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机肥;营收;粮油

“现在紧要的是要解决化肥的供应链,这是德农目前最大的困境。”袁文武说道。

德农虽然是满仓储备,但相比需求,储量也并不多。

可能春耕还没结束,仓库里就没货了。

德农采购经理杨扶云沉吟道:“已经和上游的供应商联系了,目前正在全力生产,但恢复给德农供货至少得等到下半年。”

下半年供货,意味着中间会有两三个月的空窗期。

会议室里,众人都在出谋划策。

进军上游的化工生产是必须的,但时间上来不及,当前依旧要以采购为主。

焦点都聚焦在上游化肥厂上。

郭阳轻轻拍了拍桌子。

众人一直在注意着老板的神态,一时之间,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

雪灾的前后布置,都是老板一手强势推动的,如今局势大好,每个人都充满了敬佩。

“河西牧业的有机肥呢?”

郭阳说道:“化肥生产来不及,但将河西牧业的商品有机肥生产销售剥离给德农,有没有问题?”

只思考了片刻。

“可以。”袁文武说道:“现目前商品有机肥的价格在400~1000元/吨,可以替代一部分。”

有人问道:“河西牧业的有机肥品质怎么样?”

“主要是精制有机肥料。”

“那只需要改生产工艺和模式,时间来得及。”

商品有机肥的生产原料丰富,种类繁多,按主要组成可以分为::粪便有机肥、秸秆有机肥、腐殖酸有机肥、废渣有机肥、污泥有机肥等。

河西牧业主要是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

但按生产模式却属于精制有机肥料,主要用于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以提供有机质和少量养分为主。

用于大田农业生产可能会存在养分不足。

所以需要另外两种模式。

一,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类,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速效养分;

三,生物有机肥料类,产品除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可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菌;

“那就这么定了。”郭阳侧身对宁小婧说道:“去问下丘总,这会儿能不能参加视频会议?”

三言两语,就有了解决方向。

不一会儿,河西牧业总经理丘景让上线。

郭阳直接说道:“商品有机肥的生产和销售,集团准备剥离,交由德农负责。”

“没问题啊!”丘景让爽快的答应下来。

粪便的处理和环境污染是让牧场最头疼的事,如今能交出去,对河西来说,是好事。

但细思了一下,丘景让问:“是要对外销售吗?”

“对。”

“嗯…有个问题,集团的有机肥一直是对内,目前的产能只能满足内部需求。”

丘景让详细说了下。

一头成年牛每天产生20公斤牛粪,一年约7.3吨,40万头就是292万吨,加上肉牛肉羊,辅料,年产350~400万吨。

目前的使用大户是金塔和泽普的100万大豆基地,每亩2吨,就是200万吨;

东部牧场要供应30万亩滨海有机大豆基地,每年100万吨;

四个果园基地每年也要用去3~5万吨;

阿魏戈壁和疆省的牧场产生的有机肥,青禾农业的200万亩戈壁自己就能完全消化;

乌拉特草原基本也是在草原修复过程中,自己消化,过两年,还要承担文冠果能源林的改土;

南方麻风树今年就要移植,有机肥已经被预定了……

算下来,真没有多余的。

郭阳听完,思考了一阵,就有了权衡。

“一,在现有的生产线上扩大产能,因地制宜获取原材料,除了畜禽粪便,风化煤、草炭土,以及嘉禾粮油的农副产品废弃物等等都可以利用。”

“二,乌拉特草原和麻风树以有机肥做基肥的方案都缓一缓。”

“三,德农还有110万吨储备,销售策略变一变,多争取点扩产时间。”

从长远来看,综合使用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是最好的。

1949年以前,我国土地施用有机养分占99%以上,到80年代时,都还有60%。

但随着化肥工业的兴起,有机肥料的弊端显现出来,到今年仅有20%出头。

粮食蔬菜产量越来越高,但代价是耕地质量下降,山地土壤流失严重,物化性质越来越差:酸、瘦、板、粘、旱……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农产品品质。

