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68章 木俑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368章 木俑

作者:眀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3:0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辽人重视风水堪舆,倡导重殓厚葬,身份越高越讲究,越奢侈,墓室也就越大,陪葬也就越多。

这是受了汉人和唐人的影响,但也并非没有特点。

一是不留坟头,不立墓碑,后人不上坟,不扫墓,既便祭奠,也是在家中设牲牢、酒馔。

二是下葬一概不用棺椁,而是用尸床,也就是石砌或砖砌的高台。

如果是火葬,就会将装骨灰的陶罐、石盒、木桶等摆在尸床上,如果是土葬,则直接摆尸身。要是死者是贵族,还会在尸床上挂帐垂幔,有如睡在家里。

但在这里面,却摆着好大的一座棺椁:长近四米二三,宽有两米出头,高有一米六左右。

这么大的棺椁,李定安只见过一座:汉昏候刘贺墓。

而且两座椁几乎一模一样大:长十八尺(汉尺),宽九尺,高七尺。

墓室也是一样大:差不多四百个平方。

但刘贺好歹是汉天子(汉废帝),下葬时也是依帝制,那这儿呢?

马献明努力的回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葬在内蒙BLZQ)和辽太宗(葬在BLYQ)的墓才多大?”

李定安想了想:“辽太祖的墓室比较大,近三百平,太宗的要小很多,只有一百八十平。”

卫自立吸了口凉气:“好家伙,这何止是逾制,都逾到没边了?”

“根本不是逾不逾制的问题!”马献明指了指棺椁,“而是辽人贵族都不用棺!”

李定安想了想:“倒也不绝对:如果是火葬,如果装骨灰时用的是石盒,辽人也会称之为‘棺’,当然,很小,一米长,半米宽都算是大的……”

但这座呢?

一时没有头绪,李定安转了转摄像头。

嗯,这是什么,墓志铭?

靠近墓墙的位置,砖砌的底基,高有一米二三,上面嵌着一块一米见方的石碑。

正正方方的盝顶形志盖,四个斜边刻有图案,同样落满了灰,依稀能看出都是动物的形状:有的是羽,有的是蹄,有的是爪。

应该是十二生肖。

志盖正中是阴刻的篆体汉字,同样落满了灰:故政……赠韩王……铭。

灰太厚,只能辩认出一半,但结合辽代官制和封爵制度,连起来应该是:故政事令赠韩王墓志铭。

马献明掰起了手指:“辽代韩王我知道,有北院大王耶律室鲁、有北府宰相萧惠、有枢密使令萧朴,还有太师张俭……其中就没有政事令这么小的官,更没有追赠?”

李定安很笃定:“有,承天太后萧绰(小名萧燕燕,史称萧太后)祖父胡没里,他生前任梅里(皇帝宿卫统领),政事令和韩王都是萧绰被册封为皇后之后追封……”

“那这么算的话,葬在二十多公里外的陈国驸马萧绍矩,是他的曾孙?”

李定安点头:“对!”

“他什么时候死的?”

“具体不太清楚,反正比阿保机早!”

“那这不对啊?”马献明瞪大眼睛,指了指电脑屏幕,“汉字?”

阿保机建国后创契丹文,为官方文字。虽然辽人也说汉话,写汉字,但诏书、军令、地名、碑刻、墓志、符牌等等,只能用契丹文。

直到萧太后(萧绰,民间称之为萧燕燕)与宋真宗结成澶渊之盟,宋朝向辽朝纳贡,汉字才成为辽代官方文字之一。

等于这座墓是澶渊之盟之后建的,但胡没里是死于一百年之前?

中间差了整整一百年。

还有前墓室的壁画和葬品:髡发、金花、左祍裘袍都是阿保机时期的风格。鸡冠壶、长颈瓶,却又是萧太后及之后时期的产物。

同样差了一百年。

就很奇怪:好像是哪一部分穿越了一样?

“别急!”李定安想了想,“十有**是迁坟了!”

马献明愣了一下:“什么?”

“从宗谱论,这一支只能算是萧氏庶支,嫡系是阿保机的表弟、应天皇后(阿保机正妻,第一代萧太后,史称断腕太后)之兄,契丹第一代南院宰相萧敌鲁……胡没里只是萧敌鲁的族弟,按汉人的说法,已出了五服……”

“胡没里之子是萧思温,尚辽太宗长女燕国大长公主,之后拥戴辽景宗(辽代第四位皇帝,阿保机曾孙)继位,然后将三女萧绰,也就是萧燕燕嫁给景宗为皇后,这一支才显赫,变庶为嫡……

然后萧绰才追赠胡没里为韩王,又将奈曼赐为萧氏封地……所以我估计,胡没里的墓就是那时候才迁过来的……”

这样倒是能解释的过去。

马献明又指了指屏幕:“但这么大一座棺椁怎么解释?”

确实不好解释……

“你让我想想!”

李定安琢磨了一会儿,点着鼠标放大镜头。

石椁越来越大,占据整个屏幕。

确实有点怪:辽人火葬才用棺,但骨灰就那多,既便用石棺盛放,撑到天也就一米见方,根本用不到这么大的外椁。

如果说是为了摆放葬品,好像也用不着。

因为出土的辽墓不少,帝陵也有,但除了贴身的葬玉,其余葬品全都摆在尸床上。尸床上要放不下,就摆在尸床四周,还要放不下,就摆在前室,再要放不下,就再建一座中室。

反正绝对用不到这么大的棺椁。

除非,骨灰很多?

“老马,有没有可能:椁里有棺,棺中也确实装着骨灰,但不止一个人?”

“那还能有多少?夫妻合葬顶天了……”

这倒是。

既便有小妾,也只会再起墓室,或是在旁边再砌尸床,而不是三四五六七八位的骨灰全倒到一口石匣里。

也不限于石匣,也会用瓷罐、瓷罐、铜罐,更或是木桶来放骨灰,哪儿都能摆,更没必要挤在一块。

倒是《青囊书》里记载了一种比较复杂的葬法,称之为葬木俑,如果是这种,才有可能用到相对大一点的石柜。

大致就是按照死者生前的容貌和体形雕成木偶,头、躯干、四肢各关节用木榫连接,然后凿空,再把骨灰装进木偶里。

头就装在头里,手装在手里,脚装在脚里……然后再装入石匣……

嗯,等会……

骨灰能装木俑,为什么尸骨就不能装?

而且尸骨可比骨灰多多了,木俑要造很大,才能把尸骨装进去。

所以,需要敛葬的石匣就需要做的很大很大……

哈哈!

“邢队,下镜,就照着石椁尾部……别钻太深,钻开椁盖就行!”

左朋凑了过来:“李老师,怎么了?”

李定安吐了一口气,指了指电脑屏幕:“我怀疑这就是棺,而非椁……里面是木俑!”

“人俑……假冢?”

“不是假冢,而是尸骨装在人偶里,所以棺材才这么大!”

一群人面面相觑:木偶里装人骨?

这种葬法别说见,听都没听过。

但没人敢吱声。

钻机又响了起来,怕破坏石椁,这次比较慢,将近一个小时才钻开。

内窥镜顺着钢管下到石椁内,当李定安点动鼠标转正摄像头的那一刹那,四周响起一连串的惊呼。

两樽木佣,一男一女,相对而座,男戴卷云冠,女戴高翅凤冠,都是金制。

二人都穿着黑袍,身形也格外的大,有常人的一倍半大小。

木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