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五十二章 体系的胜利(求月票!)

1月10日。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西北、中部、东部各地陆续出现持续降温,大范围雨雪天气。

从接到气象消息后,郭阳就再度联系了农业气象处。

这次,不用郭阳提醒,农业气象处就已经重视了起来。

任树忠用凝重的语气说道:“郭总,气象局各级部门目前都时刻关注着寒流的动向。”

“好,麻烦你们了。”郭阳又问道:“任处长,嘉禾上次提的合作怎么样?”

“局里原则上允许。”

这段时间的运作,让嘉禾和不少区域的气象局都建立了良好关系。

基本上一手的气象气息嘉禾都能在第一时间拿到。

但还不够,有些地区把气象信息做成了一门生意,这本应该是免费的。

嘉禾要做的也不多,只是给惠农网增加一个全国性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惠农网可以预警,可以指导农户怎么防灾减灾,但权威的信息依然要来自官方,不然会惹上麻烦。

而且只靠网上的信息也来不及,最实用的方法还是线下。

气温陡降,多地也相继发布寒潮黄色和橙色预警。

郭阳在集团内部也进行了最后的动员,尽可能把困难估计足一点,准备工作做充分一些。

1月13日,鄂省降下了今年第一场大雪。

当纷纷扬扬的雪洒落武汉街头的时候,很多人还为这久违的大雪满怀欣喜。

然而,几天之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已经化身成几十年罕见的暴雪将南方淹没。

1月15日,豫省南部、徽省中北部、湘省北部也出现中到大雪,局部地区暴雪。

贵省、湘省大部持续出现冻雨天气;江南、华南以及西南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雨。

突如其来的大雪,有人重视,有人警惕,也有人没意识到严重性。

秭归,郭家坝镇。

卫科杰带着铁锹和扫帚指挥道:“快,快,雪停了,赶紧把库棚上的积雪清扫了。”

几个店员忙碌着。

附近的农资店则还呆在温暖的室内看戏,“这雪还没堆起来呢,就这么急?”

“嘿嘿,德农从去年就在盼着这场雪,好不容易积雪了,肯定要表现一下。”

清扫积雪的卫科杰又陆续给各地的农户打去了电话,确保防灾已经在进行,才松了口气。

同样的事情,嘉禾的各处种植园、分公司、门店都在发生。

湘省湾头镇,一辆厢式货车到达了最后一个农资网络店位。

送货人叹道:“呼,种子终于送完了,这大雪来得有点凑巧,集团什么时候在气象方面这么强了?”

烟灯堡村。

崔老汉接到了电话。

“老崔,昨晚熏烟了没?”

“熏了,凌晨2点去熏的。”

“好,尽量多备点谷壳、杂草、稻草堆,后面可能还有十几天。”

“十几天?”

“是,熏烟保持得越久越好,真要连续下雨雪,树即使不死,下一季果子也得减产七八成。”

“好,谢谢,我一定照做。”

在橘园气温可能降到柑橘临界温度前,点火熏烟,一方面燃烧放热,一方面浓厚烟雾也可以提高橘园温度。

再加上其余能做的措施都做了,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

但情况已经比其他人好得多。

鄂省的雪连续下了一周,鄂北气温维持在零下3c至零下2c,鄂南气温在0c左右徘徊。

不少没做防冻措施的果园柑橘树梢全部泛黄,叶子卷起,有些新栽的树苗已濒临死亡。

而据本地气象中心预测,下周还将继续降雪。

除了鄂省,陕、徽、贵等省也出现了近20年来少见的持续雨雪冰冻天气。

部分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路线一度中断,供电、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

而这时,2008年全国春运提前启动,刚好撞在了寒潮的枪口上。

多地火车站出现人员滞留。

在赣省,九江大桥因雨雪天气被阻断,2万余辆车绵延30公里被堵3天,而全赣省只有一辆铲雪车。

在应急救灾部门焦头烂额时,丰凯捐献出的几台铲雪车,在这时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寒潮还在以更加猛烈的姿态进攻着大江南北。

交通电力瘫痪,物价开始大幅上扬,整个南方都陷入了冰雪灾害之中。

酒泉,一份份信息被传回嘉禾总部。

宁小婧说道:“集团内部情况基本可控,没有受到大的灾害影响。”