水稻籽粒品质欠佳,果品的水分含量高,/酸比不适宜,茶叶的色、香、味较差……

也就是常说的,没以前那味了,这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

吃饱了,就开始追求更高的品质,这也是市场需求所在。

目前,全国各地的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都开始兴起,对有机肥料的需求快速增长。

以赣省为例,针对有机农业的精制有机肥,年需求量达到了120万吨。

算上其它有机肥,总需求约150万吨。

全国的硬性需求,2000万吨是有的,潜在需求就更高了。

毕竟现在的有机肥施用平均水平很低,即使是果蔬、茶树、烤烟、卉,每亩用量也才300~500斤。

大田作物就更低了,仅200~300斤。

而实际上,有机肥的养分要比上化肥,每亩的用量至少也得2~3吨。

一是因为价格,二是因为劳作强度更大。

所以,德农对外的有机肥生产必须要添加氮磷钾等无机化肥成份,成本也要降得更低。

一点一点商讨后,方案终于定了下来。

德农在三年内,要实现年产2000万吨商品有机肥的计划。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要供集团内部使用。

另外的,除了对外销售,和嘉禾粮油合作的种植基地,也将会加大有机肥的使用比例。

这场视频会议,直到中午时分才结束。

三月初,雪灾造成的损失已不可挽回,好在南方的天气逐渐好转。

西北大地也渐渐走出寒冷。

这个冬天,对嘉禾,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元旦后分了房,春节期间给员工分了红。

而在这场南方雪灾中,嘉禾体系也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不仅农资上突飞猛进,河西乳业、嘉禾超市、嘉禾粮油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咚咚。”

“进。”

宁小婧走了进来。

“老板,财务把去年的营收数据发来了,只是微光和蓝星没有提报去年的财报,说是你的吩咐?”

“是。”郭阳抬头接过报表,瞄了一眼,又问道:“搬迁仪式准备好没?”

“一切妥当,如约举行,市里和省里的领导都会准时参加。”

“好,辛苦了。”

犹豫了两秒,宁小婧问道:“老板,你就不急着看一看财务报表?”

“怎么,数据有什么问题?”

“没。”宁小婧噎住了,不知该如何作答,当她初看到去年的财报时,整个人都傻眼了。

郭阳笑了笑,说道:“公司的经营情况,我还是很清楚的,符合我的预期。”

宁小婧脸上写着大大的服字,又转身忙去了。

这时,郭阳才拿起这份让人感到诧异的财报。

去年,嘉禾集团的总营收第一次突破了千亿大关,而前年是350亿,增长率262%。

只是有些营收数据,是左手倒右手,内部叠加起来的数据,还有很多水分。

并且产业扩张、生态治理等投资也极其庞大。

同时,仓储物流、节水滴灌、敦煌湿地等等很多投资,钱还没用出去。

总的来说,净利润并不高。

当然,如果加上微光和蓝星在期货上的收益,这将极为恐怖。

只是这并不能持续。

今年的情况也将更为复杂。

较好开发的盐碱地变少,苜禾1号在国内的潜力不高了,二代种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

同样,天玉1号、天豆1号占有率太高,同质化让病虫害越来越不好控制。

主要是对手的仿制种也出来了……还有诸多问题。

但无论怎样,这份成绩都是足以让郭阳满意的。

等到下午时,这份营收在集团内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灌水群里。

“?????”

“真破千亿了?”

包心禹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发了一串问号,随后一条条消息轰炸。

“怎么就破千亿了啊?”

“发生了什么?”

“猎鹰除了亏钱,完全没参与感。”

没人搭理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具体的财报,但灌水群里的人都知道大概。

只是这千亿营收到底从何而来?

前年,苜禾、天禾和河西都是百亿营收出头,丰凯不过二十多亿,其它的都是些小虾米。

今年除了嘉禾粮油起来了,其余几家的增长应该也很恐怖。

这并不难猜。

然而,在第二天的集团总部搬迁仪式上,赶回来的谢时杰、瞿阳、蒲飞、纪卓文几人依然忍不住好奇。

相继来找郭阳探听情况。

郭阳也没瞒着,给几人说清楚了情况。

结果没出乎几人的预料,但依然感觉到一阵心情振奋,以致于在仪式上一群人都显得有点怪怪的。

站在郭阳一侧的秦立军笑道:“郭总,嘉禾的士气很足啊!”

“哈哈,还行。”

在一片欢呼声中,嘉禾在戈壁上的新总部启用了。

虽然立体建筑暂且还是一片光秃秃的,但新的征程已经开始。…

一份《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优惠政策》在酒泉地区不胫而走,引起了广大农户的关注。

敦煌,某个村子。

一群村民听着村干部念着文件。

“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市里计划今年拿出1.5亿元用以节水滴灌补助……”

“嚯哟,这下市里可下血本了!”

“切,这点钱,分到全市也没有多少啊!”

