒、恶寒等症状。

“涩者荣气不足”,荣气,又称营气,是中医理论中与血液密切相关的一种营养物质,主要行于脉中,具有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脉象涩滞,表明荣气不足,血液运行不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爪甲不荣、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血虚症状。

综上所述,寸口脉微而涩,提示我们患者的卫气衰弱,荣气不足,机体处于较为虚弱的状态,需要调养气血,增强体质。在中医治疗中,可能会采用益气养血、调和营卫的方法,如使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当归、熟地等补血药,以及桂枝、白芍等调和营卫的药物。

在中医理论中,面色是反映人体内在脏腑功能、气血盛衰的重要窗口。“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正是中医望诊中对面色与气血关系的精准描述。

卫气衰而面色黄。卫气,作为人体阳气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同时参与调节体温和汗液排泄。当卫气衰弱时,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感受外邪,且体内阳气不足,难以温煦肌肤,导致面色发黄,这种黄往往偏暗淡,缺乏光泽,是气血不足、脾胃功能减退的表现。

荣气不足而面色青。荣气,又称营气,是中医理论中与血液密切相关的一种营养物质,主要行于脉中,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荣气不足,意味着血液生成或运行不畅,无法充分滋养面部肌肤,导致面色发青。青色在中医五行中属木,与肝相应,因此面色青往往与肝气郁结、血瘀有关,可能伴随有胸胁胀痛、情绪抑郁、月经不调等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通常会采用益气养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调理。比如,使用黄芪、人参等补气药,当归、熟地等补血药,以及柴胡、郁金等疏肝解郁药,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药,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因素综合考虑,由专业中医师指导进行。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也是改善面色、增强体质的重要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荣卫(营卫)二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荣为根,卫为叶”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荣气与卫气的关系及其重要性。荣气,又称营气,主要行于脉中,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如同树木之根,为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与支持;卫气,则行于脉外,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调节汗液排泄,维持体温恒定,如同树木之叶,展现着机体的生机与活力。

当“荣卫俱微”,即荣气与卫气均出现衰弱时,就如同树木的根与叶都失去了生机,整个机体也会陷入一种虚弱状态。这时,“根叶枯槁而寒栗”,意味着机体得不到足够的滋养与保护,出现畏寒怕冷、肢体颤抖等症状。同时,由于卫气衰弱,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感受外邪,引发咳嗽、逆气(呼吸不畅)、唾腥(唾液中含有腥味,可能提示有感染或炎症)、吐涎沫(口中分泌过多清稀痰液)等病理表现。

在中医看来,荣卫俱微的病机往往与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外感风寒等因素有关。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益气养血、调和营卫、温阳散寒等方法,以恢复荣卫二气的正常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强体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