“粮油、蔬菜、肉类等各种物资也都陆续投放市场了,无人机和一些工具也都捐了出去,剩下的我们能做的很有限。”

现在最主要的是恢复供电和交通,而这基本上只能相信官方和人民子弟兵了。

在雪灾前,嘉禾不仅自己做准备,还拉着种植户一起。

郭阳想了想,说道:“再捐一笔钱吧,用于购买物资和援助等事宜。”

嘉禾粮油的仓储物流虽然还没完善,但在有心准备下,在这次雪灾中,也为各地平抑物价做出了贡献。

这也为嘉禾带来一些收益。

在惠农网上,关于各种防灾宣传也没停过,如何应对大雪暴雨,如何自救与互救。

各种技术与技巧早就宣传烂了。

不少人因此受益,也有不少人后悔不已。

1月27日,大雪依然没有停歇。

长江以南区域甚至出现了零下十几度的绝对低温,而且持续的时间不短,这不仅对电力、交通造成了灾难。

对农业的伤害也是毁灭性的。

油菜、蔬菜、柑橘和小麦,在十几省出现了大面积灾情,又尤以湘、贵、鄂、赣四省最为严重,占农业受灾面积的四分之三。

此外,猪牛羊等家禽大量的被冻死。

抗击雪灾成了社会的主题。

然而大雪已成了重重阻碍,很多东西现在才来弥补,太晚了。

郭家坝镇。

深夜。

天空飘着大雪。

辉隆的仓库上,数名工人打着灯笼,小心的清理着积雪。

突然,咔嚓的声音响起。

“跑,快跑!要塌了,赶紧跑!”

“跑啊!”

“砰!砰!砰!”

在一声声惊呼声中,积雪终于压垮了仓库。

而仓库下,是一袋袋的化肥。

当天夜里,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德农的卫科杰也心惊胆颤,好在早就做好了充足准备,德农的仓库足够牢固,积雪也随时在清理。

次日。

小镇开始苏醒,人们赫然发现镇上、村上,甚至县里农资配送中心都出现了大面积倒塌。

一袋袋化肥被压在底下,包装袋被划开了口子,洒落一地。

辉隆股份的米峰,拿着受灾的数据,欲哭无泪。

一夜之间,辉隆公司在秭归的10间仓库,全部受损倒塌。

不止是辉隆,惠多利、湘农农资、安邦农资同样如此,可谓损失惨重,只能组织人手,抢救化肥。

无数人看着安然无恙的德农农资的仓库和库棚,心情复杂。

原来自己才是小丑。

卫科杰下乡巡视,全县12个乡镇有11个乡镇生产柑橘,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

郭家坝镇就有接近2万亩,是县里的农资消费大镇。

初来乍到的德农,客户很少,但从雪灾发生到现在,这些果园也是受冻最轻的。

可以想象,一旦灾后柑橘树完好无损,相比受损果园,至少有1~3年的红利期。

一路上都有人在向卫科杰问好求助,他那黑色羽绒服套蓝色马甲,已经成了标致。

卫科杰耐心解释着。

“雪后初晴也要采取烟熏法、覆盖遮阳网,冻后要排滞水、清落叶、防病害、喷叶肥、修枯枝、护伤口。”

“没做防冻的老果园,这次橘树受冻落叶严重,但树保住是没问题,只是今年会减产七八成。”

“老果园也可以借机更换品种。”

“徐老二啊,唉,你那果园海拔太高,很难保住了,准备换品种吧。”

至于崔老汉等德农的第一批客户,早就心悦诚服,可以想到,以后这都会是德农农资最忠诚的客户。

2月5日。

各地的冻雨和风雪开始减弱,但还保留希望的种植户没人敢掉以轻心。

在桂、川、渝、湘、赣等地也同样如此。

德农农资的技服人员趁此机会,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博取农户好感。

广西的纪会兵看着完好无损的火龙果园,依然心有余悸。

而川省的周述已经在丹棱周边推销柑橘苗木。

“老乡等等,你的树虽然冻死了,但也未尝不是灾难变机遇的机会啊!只要明年种上我们的新品种……”

“滚!”

“真的,我说的都是大实话……诶诶诶,老乡,你拿扫帚干嘛?”