“吵什么吵!”村长瞪了瞪其中几个村民,“我还没说完呢!”

等安静了下来,村长才继续说道:“这笔钱,将主要用于疏勒河上昌马、海、双塔三个灌区。”

“诶,我们就是海啊!”

“疏勒河灌区有多少地来着?”

村长说道:“一共70多万亩!”

(ps:前面是700万亩,已改)

“那每亩可补贴两百多块,现在水费改成按方收,水费贵死人,再加上嘉禾的贷款和补贴,这可以搞啊!”

“高二娃,你算数好,快算算,这滴灌几年能把水费节约回来。”

“两年时间。”高二娃沉吟道:“如果真像宣传说的,省肥省力,再有高产,可能用不了两年。”

有人已经喊了起来。

“村长,我要报名。”

“我也报。”

人群一窝蜂的蜂拥上前,村长第一次觉得村民工作这么好做。

没办法,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嘉禾。

郭阳新办公室的视线不错,离祁连山更近了,巍峨雄壮的姿态一览无余。

在他对面,是已经晋升为嘉禾生态环境治理总经理的牛虎林。

“七十多万亩99%以上都参与滴灌?”

“对,国营农场去年底就配合完成了工作,首部、取水点、管线等都规划好了,村里的也在前几天完成了签字按手印。”

郭阳有点低估了金钱的魅力,在政府和嘉禾的双重补贴下,滴灌的成本一降再降。

“滴灌工厂呢?”

“已经在建设中。”牛虎林说道:“前期设备也和大禹节水、天业节水等谈好了采购施工合同。”

节水和休耕的推广顺利的有些超出郭阳的想象。

主要是他也没想到秦立军能有那么大魄力,不只是滴灌补贴1.5亿,休耕的10%同样有0.5亿的补贴。

一共两个亿补贴。

对于酒泉的财政来说,绝对是大手笔。

郭阳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却是秦立军的办公室肯定挤满了人,没得到补贴的区县肯定闹翻天了。

但这对嘉禾是好事。

郭阳笑道:“按照此前的预计,疏勒河流域节水和休耕一旦全部完成,至少能节水1.47亿m,再加上今年的冰雪融水,今年春天,生态治理的任务很重啊!”

“有钱就能解决掉大多数问题。”牛虎林说道:“现在担心的是,一旦水资源有多,有些村可能会按耐不住开垦流域内的荒滩。”

“荒滩有多少?”

“11万公顷,是已开垦耕地的两倍还多,这些都是国有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

郭阳反应过来。

这就是西北盐碱地和滨海盐碱地的根本性区别,缺水。

一旦开发不慎重,就可能造成生态灾难。

“如果没有敦煌西湖湿地项目,其实开垦成耕地也挺不错。”

牛虎林说:“是有点可惜。”

郭阳说道:“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等下游稳定了,说不定技术又有突破了,到时再来开发也不迟。”

“希望能有那一天。”

从进入3月份开始,虽然依然寒冷,但生态治理公司已经在全力运转。

嘉禾的节水工厂还没建好,今年的设备和施工都直接交给大禹、天业等多家单位,速度不慢。

黄、饮马、敦煌农场更是直接开启了施工,首部、泵房、水源点…赶上这次春耕不成问题。

疏勒河流域春耕时间是4~5月,还有一两个月时间,不抢秋冬茬的蔬菜,还可以夏播。

所以,其它区域,应该也能完成。

而牛虎林带领的团队则主要聚焦在河道治理工程,同样,河道修筑等工程交给了专业公司。

嘉禾只负责监管,以及沿岸植物的播种栽培。

除了瀚海红麻和各种草种外,还在外围种上了耐旱耐贫瘠的文冠果树,防止风沙再度掩埋河道。

在更下游的西湖湿地,则有一群由陆奇、王继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在研究最好的治理方案。

在嘉禾充足的现金支持下,整个项目的进展都很顺利。

3月6日,

嘉禾再度与市上签下合同,拿下酒泉沿山河灌区1.17万公顷、讨赖河中游灌区4.05万公顷的盐碱荒滩。

合计约78万亩土地。

这些同样是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

也是酒泉西部区域最后两块盐碱滩,只是相比此前嘉禾拿下的盐碱滩,这两个灌区相对较为稀碎。

沿山河灌区,是指沿着祁连山下河流的几个坝区。

讨赖河中游也不是单只讨赖河,而是讨赖河南北的多个灌区,所以说很分散。

具体管理起来,可能要分成几十上百个小农场或者片区。

但嘉禾暂时没打算开垦成耕地,随便翻一番,撒上苜禾1号,随缘生长。

待收拾了疏勒河流域,也差不多可以在全酒泉推行节水休耕,这七十多万亩就可以适当开垦了。

签字完成。

秦立军开玩笑道:“要不,疏勒河灌区那11万公顷荒滩,嘉禾也一起拿了?”