“艹!老子打死你个龟孙!”

“……”

……

酒泉。

郭阳拨通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赵总,你好,我是嘉禾郭阳,特意来感谢开元集团伸出的援手。”

开元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赵思俭,今年已近五十岁,但精神矍铄,闻言,却露出了难看的脸色。

这大雪一下,开元的化肥可卖亏了。

“呵呵,郭总,这都小事一桩,不值一提。”

郭阳也呵呵笑了两声。

这段时间,袁文武和郭阳也回过味来,汇力想代理天禾的种子很可能只是一个借口。

释放‘善意’也是他误解了,开元只是想高价卖化肥。

赵思俭提都不提种子,这也证实了一切。

郭阳故意说道:“哈哈,事可不小,不过天禾的种子得等一段时间,现在路可不好走。”

“不急,不急。”赵思俭脸色一变,说道:“说起这事,德农最近可露脸了。”

“中东部和华北十来个省大量农资仓库崩塌,听说就德农没出事。”

“也是侥幸,开元没事吧?”

“仓库损失很小。”

郭阳沉吟道:“照目前的架势,节后春播形势很严峻啊!”

停电、停煤、停运、停产……这些残酷的现实让全国农资人都要胆寒。

也戳中了赵思俭心口。

受灾省区作为华夏化肥尤其是磷复肥生产的主要阵地,这场毫无防备的天灾让他们完全陷入被动。

“是啊,川省灾情还好,但交通瘫痪,原料进不来,产量也要大幅缩减,其它企业也是如此。今年实际市场储备量也并没有达到预期。”

“开元应该储存够了吧!可卖了不少给德农。”

“……”

这一刀刀的,让赵思俭开始有点心烦,这人情商这么低?故意来炫耀的吧!

汇力农资连锁的仓库储备很少,所以大雪造成的损失才很小。

“整个市场上,可能只有德农是满仓储备。价格太高了,储备风险太大,也只有嘉禾财大气粗。”“现在看来德农开春不仅能打开局面,还要大赚一笔,恭喜啊,郭总!”

赵思俭这句‘恭喜’几乎是咬牙说出来的。

感觉火候差不多了,郭阳突然话锋一转:“赵总,开元在老挝的钾盐矿进展如何了?”

“还在接触……”赵思俭一顿,话才出口就停下了,目光陡然变得凌厉,内心却在翻涌。

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嘉禾对化工生产有想法?”

“受制于人啊!”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郭阳故作很难受的说道:“这一个月,德农有多被动,开元很清楚吧。”

“嘉禾不是投资了罗钾吗?”

“国内钾肥缺乏程度,是一个罗钾能弥补的吗?嘉禾对老挝的钾盐矿也有些想法。”

“呵呵……”赵思俭琢磨着,这厮句句不离老挝啊,狼子野心,昭然若知。

他原是川省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前几年辞去公职,拉起一帮队伍。

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让开元的化肥自有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被业内一些人称为‘开元奇迹’。

然而,产品主要是尿素和合成氨。

钾肥,同样没有。

所以开元集团,一早就盯上了老挝。

而现在,嘉禾很可能从哪里知道了这个消息,这让赵思俭警惕起来。

郭阳确实是如此想的,德农化肥的产供销一体,必须得抓!

而钾肥又是重中之重。

老挝和华夏关系很好,刚好钾盐矿资源比较丰富。

从90年代末,国内就盯上了老挝的钾盐资源,经过近10年勘探,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

如今,有心的企业已经在暗地里争夺探矿权了。

郭阳让袁文武调查了之后才发现,开元集团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占据了先发优势。

三大基础化肥:氮肥,磷肥,钾肥。

氮肥原料有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占我国70%产量的中小化肥厂都以煤焦为原料,而国内煤炭相对便宜。

磷肥上,云贵磷矿产地具有价格特别低廉的优势,所以云天化临时断供,才会让德农难受。

但,氮肥和磷肥,只要有钱投资,基本不成问题。

钾肥可就难了,目前国内年消费量1100多万吨,自给率却不到20%。

国内的化学专家找钾矿找了几十年,科学家彭加木甚至因此在罗布泊失踪。

但依然还没有找到具有大规模开采价值的大型地下钾盐矿藏。

已找到的三大钾盐基地:柴达木盆地、罗布泊盐湖、藏北盐湖。

开采难度一个比一个大。

藏北盐湖更是几十年内不用指望。

柴达木的盐湖钾肥,中化化肥一番运作后已经是实际上的第一大股东,但年产能也只有200万吨。

辉隆又是盐湖钾肥的第一大客户,加上进口钾肥,年销量300多万吨。

盐湖钾肥嘉禾不要指望了。

另外,罗钾一期120万吨产能目前也只投产不到50万吨,这里嘉禾能拿到一部分份额,但依然远远不够。

即使丰产了,也要从长远打算。

从北美和大俄的进口渠道,也是发改委、华夏农资、中化化肥联合掌控着。

综合分析下来,氮肥和磷肥的断供都是暂时的,唯独钾肥供应…难,以后更难!

钾在全球资源端是高度垄断的。

加、白俄、俄、美占了76%,加、白、俄还都是品位极高的固体钾盐。

华夏占5%,可采储量1.8亿吨,但都是开发难度极高的卤水钾盐。

盐湖里同时泡着钾、镁、硼、锂等多种元素,分离难度极高。

这种矿,用高情商的说法--综合开发利用,实际都清楚,成本非常高。

老挝可以说是最近的机会。

试探赵思俭,也是想了解开元在老挝的规划到哪一步了。

合作、截胡或者是另寻钾盐矿,都是可行的。

只是独自开发,老挝的经济和工业基础太差,开采难度同样很高。

例如罗钾,德隆系从98年取得矿权,到06年国开投入主罗钾,前后历经10年,一期120万吨才即将完成。

老挝的钾盐开发周期也短不了。

所以,合作是一个选项。

但合作伙伴不一定是开元,两者之间毕竟存在竞争关系。

短短一会儿功夫,两人都在绞尽脑汁思考。

郭阳继续试探:“赵总,一起到老挝开发钾盐矿怎么样?”

“郭总还真是消息灵通。”赵思俭也不藏着了,沉吟道:“不过合作,嘉禾和开元没有合作基础啊!”

“汇力农资连锁对天禾的种子不感兴趣了?”

“……”

赵思俭说道:“汇力没有种子业务。”

“噢……”郭阳佯装恍然大悟,“我还在琢磨该怎么合作呢,遗憾啊,遗憾,赵总,老挝的钾盐矿嘉禾也想争取一下。”

实则嘉禾目前不仅对化工生产没有任何积累,连老挝的情况也不甚明了。

“这不影响,目前老挝有7个钾盐优先项目,国内感兴趣的企业都可以去洽谈。”

“这样啊……”

赵思俭对嘉禾很忌惮,不想德农进入西南市场,但更怕嘉禾看上了开元在老挝的项目。

“目前国内除了开元,还有云天化、中农等3家企业在洽谈,有3个项目还未有人盯上,嘉禾可以考虑。”

“好,感谢赵总告知,以后一起喝茶。”

“好说。”

两人的第一次通话就这么结束。

赵思俭的心情并不怎么愉悦,这番卖化肥给德农,不仅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被人堵上门来了。

不过,德农虽然在化肥上根基尚浅,但背后的嘉禾,财力深不可测。

而经历这一次雪灾,德农的局面也彻底打开了。

如果说川省因为原料问题,只是缩减产量。

那贵、鄂、湘等重灾区,从1月末就全线停产。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厚雪的长期积压,大量钢结构仓库出现大面积崩塌。

大年三十。

农资行业依然忙碌,行业记者也奔赴在各地前线。

徽省,

辉隆集团多处配送中心仓库约合1.1万㎡雪压倒塌,部分商品破损,还有上百家连锁店库棚倒塌。

即使春节期间,也安排了上百名工作人员在抢救化肥,配送种子、农药。

苏省,

受雪灾影响较小,但苏农农资排查后,上千家连锁网点需要及时补库。

化肥节节高涨,农民默默承受

豫省,

南北受灾迥异,肥价高势相当。

桂省,

肥价大幅上涨,农民无力承担。

赣省,

天气转晴,复合肥价格相比去年却涨了一千多元,价高货紧,经销商紧张,农民期盼更多补贴。

东北,

依靠南方磷胺支持的形势更为严峻。

湘省,鄂省,

告急,农民望肥兴叹。

农资企业派出了大量队伍,前往各地组织货源,催促厂家发货。

然而,有专家预计,今年春耕全国化肥的缺口依然有两百多万吨。

春耕在即,风雪中,农资行业却面临着大考。

农资价格是诸多问题交织的核心,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2月15日,湘省供x社向全行业发出了倡议:保供稳价促春耕。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负责人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化肥储量比往年更少,风险更大。”