“也可以。”郭阳一点也不客气,“其实,党河、榆林河、赤金-白杨山河这些荒滩全给嘉禾都行。”

“加上这78万亩,总共也才三百多万亩地,一年两三千万地租,嘉禾也承受得起。”

“真想拿?”

“确定。”郭阳正色道。

虽然很想答应下来,但秦立军并不想冒这个险,一旦中间哪出点问题,很可能闹出大规模民愤。

“还是再等等,再等等,等节水休耕看到成效了,自然不成问题。”

郭阳笑道:“都行。”

在行政大楼完成签约后,郭阳又紧跟着赶回公司,这些天基本上就没停歇过。

又是一年春节无休。

说起来,上次休息,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正走神着,电话又来了,看了一眼,郭阳就一个激灵,来精神了。

“喂,林部,有什么指示?”

“嘿,不是你找我?”林部笑骂道:“那我可挂了啊!”

“别,领导。”郭阳没想到林部不按常规出牌,连忙道:“嘉禾想去老挝开发钾盐矿,想找农业部搭桥。”

“有你这句话就行,剩下的交给农业部,嘉禾准备好钱、人,最好能派人提前去老挝了解情况。”

“好。”

“尽可能加快速度,早点投产。”

农业部这么爽快,有点出乎郭阳预料,但想一想,也不奇怪。

这几天,进口钾肥谈判已经在预热了。

从2006年开始,进口钾肥谈判就接连陷入僵局。

但前几年还好,经过激烈的多轮谈判,2006年上涨了25美元,2007年只上涨了5美元。

然而,今年,市场上的传闻并不乐观,盐湖钾肥在股市上频频异动。

另一个异常,就是盐湖钾肥和中化化肥都停止了报价,摆明了减产等上涨。

因为,传闻价格上涨了三四百美元,意味着到岸价将达700美元/吨,国内钾肥价格很可能冲击5000元/吨。

而目前国内价格是3250元,1750元的涨幅,足以用疯狂来形容。

德农的化肥受制于人,而整个国内的钾肥也同样受制于人。

郭阳说道:“嘉禾尽量。”

“嗯,还有一件事,最近国内食用油紧缺,丰益国际在国内动作频频,最近又和黑省达成了65亿元的投资协议,怎么不见嘉禾动静了呢?”

郭阳笑道:“丰益这时候加大投资已经有点迟了。”

“什么意思?”

“我一直注意着丰益国际的动作,65亿元应该是他们未来几年的投资,而嘉禾有两个基地马上投产了,今年,嘉禾的动作同样不会小。”

“行,你心里有数就好。”

其实,除了丰益国际,国粮集团这段时间的动作同样不小。

应该说,这次的竞备赛就是国粮掀起来的。

因为在丰益65亿投资东北之前,国粮率先宣布未来几年将在东北投资100亿元。

刚过去的2007年,国粮集团公布的营收超过了1400亿元,不过利润是亏损。

亏损的原因也是扩张太快。

不过如今面对这两家,嘉禾粮油已经占据了优势。

在高德进嘉禾之前,嘉禾粮油就在沿海收购大豆压榨厂,日加工产能达到2万余吨,年产能750万吨。

而天禾旗下的小麦面粉年加工产能是40万吨。

但从前年下半年,嘉禾粮油就进入了快速扩张期,并购速度加快。

目前,嘉禾粮油共有12家工厂,主要在苏、鲁、粤、津、甘、疆等地,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1000万吨。

这个产能,和丰益国际相当。

略胜国粮一筹。

如今,国粮和丰益国际相继落子,引发了外界的纷纷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刊文,以‘国粮、丰益国际较劲国内最大粮仓’为题详细介绍了两者的缠斗。

不明真相的媒体认为,丰益国际想垄断东北非转基因大豆资源,国粮则想虎口夺食。

然而,当吃瓜群众看热闹看得正专注时,两篇新报道悄然而出。

《粮油市场报》:全球最大的粮油研发中心落户青岛。

《华夏食品安全报》:嘉禾粮油布局津门工厂全面投产,开业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