“整个湘省,仅有德农农资是满仓储备,但面对全省的需求,供需紧张。”

“而且,农资价格太高。”

所有人都知道德农有存货,但都以为这厮会默默的赚大钱。

然而,让全行业意外的是,德农农资带头向灾区捐赠了1000吨化肥。

随后,各地的农资企业纷纷慷慨解囊。

中化捐赠百万现金和100吨肥料,

浙省农资捐赠100吨肥料,

鲁省施可丰派出运输车和农化服务救援分队……

但德农的总经理袁文武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德农会以正常的市场价格向市场供应化肥。”

对此,许多农资人嗤之以鼻。

德农按市场价销售,在他们看来,价格依然高得离谱。

在固有的逻辑里,当农资价格高时,农民种地就会亏钱,也就不会在化肥上投入。

许多人认为德农的连锁门店,化肥销量也高不到哪儿去。

这就是一笔有价无市的买卖。

然而,更多的人从去年就意识到这种固有逻辑已经改变了。

现在的价格虽然高,但粮食亩产量的进步,让能承受如今价格的农户也不少。

事实也是如此,德农的门店不说人挤人,却也有稳定的客源。

销售一路向好。

郭家坝镇,烟灯堡村。

满载着普通罗脐的物流车驰骋离开,崔老汉双手捏着钞票,满脸喜悦。

路过的卫科杰问道:“老崔,橙子卖完了??”

“卖了,卖了,全卖了,6毛钱一斤呢。”

据他所知,很多外地商人看到运输困难,趁火打劫,压低价格,仅仅给3毛钱一斤。

而他因为和德农的关系,惠农网第一时间给他联系了买主,价格能达到往年平均价,一亩果园能收入两千多元。

崔老汉媳妇递给卫科杰一个口袋,里面装着普通罗脐。

“卫师,尝尝,可好吃了。”

“那肯定好吃。”卫科杰剥开,吃了起来,味道确实不错。

“这场雪就像个天然的大冰箱,帮助橙子保鲜,现在吃风味更好。而且,这是国内唯一还在树上的新鲜脐橙,这是最好的卖点。”

崔老汉连连点头,又说道:“那个,卫师,我这边要再买点化肥。”

“行啊,明天安排给你送货。”

郭家坝门店的生意很好,不只是因为存货充足,也因为在这次雪灾中的应对,带给了农民利益。

在灾后自救的过程中,嘉禾的技服人员即使前期推广过程中不被待见,也依然第一时间给到了建议和帮助。

油菜田里排渍、摘叶、追肥;

蔬菜田里及时抢收,清理死苗,预防病害,抢早补种挽回损失;

牲畜消毒接种防疫病;

清沟沥水,中耕培土;

果树清理枯枝败叶,施肥防病,趁机更换品种,选用无病毒树苗……

德农在化肥上的突破不是某一个人的胜利,而是嘉禾服务体系的胜利。

二月末。

酒泉,视频会议上,袁文武汇报了阶段性成绩。

“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德农本次筹措资金上百亿元专门用于春耕化肥、农药和种子采购。”

“优质玉米、蔬菜、大豆、、水稻等良种储备40余万吨,种子包衣和处理剂货源充足。”

“目前,销售各类化肥90万吨,剩余储备110余万吨,08年前两个月化肥销售收入超过23亿元。”

郭阳很满意。

两个月销售化肥90万吨。且春耕高峰期还未正式到来,全年销售破200万吨板上钉钉。

如果后续供应跟得上,全年破300万吨也不成问题。

300万吨,基本上就进入了主流梯队,辉隆、浙省农资、九禾皆在这个段位。

德农在竞争激烈的化肥市场,撕开了一条口子,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